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市北启动第九批历史建筑修缮,登州路、辽北路将焕新

日期: 来源:市北融媒收集编辑:市北融媒

 市北融媒爱市北11月20日讯(记者 王晨瑜)初冬时节,梧桐树的叶子还未完全凋零,暖阳下树叶泛着金黄,上演着属于这个季节的浪漫,人文气息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慢慢升腾。近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2023年第九批建筑修缮更新项目批前公示》,按照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要求,拟对市北区登州路16号、14—1号以及辽北路3号、5号、7号、9号建筑进行修缮更新,总面积达2247.4平方米。为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相关部门将做哪些工作以最大程度还原建筑面貌?又如何让这片区域聚集更多“烟火气”重焕生机与活力?11月中旬,记者走进市北区信号山历史文化街区,窥探梧桐树下老街生活的别样风情。

  登州路及辽北路多处传统风貌建筑被征收

  老建筑保留着城市历史记忆,在陆续推出的保护修缮计划下,这些老建筑会焕发出新的光彩。登州路是青岛颇有名气的一条街道,11月中旬,记者走到登州路时,缕缕阳光透过一层轻纱似的薄雾,照在老建筑的窗户上,与周边车水马龙的街市相比,这里显得格外安静。

  登州路16号建筑就坐落在马路边,建筑共两层,木制门窗已然斑驳,墙体外侧写着“已征收”的字样,建筑外围安装了施工护栏。从登州路往南沿嫩江路行走来到辽北路,记者注意到,辽北路的西侧分布着6幢独栋老建筑,市民李先生介绍,它们是建于上世纪30年代末的日式建筑,这里曾居住过大量从事纺织业的人才,被称为“中纺大院”。在“中纺大院”旁就是辽北路5号、7号、9号建筑,建筑内基本无人居住,院落旁的植物肆意生长,部分建筑的门楣上挂着曾在这经营过的店铺牌子。

  市民李先生称,其中的辽北路5号是1949年左右盖的,共包括四栋楼,“我在这一带住了四十多年,2006年政府部门改造过这里,比如粉刷墙面、加装护栏,这么多年没什么太多变化,这一片建筑的产权既有在个人手中的,也有在公司里面的。”

  11月10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2023年第九批建筑修缮更新项目批前公示》,为加快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拟对市北区登州路16号、辽北路3号、5号、7号、9号、登州路14—1号这些传统风貌建筑进行修缮更新,这样的计划也让市民有了新期待。

  将最大限度恢复建筑原有风貌

  据了解,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2023年第九批建筑修缮更新项目按照原真性与可逆性的历史建筑修复原则,尽可能恢复建筑原有风貌的同时,对建筑进行最小干预的改造。目前,青岛环海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海湾集团”)负责该项目的设计及招商工作。

  这几处传统风貌建筑被征收后,环海湾集团已经到建筑内部进行了测绘,从而确定房屋的安全等级,未来还会对建筑进行加固提升房屋安全性。环海湾集团市北城投公司设计部负责人钟山介绍,他们首先根据房屋外立面样式、建筑细节对传统风貌建筑进行分类,然后再对照每一类建筑物的保护要求设计方案,“我们需要查看房屋的老图纸,按照建筑原本的样式进行复原,同时要考虑建筑之后计划导入的业态,为传统风貌建筑赋予新的功能。”

  被修缮的老建筑倘若没有信息介绍就显得有些苍白了,路过的市民、游客也想了解它们的由来,所以该单位在规划设计时除了注重建筑外观,也会挖掘建筑包含的内容。“我们通过咨询原始业主,看能否挖掘出小故事,再结合整个片区的故事进行介绍。辽北路上的建筑大多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建设,多为一些公司的宿舍,其中的辽北路5号就是国营第九橡胶厂的宿舍。”钟山说。

  记者走访时看到,辽北路传统风貌建筑旁有工人使用铁铲进行地勘方面的工作。钟山介绍,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年底前正式动工,预计于2024年年底前完工。“我理解的保护修缮就是‘寻迹’,传统风貌建筑木制门窗上的涂料已经有很多层了,保护修缮时需要把上面的涂料去掉,找到门窗最原始的颜色予以恢复,此外,部分建筑存在门改窗、窗改门的情况,这个凭借拱券能看出痕迹,我们会尽力还原。”

  因地制宜注入业态让时尚与烟火并存

  传统风貌建筑作为载体,又该如何让它重生?记者注意到,项目主题理念为:时尚与烟火气并存,一种理想街巷生活。“整体的业态规划以嫩江路为界,路南面初步计划引入餐饮和酒吧,路北面引入青年公寓以及打造创业主理人聚集地。”环海湾集团负责招商工作的毕晓洋说。

  从地理位置上看,辽北路及登州路所在区域临近中国海洋大学,附近年轻人较多,“这次项目建筑比较分散,对于独栋老建筑,我们计划整体对外招商,做品牌的主理店或设计师店;对于筒子楼,我们计划嫁接上青年公寓,为创业群体提供住宿和办公为一体的地方。”在毕晓洋看来,结合不同建筑的特质匹配上适配性更强的业态,有利于提升街区的吸客能力。

  随着人们对旅游、文化、休闲的综合需求愈发旺盛,对于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历史文化街区,差异化发展成为了关键。“我们之前设计的大鲍岛休闲文化街区偏商业和文旅方向,辽北路和登州路所属的信号山历史文化街区结合原有属性,是集商业与住宿相结合的复合式街区。”毕晓洋介绍,这些传统风貌建筑自带亮点,做好本地文化的传承才能更好地延续城市文脉,“当更多的人被吸引到此处,相关配套也要跟上,辽北路附近还规划增设停车场。”

  市北区推动历史街区发展助推青岛老城复兴

  辽北路和登州路上的传统风貌建筑属于市北区齐东路北段信号山历史街区,该片区在历史上先后作为商贸大通道、军事腹地和工业教育住宅社区,以别墅建筑、集合住宅和筒子楼为主,带有半米墙裙、外凸斧剁石装饰等明显的青岛特征。

  历史城区更新的实质是社会资源整合,需要通过一次更新,重新优化配置老城区的空间、产业、人口、历史、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10月28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2023年第八批建筑修缮更新项目批前公示》,建设位置为市北区信号山、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作为历史城区保护利用工作的“主战场”,市北区积极导入“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等新业态新场景,提升街区的可逛性和可读性。

  放眼全区,馆陶路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了新金融产业园、台东商业步行街成功入选青岛市商业步行(特色)街改造提升十佳街区、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获得了“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称号……在政策、资源、人才等因素的推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老街区、老建筑也会像它们周边生生不息的绿植一般,上承阳光、雨露,下接沃土,重现往日光彩,为青岛老城的复兴增添动力。

  来源:市北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

  • 青岛市市北区:文化惠民赋能美好生活

  • 今年以来,青岛市市北区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旅深度融合,赋能群众美好生活。“音你而行”浮山森林音乐节等节会活动,线上线下参与近10万人次,提升了城区文化氛围市北区在里
  • 仿生低碳新型材料,让建筑更加绿色环保!

  •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类建筑拔地而起、层出不穷。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建筑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容小觑的。目前,建材中常用的水泥
  • 拆违366万平方米!龙华提前完成2023年治违任务

  • 11月21日上午,龙华区打响2023年违法建筑集中拆除收官战,随着龙华区委主要领导一声令下,龙华区六街道同时启动违法建筑拆除行动,全天拆除违法建筑近3.5万平方米。 据了解,2023年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著名诗人】尤悠、何其三:隔洋唱和《浣溪沙》

  • 云何其三尤悠初识何其三其名,便心生欢喜。它使我想起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广袤深邃。也使我想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简素慧美。一个“何”字,又颇添几
  • “地中海”号即将在青起航

  • 青岛晚报2023年11月22日版面俯拍“地中海”号邮轮。昨日下午,记者登上了靠泊在青岛邮轮母港的白色巨轮——“地中海”号,直观感受了一把“艺术之船”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和市民
  • 住有宜居行有畅路 这些实事正落地

  • 青岛晚报2023年11月22日版面停车场设施开建让市民停车更方便。重庆路快速路年底主线通车。11月21日下午,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