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女子三次盗窃16盆“多肉”,检察院:不批捕

日期: 来源:正义网收集编辑:正义网

云南昆明一女子在散步时,看上了别人种植的多肉,于是连续三天共盗走了16盆……涉案物品价值共计98元,但其行为已符合刑法规定的“多次盗窃”,如何认定该行为属于犯罪还是行政违法?5月14日,最高检发布第五十二批指导性案例,其中就提到了这起“小案”。

女子三次盗窃多肉被刑拘 

检察院作出不批捕决定

2021年7月4日至6日,朱某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某单位附近散步时,先后三次将谢某在单位门口种植的十六盆多肉植物拿回家中。7月7日,谢某发现其种植的多肉植物被盗后报警。当晚,朱某到案发地散步准备再次盗窃多肉植物时,被保安发现并要求登记身份信息,朱某提供虚假信息后离开现场。7月15日,民警通过视频监控锁定朱某,并前往其住处附近寻找。邻居将该情况告知朱某后,朱某下楼向民警如实交代自己盗窃多肉植物的事实,并将所盗物品交还谢某。经鉴定,朱某盗窃的多肉植物共计价值98元。

同日,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对朱某涉嫌盗窃案立案侦查,次日对其刑事拘留。7月26日,五华分局以朱某涉嫌盗窃罪向五华区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

该院审查认为,朱某在不同时间段内三次盗窃,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但其盗窃对象价值微小,只有98元,案发后主动归还被盗财物,挽回了被害人经济损失,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规定,不认为是犯罪。2021年8月2日,五华区检察院作出不批捕决定,并向公安机关送达不批捕理由说明书,当面向公安机关说明理由和依据。

警方提出复议复核 

检察院维持原不批捕决定

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认为朱某多次盗窃,符合刑法关于盗窃罪的规定,不应以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作出不批捕决定,且如此处理容易模糊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导致实践中不易执行,遂向检察机关提出复议。

五华区检察院另行指派检察官办理。检察官调阅案卷、讯问朱某,围绕案件事实、证据、原不批捕理由和复议理由等全面审查。经审查认为,朱某实施三次盗窃行为,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多次盗窃,但不符合刑法总则中判断罪与非罪的要求。经综合考量后,朱某的情况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021年8月10日,五华区检察院经检委会研究,决定维持原不批捕决定,并当面向公安机关说明检察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的理由和依据。

次日,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提请昆明市检察院复核。公安机关认为,朱某多次小额盗窃的行为可以评价为情节轻微,但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将“多次盗窃”的犯罪行为降格为行政违法行为,会导致公安机关办理多次盗窃案件时难以准确界定行政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在复核阶段,昆明市检察院检察官全面阅卷、核实证据,听取公安机关、下级检察院及朱某的意见。经审查认为,朱某的行为系偶尔贪图小利,被盗的多肉植物价值仅为98元,且朱某在案发后主动归还被盗的多肉植物,没有造成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朱某的行为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对其行为可予以治安处罚。昆明市检察院决定维持不批捕复议决定,于2021年8月25日向公安机关送达文书并当面释法说理。

2021年9月6日,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撤销刑事案件,对朱某作出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因朱某此前已被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日期折抵行政拘留日期。

释法:“多次盗窃”

不能一律作为犯罪惩处

审查认定犯罪应当依法准确把握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本质特征。理解把握“多次盗窃”的规定,应坚持实质解释,不能简单认为只要“多次盗窃”就一律作为犯罪惩处。

一方面应遵循“多次盗窃”与“数额较大、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具有相当的危害性;另一方面要把分则与总则结合起来理解,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进一步审查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是否应予刑罚处罚。

对“多次盗窃”的,可以结合行为人实施盗窃的动机、目的、时间、地点、手段、对象、数额等情节综合判断是否认定为盗窃罪。如具有以破坏性手段多次盗窃的,以盗窃为业的,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又多次盗窃的,多次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财物等情形的,应当以盗窃罪依法追诉。对于虽然多次盗窃,但行为人属于贪图小利、顺手牵羊,盗窃少量财物、价值较小的,应当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ID:JCRB_ZYW) 作者:徐晴子 高文雯】


相关阅读

  • 北航原副校长张广,被提起公诉!

  • 记者13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广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
  • 乌鲁木齐为何密集揭牌这个服务站?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娜  连日来,乌鲁木齐市两级检察机关密集揭牌“检企联络服务站”,目的究竟为哪般?答案就是,贯彻落实最高检部署的“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问需于企、问
  • 一起案例入选

  • 4月22日,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印发驻马店市人民检察院第九批典型案例的通知》(驻检文〔2024〕23号),汝南县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推荐上报的“孙某美国家司法救助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原外部董事孙永宁被公诉!

  • 正义网记者5月11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日前,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原专务、外部董事孙永宁(副厅级)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甘肃省
  • 昆明警方:7人落网

  • 按照云南省、昆明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两卡”违法犯罪集中会战部署近日昆明市反诈中心成功打掉一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为推进“两卡”打击治理工作再添
  • 湖北未成年人检察人才库建立,首批30人入选!

  •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通讯员 杨芬 寇居节5月10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检察院获悉,该院政治部、第九检察部近日首次组建湖北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人才库,高秋艳等30名同志入选。据
  • 湖北咸宁:凝聚治理合力共护水清岸绿

  •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通讯员 李蔓湖中,水波荡漾,不时有野鸭嬉戏追逐;湖畔,绿茵茵的草地上,散落着五颜六色的露营帐篷……这是从桥上俯瞰大洲湖湿地见到的春日图景。但在一年前,这里还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女子三次盗窃16盆“多肉”,检察院:不批捕

  • 云南昆明一女子在散步时,看上了别人种植的多肉,于是连续三天共盗走了16盆……涉案物品价值共计98元,但其行为已符合刑法规定的“多次盗窃”,如何认定该行为属于犯罪还是行政违法
  • 地库雨棚换新,撑起居民“安全伞”

  •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通讯员 李欣 陈佳媛5月12日,走进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将军路的还建楼四期、五期等5处地库出入口处,原来破损的雨棚焕然一新。据悉,此前受天气影响,雨棚出现了
  • 山西省今年新增拟招生职业本科专业点9个

  •   山西晚报讯(记者 田晓瑛)记者近日从山西省教育厅获悉: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4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山西省2024年新增拟招生职业本科
  • 今年“三支一扶”计划拟招毕业生3.44万名

  •   据新华社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13日发布2024年“三支一扶”计划,明确今年中央财政支持招募3.4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期为2年。
  • 官厅水库2035年将恢复北京饮用水源功能

  •   官厅水库已走过70年,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昨天,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迎来了70岁的生日。  1954年5月,官厅水库
  • 前4月北京查处249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   日前,市纪委监委公布今年1月至4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统计指标表。截至4月30日,本市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9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88人,其中局级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