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乘风破浪启新程——平塘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见闻

日期: 来源:云黔南收集编辑:云黔南

房屋错落有致、田地平整开阔、道路四通八达、产业生机盎然……春日,漫步在平塘县的乡村小道上,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村庄和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平塘县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总目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持之以恒、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产业为先  筑牢发展根基

春耕时节,平塘县大塘镇西关村茶叶种植基地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画线、刨坑、放苗、堆土……

新开垦的茶叶种植基地

“这个基地要种植1800亩茶苗,预计带动务工600余人次,苗多的时候,会有100余人务工,一天可以种植50亩左右,现在已经栽种20多天了,大概完成了1100亩。”平塘县润峰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黄发龙介绍。

今年,平塘县润峰科技农业有限公司从浙江安吉引进白茶种苗,并利用茶叶种植地理和技术优势,推进茶叶种植、加工、技术研发,进一步挖掘、整理、发扬、传承茶文化,着力打造本土茶叶品牌。同时,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吸引就业等方式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着力打造“休闲+观光+产业”一体化生态发展模式。

“栽茶苗这活比较简单,保持间距30公分、行距1.25米,顺着拉好的线条栽种就可以了,一天有70元的收入。”西关村村民周加凯说道。

村民在栽种茶苗

作为“都匀毛尖”核心产区,近年来,平塘县结合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大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为基础,通过技术培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供新信息等方式狠抓茶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茶产业已经成为平塘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与大塘镇不同,平塘县塘边镇清水村则做起了“山”这篇文章,以蜂糖李为主要产业,持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现在是种树,很多荒山荒坡都是租挖机来开垦,变成有价值的土地。”蜂糖李种植基地负责人韩志前介绍,借鉴在塘边镇新店村的种植成功经验,今年选择在清水村利用荒山荒坡、流转农民土地把技术复制过来扩种蜂糖李,带动当地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致富产业。

务工群众在栽种蜂糖李

韩志前今年在清水村种植蜂糖李1500亩4万株苗木,四年后开始挂果,第五年进入丰产期。

近年来,平塘县紧紧围绕“茶、菜、畜、果”主导产业,充分利用现有产业优势,因地制宜,不断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带动群众增收。目前,全县茶园种植面积18.88万亩,2023年一季度预计实现茶叶产量780吨;现有蔬菜在田面积5.74万亩,产量11.65万吨;累计存栏生猪15.3万头、家禽103.6万羽,出栏生猪8.3万头、家禽71.4万羽;水果种植面积13.66万亩,产量745吨,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稳岗就业  筑牢民生之本

“广告安装师,招的是两名年龄在18到40岁的男性,有C1驾照,想长期在平塘发展的优先考虑……”

在金盆街道北环社区,直播带岗吸引了在家待业的群众围坐在一起,认真收看直播情况,大家希望通过直播带岗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群众在观看直播招聘会

待业群众王永荣说:“看了这个招聘直播,我觉得对我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这些岗位信息有一些是适合我的,我已经把号码记下来了,我会具体地去了解一下。”

据了解,直播带岗活动,由平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平塘县融媒体中心联合举行。通过官方抖音号、公众号等线上直播平台开展“直播带岗”,将“求职跑腿”变为“简历点投”,将“面对面”面试变为“屏对屏”面试,破除空间时间限制,让求职者更多更便捷地选择就业岗位,提升就业成功率。

平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赵先国介绍:“我们开展直播带岗活动,目的就是要解决企业招工难、群众求职难这‘两难’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企业收集用工岗位,创新招聘方式,将就业岗位多渠道地推送给人民群众。”

同时,为了进一步抓实就业保民生工作,多渠道帮助返岗农民工平安、快捷、有序地返岗复工,确保全县农民工应出尽出、应返尽返,平塘县开启了“就业快递”直通车,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高质量就业服务,让他们放心外出,安心务工,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

务工人员乘坐“就业快递”直通车返岗复工

大清早,平塘县汽车站里热闹非凡,千余名返岗复工务工人员拿着“返岗大礼包”,满怀信心地乘上“就业快递”直通车,开启安全、有序、温暖的便捷返岗之行。

返岗复工务工人员冯江军高兴地说:“政府送我们大礼包,让我感觉心里面很温暖,同时也谢谢政府,我准备挣大钱回来。”

直通车为返岗复工务工人员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避免了大多数返岗人员在路途中的辗转,让他们一站式到岗就业。

“这个车一直送我们直达厂里面,对于我们来说减少很多麻烦,我们中途都不用转车,很感谢。”返岗复工务工人员陈治粉高兴地说道。

求职者进入企业观摩

近年来,平塘县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白天+夜间”“大型专场+小型巡回”等系列招聘活动,并通过“就业快递”直通车、技能培训等方式,为企业、群众搭建更加便捷的服务平台,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助力群众稳就业、促增收。2023年以来,平塘县通过举办招聘会的方式,提供就业岗位7000余个;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20人;开展东西部协作培训15期761人次,开发就业帮扶岗位600个;7家援黔企业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206人,以及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817人次。

乡村治理  促进乡风文明

小城市,大文明。近年来,平塘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不断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乡贤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思想道德、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封建迷信等重点内容,开展乡风民风整治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规范操办酒席

在平塘县金盆街道苗二河村巴多组,全组群众齐聚一堂,认真聆听工作人员宣传遏制滥办酒席的有关倡议、制度。群众纷纷表示,自村里宣传规范办酒席以来,乡村文明新风得到加强,大家极力支持。

“今天来给你们发传单,刚才我们也在上面开会了,关于城乡居民操办酒席行文的通知,你也看下。”同时,苗二河村党员干部、志愿者、联户长还通过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召开村民会议、健全村规民约、利用“好邻居”微信群等方式向群众大力宣传规范操办酒席,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陋习的认知,引导群众依规操办酒席。

群众罗绍义说:“我们很支持,今天他们来宣传以后,我们要响应党的政策号召,对满月酒、迁居酒我们坚决反对,大家要讲文明、办文明酒。”

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今年以来,苗二河村以提高民众文明素质、树立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多措并举开展整治滥办酒席活动,有效遏制了滥办酒席的陋习,使移风易俗由“软口号”变成“硬制度”,不断弘扬和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尚。

苗二河村党总支部书记罗运雄表示:“下一步,我们打算进一步细化滥办酒席的相关规定和村规民约,群众各家各户在村规民约上签字,然后加大宣传力度,让村民认识度提高,大家共同抵制滥办酒席的行为,切实引导广大群众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自觉的实践者,把文明新风真正地吹到群众心里。”

走进牙舟镇卡罗村,整个乡村的环境让人感觉到非常干净、舒适。一辆垃圾收集车正在忙着走村串寨,收集各个垃圾投放点的垃圾,整个过程采取密闭运行,地面干干净净,周围也无异味。

工作人员在收集村里投放点垃圾

牙舟镇卡罗村村民曾凡兵高兴地说:“有个垃圾桶在这里,现在一有垃圾我就会拿到这里倒,卫生环境就比较好了,环境好、生活好,各方面就都好了,走去哪里都安逸。”

“我们每天都用垃圾车到各村组的投放点拉垃圾,各个投放点的垃圾经过收拢集中,运往牙舟镇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牙舟镇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孔祥雄介绍。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平塘县全面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运处置这一民生工程,启动运营10个城镇垃圾转运站,采取“村投点、镇收集、县处理”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同时将垃圾转运数据接入“贵州数字化乡村系统”,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打包”处理,统一进城“消化”,实现垃圾收运全覆盖,改善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让乡村更加美丽、城镇更加整洁,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

平塘县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负责人说:“自从平塘县垃圾清运数据接入贵州数字化乡村系统以来,我们争取每天进行各垃圾清收布置点的清运工作。这个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省里面能对我们清运车辆5天内的清运轨迹了如指掌,做到应控实控,将及时地清运垃圾,确保达到省里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打造舒适宜居的乡村环境,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平塘县充分利用数字乡村APP平台,每日对各乡(镇、街道)垃圾收运站点及垃圾收运车辆进行有效巡查,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及时转运处理。截至目前,已修建农村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10个,设置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670个,已实现131个行政村(社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全覆盖。根据贵州数字乡村建设监测平台统计显示,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平均正常运行率为94.7%,30户以上自然村寨覆盖率为98.3%。

如今,平塘处处充满生机和欢声笑语,产业兴旺了,村子更美了,村民富裕了。

来源:云黔南网

作者:罗廷丹

责编:刘茹男

审核:仇颖欣 黄泽芳

监审:周德扬 刘衡

相关阅读

  • 虎山镇张家结庄村:乡村大蝶变 旧貌换新颜

  •   在岚山区虎山镇西北方向,有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张家结庄村。2017年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贫瘠的小乡村。而今,映入眼帘的却是山水田园,秀丽风光。  近年来,在全面推进新时
  • 西固区金沟乡“三抓三促”助推乡村振兴提速

  • 党建引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抓手,西固区金沟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推动政策落实,积极打造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环境宜居、治理
  • 乡村趣味运动会 特色项目花样多

  • 微风拂面,春暖花开,近日,一场“村运会”在鱼台县拉开帷幕。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来自全县的160余名村民,组成12支参赛队伍,展开了一场欢快的角逐。赛场上,速吃西红柿、大米举重、杞
  • 《乡村振兴与中原孝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出版

  • 本报讯(记者李传荣 李殿华)由张占仓、李乔主编,侯耀忠、赵志浩、刘兰兰任副主编的《乡村振兴与中原孝文化传承弘扬创新》日前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30万字,共分三部分。其
  • 淄博张店区车站街道:“秒批秒办”省心方便

  •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王傈“太方便了,我还以为要办很长时间,没想到在自助终端上操作了几下,很快就办理完了,真的是‘秒批秒办’,方便快速又省心呀!”4月12日,在张店
  • 走出家门 赏花踏青

  • 眼下正值第七届济宁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任城区安居街道在四季牡丹园举办“黄河大集”春游季活动,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将黄河故道文化利用与旅游赏花有机结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2022年连云港市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出炉

  • 从市体育局获悉,2022年连云港市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已出炉结果表明2022年我市国民体质抽样监测合格率为93.6%,全省并列第一但同时我市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和超重率处于较高水
  •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 服务于心,便民于行。为更好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滨河社区开展“磨剪子戗菜刀”、“小小黏土,创意无限”、“把脉问诊送健康”、“拥抱绿色置换活动”
  • “小城故事”多 周末来延吉旅游“宠”你两天

  • 今年4月,全国“周末经济”持续升温,延吉“周末经济”也不例外。再加上“延吉2日游攻略”登顶各网络平台热搜“辅助”,延吉这座充满民族特色的城市成了东北三省游客周末游的“新
  • 太和县三塔镇中心学校举行文化艺术节

  • 为积极打造艺术教育特色,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营造浓厚的美术艺术氛围,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拓宽学生学习艺术空间,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特色,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