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直击“挑战杯”竞赛:解锁顶级企业的“创新密码”

日期: 来源:一点财经收集编辑:一点财经

  “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发表这样的观点。言外之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人才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力。能够基业长青、持续前行的企业,一定在人才上拥有独特优势。

  如何吸引人才,一直是企业经营上的难题。要知道,今年有1158万的大学生毕业生,创造了史上最高记录,企业要招纳适合自己的人才并不容易。

  近些年,大学生竞赛愈发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平台。因为高水平的竞赛,本身就已经筛选出了高水平的人才。

  10月2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贵州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它也被誉为大学生竞赛中的“奥林匹克”。这届赛事共吸引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个作品、250多万名学生参赛。

  作为科创企业代表与支持单位,大北农集团亮相大赛,集团副总裁王丹玉出席决赛开幕式和科创报国主题分享会。

  “挑战杯”竞赛已经发展了三十余年,而今年也正好是大北农成立三十周年。追踪大北农的成长轨迹,《一点财经》发现:

  它不仅农业科技领先,还深谙人才之道。

  顶级赛事的“桥梁效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自上而下,从国家到高校到企业,都已经认识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作用。

  不过,如何让这些战略真正落到实处,考验着多方角色的能力和贡献。可以看到,国家在制定方针和政策,高校在培养人才、举办多种竞赛,企业在为人才提供实干平台、提升社会生产力,每一方都在发挥推动力。

  其中,大学生竞赛凭借选拔人才、加强合作交流、提升研究水平、转化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作用,在服务国家人才和创新战略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比如,“挑战杯”竞赛作为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已经产生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数据显示,30年来“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走出了2位院士、多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

  可以说,“挑战杯”赛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其称为大学生竞赛中的“奥林匹克”,名副其实。

  对于企业来说,虽然大学生数量庞大,但要从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并不容易。“挑战杯”竞赛作为一项顶级的赛事,已经筛选出了一批优秀学子,也让企业在人才招聘上更放心。

  反过来,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在“挑战杯”竞赛上进行招聘的企业,本身也是各行各业的顶级企业。加入这些企业,自己未来的成长空间也非常可观。

  总体上看,“挑战杯”赛已经不仅仅是人才培养基地,还是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为企业物色优秀人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绝佳平台。

  “顶级赛事”中的“顶级企业”

  作为顶尖赛事,每届“挑战杯”都是顶级企业支持。

  此次第十八届的支持企业是大北农和中国建行。熟悉中国建行的人可能相对多一些,事实上大北农也是优秀的上市企业,其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大奖。

  作为顶级赛事中的顶级企业,大北农在这届“挑战杯”活动期间举办了大型招聘宣讲会。

  本身,大北农就是农业领域中的顶级企业,招聘宣讲会吸引了500多名高校学子参加,在当天占据了企业中的“C位”。宣讲会现场座无虚席,面试官和学子之间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在简历投递与面试双选环节,面试官们专业提问、耐心回应,学子们纷纷秀出自己的实力,显露出明显的就业意向。大北农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的青睐。

  不只支持“挑战杯赛”,赋能青年科创,一直以来大北农都在各方面支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比如,大北农科技奖是由大北农出资、科技部批准设立的,面向大农业食品行业的科学技术奖项。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将投入近3000万元,是设立二十四年以来奖励数量最多,奖金数额最高的一届。

  除此之外,目前已有三万大学生获得过大北农奖学金。由此可见,大北农是用真金白银来支持国家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其自身也迸发出巨大的社会价值。

  所谓顶级企业,有时候不仅仅看的是它的市场份额、营收能力等等,而是看它的格局。能将自身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中,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通过人才、创新上的投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一家顶级企业的内在特质。

  大北农的“创新密码”

  珍惜人才,不应该是一种姿态,而是骨子里的热爱。

  我们常说“三十而立”,今年刚好三十岁的大北农真正“立”起来了,这离不开对人才的重视。

  1993年,大北农从两个人、两万元、两间房起步。如今,公司在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9.31亿元,同比增长8.31%,在农业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稳固。

  在时间长河当中,大北农没有改变的是对人才的投入和建设。如今大北农拥有30000名员工,其中技术团队高达3000人,博士后、博士300余人,硕士1000余人,他们为公司发展贡献出强劲的创新动力。

  凭借在人才上的投入,大北农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不断被官方认可。

  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中,大北农以95.5的高分在全国各行业参与评价的1744家企业中,排名第10。

  眺望以后,大北农有一个长远目标:

  2035年成为全球第一农业科技企业。

  为未来投资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

  面向未来,大北农投资建设了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这个园区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投资价值80亿元,能容纳研发人员6000人,行政人员2000人,是全球单体最大的农业企业研发园、全球农业创新高地,堪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硅谷”,将为大北农提供长期发展动力。

  网络上曾经流行一句话:“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

  青年科创强则国家强。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拥有青年科创人才就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就能抢占科技的制高点。让人欣慰的是,我国正在国家战略层面不断提高对人才和创新的重视,同时还有“挑战杯”赛和大北农这样助推力量,未来值得期待。


相关阅读

  • 美国再宣布制裁,外交部发声!

  • 11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问:美国昨天宣布对新一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表示这些企业向俄罗斯供应军民两用商品,并支持俄方对乌克兰的入侵,请问中方对这些制裁有
  • ESG助建筑业打造低碳好房子

  •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传统房地产建筑行业既面临严峻挑战,也获得了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而在此过程中,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价值的重要指标,也是
  • 建强乡村干部人才队伍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干部人才队伍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主力军之一,创新乡村人才工作机制体制,充分激发基层干部人才活力,是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应有之义。选好“
  • 数据能否产生价值?——魏江教授新观点

  • 10月28日晚上,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现任浙江财经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魏江教授给浙江财经大学MBA学员上课了,这是魏江教授来浙财后上课的处女秀。魏江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河南省新乡市:多元业态发展 深化文旅融合

  • 河南省新乡市宝泉景区的著名景点“翡翠海”。  新乡市文化广电和外事旅游局供图河南省新乡南太行八里沟天界山5A级景区风光。      韩修平摄河南省新乡市拥有太行山
  • 江山市贺村镇沙洲公园“粉色花海”引游人

  • (通讯员:阳咪 王婧)十月江城,秋意正浓。近期,贺村镇沙洲公园的粉黛乱子草进入观赏季,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粉黛根茎柔软,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大片粉红色的棉花糖,宛如童话般浪漫唯
  • 第三届新视听媒体融合创新创意大赛圆满举办

  • 第三届新视听媒体融合创新创意大赛已于近期启动,为更好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中产学研合作,挖掘培育一批新型实战型人才,本届大赛聚焦“AIGC赋能数字内容生产”配合赛程开展系列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