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考古学者看宋画:西湖边的山为何有点光秃秃?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纪驭亚

这个周末,位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宋韵今辉”艺术特展成为杭城各大展览中的顶流。

“宋韵今辉”艺术特展正在这里举办。人们排着队轮番驻足在各个展柜前,与800多年前的杭州对视。人群中,就有考古专家、浙大城市学院考古系主任杜正贤。

那么,在几十年专注于发掘研究南宋遗址的他的眼中,这场集齐南宋四家“刘李马夏”,被称为南宋绘画“天花板”的展览是什么样的?

虽然不是在考古现场,但杜正贤的看展方式却带着一股“考古”味儿——每到一幅画前,他都会把手机摄像头对准画中他最感兴趣的部分,然后放大至六七倍,甚至八九倍。在放大数倍的手机屏幕里,因时光而消隐的细节再次浮现。他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观展感受。

古代书画绘制依托于纸和绢,材质比较脆弱。因此有“纸寿千年,绢寿八百”的说法。杜正贤以自己最熟悉的南宋举例,当时的画家基本都是用绢作画。因绢本保存不易,自己在几十年的南宋太庙、官窑等遗址发掘中,从未见过宋画真容。能流传至今的宋画,基本都是在各朝代宫廷和名家手中辗转。但即便如此,这些已走过至少800年的宋画相当于历经风霜的老人,画质肯定不如自身青壮年时期的巅峰状态。

被放大后的画面让杜正贤有了什么发现?马远和刘松年,“李刘马夏”之“马”“刘”。马远的《松寿图》画有一个中年男人,乍一看平平无奇,但细看后,无论是他半敞衣襟半躺的姿态,还是脸上闲适的神情,让惬意感扑面而来。刘松年《四景山水图》,画中人端坐中庭纳凉观景,神情同样很松弛。而这种闲适感并非偶发,在本次展出的南宋画家所画的细节中多少都能感受到。

《松寿图》局部

杜正贤有自己的解读:南宋以来,临安城盛极一时,有点像我们如今所说的“和谐社会”。百姓生活安逸,观念也比较开放。单是太后可以出宫居住这一条,在其他朝代都是闻所未闻。而南宋画家画中所画的正是他们在当时的真实见闻。同样是因为生活闲适,宫廷也聘用许多出色的画家,他们可以不计成本投入大量精力,这让宋画中细节和巧思显得尤其多。

当然,杜正贤最关注的还是和老本行相关的内容。宋画中的房屋建筑结构是否跟自己在考古现场看到的一致?宋元明清,西湖的变化大不大?

“你看,这几幅画中房屋基础用石头砌的很高,主要是为了抬升房屋主体,避免进水。这种做法跟我在南宋遗迹挖掘现场看到的一模一样。”杜正贤翻阅着手机相册中一张张和房子构造相关的宋画细节图说,自己也是头一次看到“李刘马夏”真迹,这也让他有了非常难得的机会可以从另一种视角去观察南宋。

边看展边评点,杜正贤抛出的问题问倒了记者。“你觉得宋元明清和如今的西湖有什么差别?”

“好像景观、湖岸轮廓差不多,甚至街道的名字都高度相似。”

这个话题吸引了几位一起排队观展的市民,饶有兴趣地加入讨论。他们有的认为确实差不多,有的认为雷峰塔等个别景观有点差异。

“确实,从我们考古发现来看也是如此,南宋以后的西湖及周边就没有再发生过很大变化。但你们发现没,不论是宋元还是明清,西湖边的宝石山都是光秃秃的?”

杜正贤没有卖关子,笑着揭开谜底说,这是因为从前各家各户造房子、烧火做饭都需要用到木头,所以近处的山上很难留下大树。其实我们在民国照片中也可以看到,当时西湖周边的山,比现在光秃多了。如今变得郁郁葱葱的宝石山,是这几十年来保护的结果,更为西湖添了几分风采。

虽然参观展览前,杜正贤多次谦虚表示自己并不精通书画,但他的独特专业视角,让这场展现宋韵极致的展览,“意外”有了更多趣味。对于许多没有太多艺术造诣,但也想乐在其中观展的市民来说,这何尝不是打开了一种新思路?

人物名片

著名考古专家、浙大城市学院考古系主任杜正贤

杜正贤,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在杭州从事文博工作近40年,先后担任杭州市文保所所长、杭州市博物馆馆长等职务,现为浙大城市学院考古系主任。

参与田野考古20余年间,主持、参加了40多项考古发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他担任领队的考古项目——南宋太庙遗址、南宋临安府遗址、老虎洞南宋官窑遗址及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等,多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他也是全国获此殊荣最多的考古领队。


相关阅读

  • 为什么一到春天,都在扎堆下江南?

  • 三月,天光落在杭州,于是春有了实体,春水、繁花、野菜,一个个具体的美好,引来一批批“春日限定杭州人”。当然,一旦坐在西湖侧畔,一杯龙井是万万少不了的。随着山里的茶芽冒尖、生长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即将开展

  •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于27日展开评选,共有22个项目入围,最终评选结果预计28日揭晓。无论是否最终突围,这些项目取得的成果,都反映着我国考古事业的
  • 2023明前狮峰龙井,龙井传人翁炳铨家手工炒制!

  • “喝一杯西湖龙井,等于是把西湖山水喝到肚子里。”——梁实秋这杯乾隆爷先赐名、再题诗、后亲封御茶的西湖龙井,每年一开春,无数茶友便争先预定,争尝早春一口鲜。“天下名茶数龙
  • 一周各地文物动态摘编(3.18-3.24)

  • 北京“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正式启动3月18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暨“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正式启动。这堂“大思政课”由教育
  • 香晕了,甜甜的,没有热量

  • 啧,真好喝一个尽情安利自我的公众号以下是没事干研究院的风物研究报告请放心食用龙井季到了,我们带着两款春茶来了!都是来自杭州西湖龙井核心产区,一款是梅家坞,另一款是狮峰,实话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考古学者看宋画:西湖边的山为何有点光秃秃?

  • 潮新闻 记者 纪驭亚这个周末,位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宋韵今辉”艺术特展成为杭城各大展览中的顶流。“宋韵今辉”艺术特展正在这里举办。人们排着队轮番驻足在各个展柜前,与
  • 快讯|694榀,潍烟铁路福山制梁场全部箱梁完成

  • 大小新闻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刘昌龙 摄影报道)潍烟高铁建设跑出加速度。记者从中铁上海局潍烟铁路6标项目部了解到,潍烟铁路6标福山制梁场承担的694榀箱梁全部预制
  • 纪教授说医 | 从“魔女初代”离世说健康饮食

  • 编者按:“全国最美基层科普带头人”、“中国健康传播影响力”人物、有着“江城洪昭光”美誉的原武钢二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兼职教授,知名科普作家、健康
  • 烟台208吨冷冻蔬菜出口日本

  • 大小新闻3月2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 通讯员 陈莉 刘铮)近日,经烟台海关检验合格后,莱阳东信双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08吨冷冻牛蒡、青刀豆、绿花菜、调味南瓜等产品陆续打
  • 浙里有宝丨光伏板下发“羊”财

  • 潮新闻 记者 张源 张琬琪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长兴县吕山乡(湖羊)榜上有名。“羊室上方不能全用光伏板,要配一些光伏散射玻璃。”在湖州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