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网络中国节·春节 | 留在潍坊过年,挺好的!

日期: 来源:潍坊晚报收集编辑:潍坊晚报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那么一群外地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只能在潍坊过年。无论是坚守岗位,还是热心公益,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团圆,只要彼此安好,无论身处哪里,都有家的味道。

董键

“志愿红”映照“新年红”

  董键

  董键是泰安肥城人,40岁的他来潍坊已有20年了。2004年,董键来潍坊做业务,感觉这个城市特别有温度,就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如今,他们一家人热热闹闹地生活在这里,过年也不回老家了。热心公益的他,春节假期经常在奉献中度过。

  董键2001年入伍,在河北当了两年兵,短暂的军旅生涯教会了他担当,也教会了他奉献。2012年,董键在潍坊参加了一次公益活动,深受触动,从此走上公益之路,在一次次奉献中收获着快乐与感动。后来,他加入潍坊市致力公益服务中心,十几年来紧跟团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将爱播撒在退役老兵、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等群体之间。

  “我们团队大部分成员是退役军人,跟随我们老班长一起做公益、奉献爱心。”董键说,来潍坊20年,他见证了这座城市20年来的发展,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想用爱心温暖他人,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心安处是吾乡。如今,董键和爱人都在潍坊工作,子女在这里上学,他们把父母也接过来了。“以后潍坊就是我们的家乡,今年一定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董键说,这个春节,他已经安排好了行程,将与致力公益团队一起去安丘慰问家庭暂时困难的儿童、退役老兵等,为他们送去春节的祝福,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呵护与关爱。

郎常州

 在潍坊寻家乡年味 

  郎常州和女儿

  43岁的郎常州是四川成都人,退役后来到潍坊,至今已经有近20年了。每年春节,他都会做一些家乡的美食,追寻记忆里的味道。人在异乡,胃在故乡,这让郎常州和家人在潍坊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四川年味。

  熏腊肉、腌酸豆角……临近春节,郎常州又开始忙活起来。“大江南北,年味不同。这种熏肉是用我们老家的一种草熏出来的,有一种独特的香味,而这种酸豆角也是我们家乡特产,腌好以后又酸又脆。”郎常州说,在外地过年,年味不能少,最有年味的莫过于家乡味。一道道难忘的家乡美食,承载着满满的回忆,也慰藉着浓浓的乡愁。

  郎常州是恒信物业的一名工作人员,由于春节期间需要坚守岗位,没有假期,除夕那天,他会早早地将年夜饭准备好。

  “我们四川老家过年,辣椒和火锅是永远离不开的主题,除夕那天下午,我会提前备好丸子、青菜等一些食材,做成‘半成品’,回家的时候稍一加热就能吃了,方便快捷又有家乡味。”郎常州说,虽然是普通的火锅,但对于他来说却是家乡的味道。火锅里面的辣椒都是他提前炸好的,花椒也是提前泡好的。除夕夜里,在一场麻辣火锅的盛宴中,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除了饮食上的慰藉,郎常州告诉记者,四川过年,像是打麻将、贴门神等一些习俗也少不了。因为工作的原因,郎常州虽然已经有多年无法回四川老家过春节,但是他觉得在潍坊依然能找到许多“四川元素”。

  “四川人过春节有看灯会的习俗,春节期间,潍坊的各种灯会也很精彩。”郎常州说,今年春节他依然会在物业工作岗位上度过,他想借此机会,通过报纸向自己四川老家的亲戚们送去祝福,祝愿他们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希海布

 被中国春节深深吸引 

  希海布

  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希海布今年20岁,是潍坊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6年前他跟随父母一起来到潍坊并被这座城市吸引。记者采访希海布时,他正与父母一起大扫除。“在潍坊这么多年,我已经融入了这边的生活,春节前全家人都会一起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希海布说。

  希海布特别喜欢中国的春节。每到春节,他的母亲会做蛋糕、包水饺,全家人会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正月初一,他也会约着同学一起玩,有时候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其间,他还会收到许多中国朋友的新春祝福,朋友们发的信息内容都不一样,他会仔细看信息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多学习,才能明白不同词语的准确意思。”希海布说,“中国人春节都会走亲访友,我们也学着跟家乡的亲朋好友视频,告诉他们正在中国过春节,跟中国人走亲访友很像。”

  在来潍坊之前,希海布与父母一同在深圳生活了几年。有一年秋天,父亲来潍坊出差,潍坊的秋天特别美,让他想起了阿尔及利亚的秋天,之后一家人便搬到了潍坊居住。

  希海布坦言他非常喜欢潍坊这座城市,感觉潍坊人民都很热情、友好。最值得一提的是,潍坊发展的速度如此之快,科技、农业、文化样样都不在话下,年年都有大进步。很难想象再过几年,潍坊会是什么样子。

  希海布衷心希望,潍坊人民在新的一年里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身体越来越棒,日子越过越好!

崔顺鑫

 坚守岗位保市民用水无忧 

  崔顺鑫

  春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但有些人仍要坚守岗位,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老家日照的崔顺鑫今年28岁,是潍坊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高新配水厂的一名检修员,这是他不能回家团聚的第五个春节。作为一名一线员工,春节期间他需要保压、保质、保量地为市民供水。虽然不能回家过年有些遗憾,但想到工作的意义,他觉得很值。

  每到春节,崔顺鑫也格外思念家人,尤其是想念年迈的爷爷,他很想陪伴老人过一个团圆年。其实,前几个春节,并未安排崔顺鑫值班,但想到一些年龄稍大的同事,家里都有孩子在等待,他便主动要求值班,把回家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年轻人可以多吃点苦受点累,多付出一些。”崔顺鑫说,父母尽管很想念他,希望他能回家过春节,但也都支持他的决定。

  春节期间的供水工作十分重要,崔顺鑫要与同事们一起对市区供水压力进行调控、保障供水水质、确保供水设备的安全运行,24小时都要有人值班巡视,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马上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市民在春节期间的用水。

  “这个时候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保证群众用水安全。”崔顺鑫说,春节期间他们的精神往往高度紧张。

  每年春节在单位值班,崔顺鑫会与同事们一起包水饺、炒菜,大家一起吃一顿年夜饭,也很开心。他已经把潍坊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乡,能与同事们一起过节,他觉得很难忘。有时候领导到单位视察工作,会对他们进行慰问,他觉得很感动。

  崔顺鑫只是许多春节值班人员中的一个,他的很多同事也都放弃与家人团聚,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责任与担当全力保障春节期间安全平稳供水。就地过年,坚守岗位,这个春节对于崔顺鑫等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陆菁菁 王路欣 常方方 /文图

责任编辑:瓶瓶

相关阅读

  • 除夕之夜,谁的手机掉了???

  • 2月9日除夕新春微电影《意外的奔赴》正式上映2024年是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的节点,30年来,湖北省先后派出十批援藏工作队,持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工作。武汉市承担
  • 潍坊寻宝记——鄌郚吉他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昌乐县鄌郚镇素有“吉他小镇”之称,年产各类乐器200万把,乐器年产值10亿元。如今,鄌郚镇乐器生产及配套加工企业达到了108家,年产电声乐器成品200万
  • 郑大五附院:全院发出倡议书 倡导文明过年

  • 本报讯(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张 婧 )2月8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全院教职员工发出《文明过春节倡议书》,倡导大家过一个文明节俭、健康向上、平
  • 2023潍坊民营企业100强系列榜单发布

  • 2023年,全市广大民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拓进取、积极作为,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足、综合实力强、勇于承
  • 新春走基层 | 张灯结彩迎新春 消防队里浓厚氛围

  •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为了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让全体指战员感受到家的温暖,近日,甘孜州森林消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网络中国节·春节 | 留在潍坊过年,挺好的!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那么一群外地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只能在潍坊过年。无论是坚守岗位,还是热心公益,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团圆,只要彼此安好,无论身处哪
  • “氛围组”就位!军营新春年味浓

  • 盼着盼着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儿也越来越浓挂灯笼、贴春联、剪窗花战略支援部队座座军营里官兵们用心装扮着“家”贴福字贴福字是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表达着对新春的美好期
  • 新春走基层丨黄花滩“光”华绽放

  • 从古浪县城驱车向东北行驶50多公里,就到了腾格里沙漠南缘。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不过从沙漠公路看两边,沙丘不再高大,也不再连绵,因为它们被一片片蔚蓝色的光伏发电板隔断
  • 市政协机关开展“笔墨迎春”活动

  •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书香政协”风采,2月6日下午,由市政协机关工会、市政协书画院联合举办的“笔墨迎春”活动在机关大楼一楼大堂举行,邀请市政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