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老茶客常说的“回甘”,具体是什么感觉?

日期: 来源:小陈茶事收集编辑:小陈茶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每个人,都是矛盾的个体。

很多时候,言行互相矛盾,前后矛盾,知行矛盾……

就比如,即使过去了12年,依然有人在看《甄嬛传》。

大家像是拿着放大镜,仔仔细细,分析里面的故事和人物。

好比村姑陈写品鉴那般,从每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去揣摩,去回味,去感受。

一部电视剧,主角也好,配角也好。

要把角色演得有血有肉,一个有灵魂的人物,肯定不光只是正派一面。

嬛嬛是好人吗?似乎不是,她毒害了四郎,还给人家戴绿帽。

可她又是坏人吗?也不是,刚刚入宫的时候,明明单纯善良,只是被这深宫消耗干净了。

还有华妃,在所有配角中,亦正亦邪,最是双面。

还记得当年看的时候,对这个角色,又爱又恨。

直到最后,她陨落的时候,居然把占据内心的那点恨,都给了爱的一部分。

她的一生,桩桩件件,都比不过皇上赐给她的独宠欢宜香。

对后宫里的女人来说,或许没有比这个更残忍的了吧。

《2》

人是矛盾的,那茶叶呢?

今天来了一位新茶友,给我们提问。

他说,自己很喜欢喝茶时候回甘的感觉,但又很讨厌在回甘之前的苦涩味,问如何才能降低苦涩感,只留下回甘。

趋利避害,是人性的本能。

再加上,市场上的产品如此丰富,极度“内卷”,自然是什么好喝就买什么。

然而,想要体验茶叶的回甘,就一定要先忍受浓烈的苦涩味吗?

当然不对。

苦尽甘来,与真正的回甘,有所不同。

实际上,苦尽甘来只是一种单纯的味觉反差。

当我们喝到了一杯极苦极涩的茶汤以后,整个味蕾都被瞬间麻痹了,而后,即使是去喝一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都觉得清甜无比。

也不仅仅是苦茶,包括黄连、苦瓜、中药等,生活中一切自带苦味的食物,吃完以后,都能获得“苦尽甘来”的感受。

还有一种更专业、更科学的叫法,叫作“感觉对比”。

人的身体上,具有很多细小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是很敏感的,并且随着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

甘和苦,这两种强烈的对比,总是能引起大脑的兴奋。

但时间一长,灵敏度也会降低。

例如古人说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当刺激物对同一感官持续作用后,我们嗅觉的敏感度,就下降了。

同理,若是我们长时间喝浓茶、苦茶,味蕾的敏感度也会渐渐消失。

浓茶中,含有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它们过量释放到茶汤中,就带来了浓酽的口感。

另外,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茶客,还存在抽烟、喝酒的习惯,味蕾已经被酒精和尼古丁麻痹。

之后,唯有这种霸道刺激、浓烈涩口的茶汤,入口以后,才勉强觉得有茶味。

至于真正好茶的香清甘活、鲜甜柔和,反而喝不出来,只觉得茶味寡淡,无法接受。

《3》

为什么有的茶叶,喝起来苦涩感很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茶圈中流行过一句话:不苦不涩不是茶。

后来又演变成了,不苦不涩非好茶。

大体意思一致,言下之意是说,苦味和涩味,乃茶叶本味。

这种说法,不能完全否定。

因为六大茶类中的所有茶,作为山茶科、山茶属,原始状态都属于带芽叶的绿色植物。

后期经过不同的工艺,才成为了我们茶桌上的“茶叶”。

所以,叶片里的内含物质,离不了苦涩感的成分。

想想那些别的草药、中药,如果直接晒干了,煮成凉茶喝,基本都有苦涩感。

不过,重点来了。

茶叶的制作过程中,不管是白茶简朴的萎凋和干燥,还是武夷岩茶复杂的走水、摇青、炭焙,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去除青叶里多余的苦涩物质,激发茶香和茶味。

让我们茶客喝到的,是香气滋味丰富,层次多变,口感稠滑柔和的汤水。

但只可惜,就算是大神级别的制茶师,也无法彻彻底底地把它们驱逐出茶叶的身体里。

经过不断地精进,做到了最大程度地让它们流失、消解,并保留下有益物质。

正向理解是,茶叶的苦涩味,是基于身体基因诞生。

可千万不要觉得,苦涩味浓重的茶,才是好茶。

茶叶的三大物质,茶氨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它们一个主导鲜甜味,一个主导涩味,剩下一个主导苦味。

三者会同时存在于茶叶身上,只不过含量有区别而已。

品质好的茶,茶氨酸含量高,苦涩物质含量低。

喝起来就是鲜香醇爽,苦涩味不突出,甚至根本喝不出来。

反之,品质差的茶,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高,茶氨酸有限。

那么,我们冲泡以后,便会喝到一杯苦涩煞口,层次单一的茶汤。

《4》

真正的回甘,是什么感觉?

事实证明,不苦不涩的好茶,也能有回甘。

并且,这股回甘,是非常美妙,非常绚丽,让人回味无穷的。

所谓“回甘”,顾名思义,就是茶汤喝完之后,舌面上又涌现出了甘甜的感觉,甜丝丝的。

可见,回甘与单纯的茶汤带有甜感,其实是不一样的。

入口即甜,虽然能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但继续喝以后,或许会觉得太浓了,太腻了。

但甘,却是比单纯的甜味更高级的表现。

是茶汤咽尽以后,自喉咙里,自舌面上,升腾而起的,微微的甘甜。

淡淡的,细腻的,若有若无,忽远忽近。

如果是品质上乘的茶,回甘同时,舌面还会如同泉眼般,不断地涌出津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津”。

回甘与生津接连出现,还伴随着清芬的茶香。

口腔里仿佛在上演一部精彩的电影,剧情紧凑,此起彼伏,让人的心也随之震荡。

目前茶圈中,关于回甘形成的原理,比较受到大众认可的说法是:

汤水中丰沛的物质,与口腔中的唾液蛋白酶相结合,形成了一层分子膜。

这层分子膜,在短时间内,会包裹着舌面,阻隔味蕾与茶汤接触,如同是手机“息屏”了一样。

片刻以后,分子膜就会破裂,我们的味蕾重新恢复正常,且变得更加敏感。

彼时,若你喝到的茶汤中,营养物质丰沛,就能尝到回甘。

总之,这种绝妙的体验,非苦尽甘来能够简单形容和媲美的。

品质上的差异,决定了回甘的快慢、浓淡,以及持久度。

一款茶,有没有回甘,回甘能留存多久,都能从侧面体现出自身的品质。

《5》

老话说,日久见人心。

一款茶摆在面前,品质如何,是好是坏,光看外表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投进盖碗里,用沸水冲泡了喝,才知道真相。

最高级的表现,就是茶汤咽下后,回甘快速涌现。

清甜,而非齁甜。

回甘里的恬淡,氤氲着各个层次的香型,在每一冲的茶汤里,都展现出来。

从始至终,都没有缺席。

那么,就足以证明,这款茶的品质,是一级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阅读

  • 南京浦口桥林:小小叶子铺就乡村振兴大道

  • 一方水土养一方好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特色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桥林街道高汤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茶叶当作优势产业重点打造
  • 盖碗这么烫,老茶客都是怎么忍受的?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泡好茶,是要用盖碗的。这个道理,从很早很早以前就知道了。如果要详细列举的话,估计一篇文章都写不完。比如,盖碗
  • 200℃高温下徒手炒茶练就“茶状元”

  • 正高级农艺师张勇的“青年茶师修炼之路”在我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中摘得桂冠 立志传承发扬中国茶文化十余年的坚持让张勇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炒茶本领。在2022年山东省
  • 常宁塔山茶喜获北京茶叶市场入场券

  • 6月15日上午,挑担茶叶上北京—“五彩湘茶(湖南红茶)”推介会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国际会展中心(湖南优农展销馆)隆重举行,“常宁塔山茶”等九大湘茶品牌茶叶走进新发地,入驻北京新发
  • 夏天这么燥,再喝焙火的大红袍会不会上火?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随着618活动的开启,后台经常能看到各式关于选茶的咨询。下午时,还有位新茶友在头条给我们私信。“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老茶客常说的“回甘”,具体是什么感觉?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每个人,都是矛盾的个体。很多时候,言行互相矛盾,前后矛盾,知行矛盾……就比如,即使过去了12年,依然有人在看《甄嬛
  • 进企业!惠东交警筑牢交通“安全线”

  • 交通安全宣传不松懈为进一步提升企业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自觉性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近日,惠东交警走进企业筑牢交通“安全线”6月13日下午,惠州市惠东县公安局
  • 进入高发期,山东发布重要提醒

  • 6月15日省政府安委办、省应急厅 发布安全提醒 5-8月份历来是我省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的高发时段。去年同期发生的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占全年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的70%,造
  • 汕头海事电子巡查处置灯浮漂移隐患

  • 6月14日上午,汕头南澳海事处开展CCTV电子巡查时发现,南澳大桥禁航灯标位置与海图标注位置不符,疑似发生漂移,海事部门立即联合南澳大桥管理中心前往现场确认。为确定航标灯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