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近190万人次!“插秧专列”连续25年开进三江平原

日期: 来源:黑龙江日报收集编辑:黑龙江日报

 

5月7日,16时56分,载着460名插秧客的K5161次插秧专列从黑龙江省绥化站驶出,开往三江平原方向。

这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第25年开行的插秧专列。25年来,近190万人次搭乘专列前往三江平原插秧。

插秧专列启程

“插秧专列”畅通春耕路

“这是青冈的赵大哥,这是望奎的李大姐,这姐俩是兴隆镇的……”在绥化火车站前广场,插秧客们排起了长队,绥化火车站客运值班主任赵业胜向记者介绍起插秧客,就像在介绍老朋友。“这里很多插秧客都是老面孔,插秧专列开行了多少年,他们就坐了多少年,每年一见面都能聊好久。”作为插秧专列的发起人之一,赵业胜参与了25年插秧专列的服务工作。

说起为什么要开行插秧专列,赵业胜打开了话匣子。“每年春耕季节都有大批的务工人员涌向三江平原,车上人乌泱乌泱的,都没下脚地方,就这样还有很多人买不到票呢,所以我们就向上申请了开通插秧专列。”

插秧客们排队等待进站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品质优良,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九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春耕季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水稻备耕、插秧,“插秧客”打工20多天,就可收入近万元钱,已经成为当地农民主要收入之一。2000年开始,为服务务工人员出行,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首趟“插秧专列”。

25年,赵业胜亲身经历着“插秧专列”的变革。

“2008年,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铁路通达范围不断扩充,绥化通往周边地区的列车运输效率也不断提升。2014年,铁路服务设施升级,开始使用自动售票机和自动取票机,旅客可以自主选择购票取票方式。2015年,绥化站站房扩建、增加候车安检区,客容量较改造前提升500人。2017年,为便利务工人员,绥化车务段出动“送票下乡”流动服务车,售票人员免费送票到地头、炕头、垅头。后来燃煤绿皮车体又升级为空调车,又实施电子客票,务工人员不用再来车站排队买票,动动手指头在家就可以订票。”说起服务设施的变化,赵业胜言语中透着欣喜。

绥化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杨大权告诉记者,平均每年绥化到三江插秧务工的农民就有2万多人,可实现劳务收入2亿多元。铁路部门开行插秧专列,为务工人员提供安全有序、舒心畅通的出行环境,对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坐着专列去“淘金”

“我到建三江插秧得有二十年了,以前是手插秧,现在都是机械了,比以前轻松不少,挣钱还多。”身着漂亮衣服,带着拉杆箱的王娣来自绥化市望奎海丰,时尚的打扮让记者一时没认出来她也是插秧客。

穿着时尚的插秧客王娣

十几年前的插秧客,都是穿着迷彩服,背着大包裹,带着农用工具,每一次插秧之旅,更像是一场迁徙。这些年,最显著的是人的变化。插秧客们装扮换新颜,行李轻盈,笑容洋溢于面庞。

“在家里这边务农一天就一百来块钱,去插秧一天给六百,干个七八天就相当于在家干一个多月的钱了。”郑春红和妹妹郑春娟来自绥化市兴隆镇,要去寒葱沟附近农场插秧。作为“下三江”十几年的老插秧客,她俩见证着“插秧专列”的变化。

说到以前坐车的场景,郑春红历历在目。“以前坐车人老多了,过道、厕所都是人。那时候哪有座儿啊,有地方站都不错了。现在好了,车多了也宽敞了,服务也好,舒舒服服就到地方了。”郑春红一边绘声绘色地比划着,一边回忆着。

郑春红(右)和妹妹(左)郑春娟一起“下三江”

下“三江”,去“淘金”,是这些插秧客们的共同心声。

来自绥化市青冈县的李长明和同村的六名乡亲每年都到建三江务农,育苗、挑苗、插秧、开插秧机,各个工种都能干。“现在都是机械时代,你会开插秧机,就更吃香,不愁找不着活。”李长明满脸笑意地说。

25年间,插秧作业从昔日的人工作业迈进了现代化的机械时代,“插秧专列”也迎来了它的升级换代。从最初的拥挤不堪、条件简陋,到现在车辆增多、空间宽敞、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乘坐体验今非昔比。唯一不变的是,它还是那个连接起家乡和工作地的“淘金列车”“致富列车”。

25年倾情服务

从2000年到2024年,“插秧专列”已走过四分之一个世纪。

25年来,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机械化插秧率大大普及,更多的年轻人也选择来插秧打工。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列车上举办列车招聘会,把用工信息张贴在车上,务工人员可自己联系;请专业律师上车开办法律课堂,普及劳动法;邀请农技专家在车上举办农业知识讲座,为务工人员传授先进农业生产知识。

列车长普及知识

今年,“插秧专列”更是别出心裁,精心布置了主题车厢,营造更温馨舒适的乘车环境。更有红十字救护员在列车上讲解防止腰部扭伤,及扭伤的处理方法等医护知识,同时列车上还准备了装有编织袋、充电宝、剪子、针线包、手电筒等物品的便民服务箱,为有需要的插秧客免费提供。

这25年,“插秧专列”的每一次升级,都是对服务品质的提升,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积极响应,它承载着务工人员的希望,一路前行。

齐齐哈尔客运段K5161次列车长陈勋参与了10年插秧专列服务,她早已和每年都乘坐这次列车的插秧客们熟识。“我刚到车上工作时年纪还小,有时候工作手忙脚乱的,大哥大姐们也都很理解,现在我们服务越来越好,经常能收到大家的夸赞,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列车上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绥化、齐齐哈尔、佳木斯和哈尔滨市周边预计有4万名农民工乘火车赴三江平原插秧。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深度挖掘运输潜力,及时优化运输方案,在持续开好插秧专列的基础上,陆续增开宝清、五常、前进镇等粮食产区方向的旅客列车,根据客流情况,采取“一日一图”动态调整运力,通过增开列车、加挂车厢、延长专列开行时间等措施,满足春耕生产人员出行需求。

插秧客们喜笑颜开

“插秧专列”,这一专为春季水稻插秧时节开行的专列,每年都会准时启程,穿越广袤的田野,将数以万计的插秧客安全、高效地送到目的地。

25年的风雨兼程,“插秧专列”不仅是一条运输线,更是一条希望与收获的纽带,连接着农民的辛勤与土地的馈赠,见证了无数个丰收的喜悦。

记者:王迪;摄影:王迪 徐率 王聪;视频:王迪

来源:龙头新闻


相关阅读

  • 今年首趟“天山号”旅游专列启程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逯风暴报道)5月8日21时18分,Y915次旅客列车从乌鲁木齐站缓缓驶出,这是今年新疆铁路部门开行的首趟“坐着火车游新疆·天山号”高品质特色旅游专列,来
  • 载人飞船发射&降落,选址有啥讲究?

  • 你一定听说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吧,我国的许多火箭都是在这里成功发射的。最近飞天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也是从这里发射的,你知道为什么要选在这里发射吗?快来听本期科
  • 高考倒计时1个月:冲刺吧,追光少年!

  • 距2024年高考仅剩一个月。最后一个月,请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梦想成真之际,你定会感谢此刻踮起脚尖的自己。每个奋力拼搏的你,都是最棒的。追光的你,请继续坚持,全力以赴。
  • 厉害了,同济er的“真功夫”不简单!

  • 不知不觉间本学期即将过半你是否在寻找一种更高效的方式来提升学习效率?我们精选了部分优秀的课程笔记进行展示这些笔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更蕴含了同学们深刻的理解和独到
  • 晶报说|看到了爱的传递、流转与繁殖

  • 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后,一群普通人挺身而出的故事刷屏了。在深圳工作的饶先生,驾驶着一辆7座商务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驶,第一个发现了塌方险情。一家人打开了手机里的闪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扬子时评 | 上海首提“年轻老人”概念有何深意

  •   近日,上海启动全国首个“年轻老人”健康生活秀活动大赛。主办方表示,上海借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结合中国老年人群退休实际情况,在全国率先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轻老人”概
  • 北京2024年高招规定出炉 艺术类志愿设置有调整

  •   昨天,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出炉。与去年相比,今年本科提前批艺术类志愿的A段和B段均有调整。其中,艺术类A段由2个志愿调整为1个志愿;B段不再分美术类和非美
  • 清代扇面湖一亩园“重回”圆明园

  •   立夏已过,阳光热烈,圆明园西南园墙外,扇面湖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记者从海淀区园林绿化局获悉,位于圆明园园墙与颐和园路之间的一亩园拆迁区域绿化项目日前正式完工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