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北京“人才伙伴”千里奔赴“浙江经济第一区”

日期: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收集编辑:科技金融时报

4时48分。这是G37(北京南-杭州西)所用的时间。

当10月11日下午G37首趟列车开进杭州西站时,杭州曜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赵起超已经查好了回公司的路线:只需再坐一站地铁,就可以抵达位于杭师大科技园的公司总部。

而下次再去北京,赵起超则会选择G40(杭州西-北京南),仅需4时25分,这也是目前杭州到北京时间最短的高铁列车。在这之前,赵起超往返北京需要绕道杭州东站,多花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与赵起超同行的还有北京的专家学者、余杭区“引才使者”、创业者和在校学生。他们是来参加北京“人才伙伴”余杭行活动。

“永不落幕的人才枢纽”

刚一出站,大伙就看到了“热烈欢迎人才朋友乘坐G37首列班次抵达余杭”“余杭欢迎新伙伴”“在余杭,遇见向往的生活”的横幅。再往前走,就到了杭州西站“人才驿站”和余杭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这个9月底刚刚启用的产业园,是全国全国首个TOS(Transit-Oriented Service公共交通导向型)人才服务中心,也是杭州余杭服务人才的新阵地、新窗口,将成为人才在杭州就业、创业、投资、生活的第一站,打造“永不落幕的人才枢纽”。

“我们公司是做生命科学服务的,这次是去北京开拓华北地区业务,主要对接的是高校、科研院所。有这样一趟高铁,我对业务拓展更有信心了。”赵起超说。

作为杭州西站首批北京乘客之一,杭州西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刘朋带回了一个好消息:在北京,经过10余轮的洽谈后,为公司拿下了新业务。

“我们公司就在余杭,因为业务需要经常往返北京,现在从西站到北京只要四个多小时,非常方便。”刘朋说。

刘朋介绍说,去年公司成立之后,就申请了人才项目,人才项目评审通过后马上就有资本过来进行投资,帮助拓展业务。“余杭创业环境非常好,政策支持力度很大,还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双向奔赴”

“来余杭,见未来。”三个月前的7月10日,“浙江经济第一区”余杭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人才发展推介会,向全球发出邀约。

同时,余杭区委人才办联合浙报集团潮新闻成立“余杭人才服务工作站(北京)”,聘任了5位“引才使者”,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执行会长丁志峰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余杭与北京的一次“双向奔赴”。三个月后,在杭州西站首开往返北京方向列车的当天,人才如约而至。

在丁志峰看来,杭州西自带“科创”属性,有阿里巴巴一众高新企业和之江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而杭州西站是交通的枢纽,也是人才的枢纽。“有了这趟高铁列车的加持,两地科技人才、商务精英的交流将更加紧密。”

浙报集团北京分社社长、总编辑蔡李章全程见证了这一过程。参观了余杭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后,他说:“三个月的时间,从原来的构想到实实在在的物理空间,我感受到了余杭的速度、余杭的力量、余杭的决心和求贤若渴的态度。”

蔡李章表示,余杭的目标不仅对准在京高校、科研院所的高端人才,同时也将招引更多青年企业家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招人和招商是一体的,人来了,项目自然也会来。我们将发挥媒体的优势,联动高端智库、机构、企业一起做这件事情。”

在浙报集团北京分社的协助下,余杭区委人才办走进国研智库,并赴中关村考察人工智能企业,共同谋划余杭人才工作。

“浙江在数字经济方面有优势,特别是人才众多。后亚运时代,杭州招引人才迎来了很好的窗口期,余杭要顺势而为,人才工作要多跑、多交流、多互动,提出自己的需求,才能做到精准对接,最后落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经济处原处长、国经咨询有限公司战略咨询高级顾问洪振斌。

“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余杭是“浙江经济第一区”。在过去10多年间,余杭抓住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被誉为“创新活力之城”。

在杭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余杭被定位为科创型城市新中心。

科技和人才,是余杭的两大优势。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余杭已连续两年夺得浙江省“科技创新鼎”,人才工作在省市考核中均位列第一,连续13年领跑浙江省。

全国各地的人才,仍在持续流入余杭。数据显示,杭州市连续6年人才净流入全国第一,其中余杭是重要人才流入地之一。

作为浙江省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高地,余杭拥有杭州未来科技城、钱江经济开发区、良渚新城三大产业平台,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实验室,聚集阿里巴巴全球总部、中电海康总部、字节跳动、vivo全球AI研发总部、OPPO全球研发总部等一大批企业,人才总量突破39万。

以未来科技城为例,主力就业平均年龄32.5岁,本科以上学历占总就业人数84.5%。“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50万人。”余杭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构建人才服务全产业链,全力打造人才服务行业新标杆,让人才在余杭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潮新闻记者 甘居鹏

相关阅读

  • 潮州市大力实施韩江人才计划

  •   今年以来,潮州市委人才办牵头各有关部门,大力实施韩江人才计划,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推动各类人才、团队、资源入县下乡支撑县域、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
  • 杭州亚残运会比赛门票线下购票渠道15日起开放

  •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官方线下购票渠道将于10月15日下午2点起对社会开放,为公众提供体育比赛项目线下购票、电子票兑换纸质票及票务咨询服务。官方线下购票渠道包括17个竞赛场馆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北京“人才伙伴”千里奔赴“浙江经济第一区”

  • 4时48分。这是G37(北京南-杭州西)所用的时间。当10月11日下午G37首趟列车开进杭州西站时,杭州曜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赵起超已经查好了回公司的路线:只需再坐一站地铁,就可以
  • 事关住院,国家医保局最新回应!

  • 据了解多地网民反映有医院对患者住院天数治疗费用设置上限网民“杨**”(手机尾号9118)称,家里危重病人住院,住到15天必须出院,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办理住院,不但黄金康复期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