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新疆若羌县若羌镇:绘就“丝路重镇”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日期: 来源: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收集编辑: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

记者周海霞通讯员王化江

自治区党委统筹全疆发展大局,立足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推动“若羌新城”建设,若羌镇抢抓“丝路重镇”向现代能源与化工产业集聚新城市转变的历史机遇,肩负承载与支撑“若羌新城”建设的使命任务,在将若羌建设成为南疆昆仑山北麓现代化工业示范引领区以及全疆城乡共同富裕的试验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努力夯实城市建设基础,推进城镇社区精细化管理,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推动实践。

推动城建提档升级  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一条马路三盏灯,一个喇叭全县听。”在很多老若羌人的记忆里,这是对若羌县城最直观的描述,也是曾经若羌镇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急剧扩张也让诸多“城市病”日渐显露,通过实施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工程,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指数逐年翻番,喜看“旧貌换新颜”。

小区焕“新”,了却居民烦心事。随着城市发展,位居若羌镇城镇中心的居民小区居民楼“面子”破旧,“里子”的水、电、暖、燃气管网也逐年老化,停车场、垃圾房、健身设备、儿童游乐设施等硬件的不足,已跟上不上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益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连续5年将若羌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县级层面民生实事来推进落实,各社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共同与住建部门敲定改造的“施工图”和“时间表”,已累计投资1.3亿元,完成10个小区120栋单元楼的以“旧”换“新”,总建筑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新(改)建排水管网8.2公里、供热管网1.8公里,安装座椅、凉亭、健身、儿童游乐设施等338件(套)……一串串数字,翻新了老旧的生活环境,也翻开了各族群众生活的新篇章。

四通八达,出行难翻篇成历史。“前些年到库尔勒需要坐七、八个小时的汽车,现在走高速公路只用4个小时,而且还有飞机、火车,大大方便了出行。”说起便利的交通,作为在若羌镇生活了一辈子的阿不拉江·麦麦提老人感慨地说道。近年来,随着楼兰机场建成通航,2条高速、2条铁路建成通车,若羌已成为从全疆相对封闭的区域变成引领区域发展的前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造福了各族群众,也为若羌镇插上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腾飞之翼。向外打造立体交通网络的同时,城区道路也在迭代升级。在若羌镇文化社区“时代记忆民俗馆”内,几幅展现城镇新旧面貌变化的对比图片中,2021年建成通车的胜利路格外显眼,近两公里双向6车道的景观大道贯通南北,改善了老城区拥堵、杂乱的交通现状;同时,218国道进出县城,315国道、金山路、枣香路等环城公路的改扩建,使得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双管齐下,城市品牌质效齐升。若羌镇作为若羌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战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亮化绿化提升、农贸市场管理、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治理等“六大工程”,实施西支河岸景观带、耳朵湖公园改造提升,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个、公共卫生间9座、城市游园5个、公共停车位1680个、5G基站全覆盖。在硬件升级的同时,也将文明创建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抓手,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转型升级的“龙头工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工程”,和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品牌工程”,着力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居民素质,不断构建起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活环境。

以文化人凝聚民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若羌镇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紧紧围绕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开展系列群众工作,促进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守正创新,厚植传统文化基因。挖掘楼兰文化,传承丝路文明。在文化社区建成创客手工坊,打造“传承、制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楼兰礼物文创基地,以本土文化基因激发文化认同活力。结合传统节日,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传承。举办“年货节”,开展社火表演和猜灯谜游园活动;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期间举办融情邻里的“百家宴”,各族群众互品特色美食,欢聚一堂;弘扬爱国情怀,端午节在若羌河举办了若羌县首届龙舟赛,倡导“同舟共济、奋勇争先”龙舟精神,引领各族群众认识、参与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多元一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若羌镇文化社区,居民热艳古丽·卡德尔自2019年开始学习豫剧,现在能熟练表演豫剧《穆桂英挂帅》《花木兰》《朝阳沟》的选段,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戏剧达人”。为扎实推进文化惠民,若羌镇组建6支文艺小分队,融汇了秦腔、豫剧、若羌赛乃姆等传统曲艺、舞蹈,以“文艺+宣讲”“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为载体,送文艺进居民小区,举办社区运动会、春秋季趣味运动会等“民间赛事”,文体活动更加丰富。完善时代民俗记忆馆、楼兰科普馆服务机制,广泛开展现代文明教育、科普教育,引导居民群众积极融入现代文明生活。

弘扬文明新风,育“文明人”建“文明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为载体,持续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专项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转化为全民实践,培养文明意识、形成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质,汇聚形成向上向善、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牢记初心使命  做实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若羌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城镇居民对养老、托幼、教育、就业的实际需求做实服务,居民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

聚焦“一老一小”,拓展服务功能。搭建敬“老”载体,各社区建立60岁以上老人关心关爱台账,每月为辖区老人过集体生日,免费理发,开设“长者餐厅”,展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完善助“老”机制,为43户老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发放助力设备251套,延展老有所养服务链条;打造育“幼”平台,各社区依托活动阵地开设“6点半”小课堂,为幼儿园孩子提供免费的课后托管服务,解决“上班族”和务工家庭的后顾之忧;延续“助”的传统,为高考成绩优异和家庭困难的准大学生提供助学金,三年来已投入13.7万元奖励和资助46人。普惠“大”民生,实现15年免费教育,实施药品“零差率”和“先住院后缴费”服务,居民水、电、气实行财政直补,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聚焦就业创业,助力共同富裕。强化宣传引导、政策帮扶和技能培训,与县技工学校、盛世羌农、强鑫枣业等企事业单位建立培训和用工机制,组织开展楼兰手工文旅产品、美容美发、电子商务、烹饪等技能培训,培训辖区居民1800余人次,推荐就业300人;用好15辆移动餐车,拓展城市“夜”经济和“地摊”市场,争取小额贷款332万元,助力40余人投身创业,用奋斗开启美好生活。

聚焦源头治理,办“小”事汇成“大”民生。全镇各级党员干部化身“网格员”线上“进圈入群”,线下入户走访,各社区以红色驿站、“民情110岗”“百姓说事点”“群众说事日”、困难诉求热线为载体深化“说事”制度,靠前解决居民群众困难诉求611件,化解矛盾纠纷156起,采纳意见建议50条,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自治能力逐步提升,以小见大为民生、暖民心。建设城市“包容间”28间,解决小区居民回收废旧物资的集中堆放问题,化解潜在消防安全风险,美化市容的同时改善了人居环境。

坚持党建引领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自从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了业委会,以社区评价、居民评分考核物业公司设立‘红黑榜’后,社区、业委会在督促物业提升服务质量上更有发言权了,说话也更加硬气。”谈起最近一年多来若羌镇物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改善,若羌镇胜利社区党支部书记邓太明深有体会。若羌镇胜利社区辖区的2号小区、帝豪大厦、正泰嘉园、香湖居等在老旧小区改造后合为一体,成了若羌县城最大的居民小区,随之而来的物业管理问题却成了居民群众享受改革红利的“绊脚石”。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期望值与实际体验不对等,久而久之颇有微词。为此,镇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各项部署,深化物业治理、网格管理,推进在职党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一些长期困扰社区和居民群众的难题得到破解。

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以高质量物业推进美好家园建设。制定《若羌镇提升物业服务管理工作办法》,县包联领导定期主持召开“联席会”“现场办公会”,理清社区、业委会、物业、行业管理部门职能职责。社区党组织牵头,完成20个居民小区业委会组建选举,141名业委会成员在网格党小组内履职尽责。深化激励机制,用全民积分、大会表彰等方式激励业委会成员发挥作用,25名业委会成员在收获荣誉的同时,更加积极监督物业。社区集体经济牵头成立物业公司补齐零散居民楼的无物业的空白,倒逼物业公司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标准和质量。

强化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实现精细化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完善“网格发现、社区接报、乡镇吹哨、末端检验”工作机制,推动网格从有形向有效提升。将辖区划分为5个社区网格、20个小区网格和186个楼栋、商业门店网格,构建“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实现对社区的精细治理,前端一线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推进“办公场地最小化、服务阵地最大化”,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建成图书角、书画室、舞蹈室、健身房、儿童之家、青年驿站等功能阵地39个。

强化社区“大党委”建设,推进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常态化。与80家“大党委”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梳理需求清单21项、资源清单102项、项目清单41项、责任清单195项,每季度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项目联推,实现难题联解,县委组织部、政法委、发改委,县文旅局、水利局等等“大党委”单位投入99.6万元,参与社区阵地改造、创客基地建设、更新设备,解决资金困难。1140名党员下沉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和微心愿256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2场次,助力社区服务覆盖更深入。

在若羌县积极融入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把握国家向西开放和新疆向南发展的战略机遇,将若羌建设成为全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大背景下,若羌镇始终坚持找准定位,积极探索承载和支撑“若羌新城”建设实践路径,“一针一线”织密基层治理基础,绘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相关阅读

  • 社区小书屋 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 日前,石家庄市裕华区建华一社区党委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的社区小书屋正式开放,吸引了不少居民“持证”前来打卡。  这间社区小书屋位于建华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占地20
  • 长龙社区:学习楷模英雄事迹 弘扬传承清廉正气

  • 10月30日,建工街道长龙社区组织开展“学习楷模英雄事迹 弘扬传承清廉正气”廉政教育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党员代表3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中,大家共同观看了视频,学习时代楷模
  • 甘肃省第一届“最美社区工作者” 评选结果揭晓

  • 近日,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民政厅公布了甘肃省第一届“最美社区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马存忠等20名同志评选为甘肃省第一届“最美社区工作者”,王德忠等9名同志为提名人
  • 石市首家国营大食堂正式营业了

  • 皮薄馅大的手工大包子、白白香香的馒头、无矾健康大油条,再加上多种炒菜、粥类,以及胡辣汤……昨天,石家庄国投集团所属石粮集团家家惠大众厨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倾力打造的沿西
  • 丰台建成首个地下电动自行车库

  • 一边是地上电动自行车占用公共空间停放,一边是地下自行车库大量闲置,如何破解这对儿难题?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丰台区成寿寺街道下“先手棋”,在方庄南路18号院这一回迁小区探索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深化岗课赛证融通,促进职业教育新发展

  •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持续深化“岗课赛证”融通,开展《高职院校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