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潮声丨高原平坝抗旱记:难以接济的水资源与忙不过来的打井队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执笔 季建荣 王嘉楠

编者按:2023年以来,云南遭遇了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全省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两成。在“云南省第一大高原平坝”曲靖市陆良县,去年全年的降雨量更是比历年平均值偏少了35%。

2024年以来,陆良县大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旱情不断加重加深,全县生产生活用水形势十分严峻。

打井、买水、节水……旱情持续之下,除了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主动作为、抗旱保供之外,陆良县老百姓也在通过艰难自救,维持生活生产。

一个多月前,陆良县小百户镇小百户社区村民陈师傅请钻井队在自家马铃薯种植基地附近打了一口100米深的机井,每小时约两吨的出水量基本能满足他家10多亩马铃薯灌溉需要。

“花了两万多块钱,村里不让打,只能偷偷打。没办法,水库早就干了,没水用。”陈师傅直言,因为一直干旱,预计今年马铃薯的产量要比去年差些。

陆良县水务局局长赵斌则表示,乡镇抗旱更有效的措施实际上还是地下机井,投资小,见效快。

截至目前,陆良县超过50米深的机井已经达到1000口以上。

干涸龟裂的水库。潮新闻记者 王嘉楠 摄

“水库年前就干了,从没这么旱过”

最近,陆良县烂泥沟村村民邵阿荣一直在村外1公里左右的某烤烟基地里务工。

傍晚6点左右,忙碌了一天的邵阿荣并没有直接回家,因为家中自来水已经“断供”,他还需要用牛车从烤烟基地接一车水拉回家。1公里左右的路程加上打水的时间,邵阿荣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把牛车赶到家中。

路上,邵阿荣告诉潮新闻记者,过去人畜都是饮用自来水,但今年水源早已干枯,无法正常供水;村上虽然有机井,但也无法满足全村人用水,现在只能靠牛车拉水。

“这一车水拉回来是喂牛的,也只够家里6头牛吃一天,明天还要多拉一车人吃的水。”回到家后,邵阿荣把牛车上的水分装到家门口大小不一的塑料桶中,然后又把牛牵回牛舍。

收拾完一切,已经接近晚上8点,而此时邵阿荣才回到屋里吃晚饭。

村民用牛车从烤烟基地拉水回家。潮新闻记者 王嘉楠 摄

烂泥沟村以南3公里左右的爱位村,原本是一个水资源充沛的村庄,村子1公里范围内就有两座水库,其中龙潭冲水库还是本村人的饮用水源。

站在龙潭冲水库的堤坝上,爱位村村民王家裕半开玩笑的告诉记者,“上次看到水库底,还是在40年前。”

“这个水库是1983年打(建)起来的,那时候我还是壮劳力,跟着一起在坝上干了三四年。从来就没有干过。”王家裕指了指水库大坝上的水痕介绍,去年同期,龙潭冲水库的水位至少有10多米,而如今,库底龟裂的缝隙已能塞的进成人拳头,“年前就已经干了,从来没这么旱过。”

王家裕表示,为了尽可能收集龙潭冲水库上游泉眼(当地也叫“龙潭”)的出水,村里又重新沿着龙潭冲水库底部铺设了一条管道,把泉眼出水直接接到蓄水池中。此外村里还在西面的山上新打了一口机井,“水量还是太小,到现在我们住高一点的人家还是用不到水。”

潮新闻记者在走访中看到,陆良县类似龙潭冲水库这样彻底干涸的库塘不在少数。

陆良县水务局局长赵斌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直言,陆良全县有7座中型水库和197座小型水库,其中有70座已经在死水位以下。

城乡用水的“保障与自救”

据当地媒体公开报道,2023年陆良县经历了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今年以来又是冬春连旱,保障城区饮水的两个水源点储水不足,城区供水告急。

面对异常严峻的保供形势,陆良县积极开展人饮供水保障调查,多方筹措资金,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及时启动抗旱应急供水保障措施。

“我们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限时供水,同时启动大坝冲水库的抗旱连通工程,总投资达8400余万元,(工程)于3月28日正式通水。”赵斌介绍,大坝冲水库目前库容有近900万立方米,该工程的启用让包括县城在内的近16万人吃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但与此同时,赵斌也透露,短期内,当地不可能把供水管道联通到其他乡镇,资金上也不允许;拉水送水更多的也是针对“老弱病残”群体,“从面上来说,还是要发动老百姓积极自救。”

诚如赵斌所说,在当下的陆良县,广大乡村群众正在努力开展抗旱保供、保生产。

龙海乡位于陆良县东部山区,平均海拔210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质结构,水资源极其匮乏,许多村民的日常饮用水主要依赖水窖收集的雨水。

下大坡村村民在集中供水点等水。潮新闻记者 王嘉楠 摄

树搭棚村村民王江明介绍,连续干旱已经让家里水窖早早就见了底,现在用水基本靠买。而眼下又是烤烟移栽的黄金季节,所以用水需求量非常大。

“到现在为止,光买水就花了五六千块了,因为要栽烤烟,前些天我一次性买了8车,一车15吨左右,每车的运费加水费是200元,共花了1600元,主要是运费贵。”王江明称,买水的地方不固定,有时候在隔壁村的农户家,因为少部农户家中有自备机井;有时候则需要到更远一些的邻县。

在陆良县坝区,经过整理的高标准农田上,一排排的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头。这里已经成为新兴叶菜类蔬菜常年生产基地。

据《农民日报》报道,陆良县是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供应核心区,年种植面积超过80万亩,产量230万吨,综合产值达220亿元。

采访中多位种植户和村民告诉潮新闻记者,从承包蔬菜基地开始,他们先后都打了机井,井水出水量还比较充沛,同时还有上游响水坝水库放水的加持,目前蔬菜基地用水仍有保障。

南盘江两岸的高标准农田上,是连片的蔬菜大棚。潮新闻记者 王嘉楠 摄

向地下要水,钻井队“忙得没时间休息”

库塘水资源干涸,天上又无雨可下,这也让地下机井成为陆良县当前抗旱保供的主要水源之一。赵斌介绍,面对旱情,陆良县有关部门启用和新打抗旱机井共计100口,最深的达到500米以上。

除了政府部门牵头打井保供外,村民自己打井取水也不在少数。赵斌告诉潮新闻记者,据水务部门摸排,截至4月初,陆良县现有超过50米深的机井,已经达到1000口以上。

但即便如此,当地村民向地下要水的需求依然有增无减。

陆良县本地人赵国明手上已经有6支钻井队伍,同时还销售水泵、水管等。用他的话讲,现在的他是“想休息却休息不了”。

村民从地下174米处取水保生产。潮新闻记者 王嘉楠 摄

赵国明跟记者算了一笔账,2024年至今,他的水泵销售额已经达到去年全年销售额的130%,“从年后开始就没有休息,一个人忙不过来又雇了一个员工,现在平均一天(打)一口井肯定是有的。”

陈丽芳在陆良县大莫古镇上经营宾馆和饭店。春节刚过,两支来自江苏的打井队伍入住了她家宾馆,“一共4个人,房间按照包月算。他们很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另外还有几个是来自山东的(打井队),他们住在镇上其他宾馆。”

采访中,赵国明坦言,从这几个月钻井的情况来看,当地地下水位下降比较明显。比如年初打200米深就有充足水量的地方,一个月后出水量已经明显减少,现在要打到300米深才能正常出水。究其原因,他认为干旱、抽取地下水两者都有影响。

对于地下水位下降这一现象,赵斌解释,根据这10多年来观测,陆良县地下水在干旱季节必然下降,雨水丰沛的年代,地下水水位有上升,“肯定是干旱(原因),地下水也是靠地表水来补充的。”

采访最后,赵斌表示,通过地下取水、应急联通工程以及限时限量供水等方式,当地群众基本用水需求是能够保障的。

(文章中除赵斌外,其他均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2024年四川大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公布!

  • 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各地报送情况,形成2024年全国744座大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并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
  • 巴里坤“冷鲜”俏销市场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拥有全疆三大草原之一的巴里坤草原,出产的牛羊肉品质好,闻名全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近年来巴里坤冷水鱼、大闸蟹的
  • 8月前下闸蓄水!鹤岗市关门嘴子水库复工复产

  • 龙腾春风起,奋进启新程。18日上午,鹤岗市关门嘴子水库工程吹响复工复产的“冲锋号”。 在鹤岗市关门嘴子水库淹没区内,挖掘机和运输车正在挖装砂石,施工人员干劲满满。这些砂石
  • 林海水库工程全面复工

  • 12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林海水库工程全面复工。在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操作大型机械有序作业,车辆穿梭在工地运输物料,一派忙碌景象。林海水库工程施工现场2024年,林海水
  • 黑龙江省数字孪生工程先行先试项目通过验收

  • 近日,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组织松辽指导组对数字孪生关门嘴子水库建设先行先试项目进行验收,结合多方意见,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数字孪生关门嘴子水库建设先行先试项目据悉,数
  • 种树原来有这么多好处,今天你种树了吗?

  • 你知道吗?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今天是植树节!那么,问题来了:治理土地荒漠化,种树有用吗?当然有用!要问
  • 临淄供电:延伸服务到田间 电力先行助备耕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胡明 通讯员 陈晋洁“一到每年灌溉季节,供电所都主动来到咱村里,为咱们灌溉机井排查电力,及时为咱们排忧解难,让咱们的农户用电更安全、更放
  • 斑竹沟水库建设进入大坝填筑施工阶段

  • 新年新气象,奋战开新局。省重点水利工程—斑竹沟水库建设项目快速推进,目前,枢纽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正式进入大坝填筑施工阶段。  龙年新春,走进斑竹沟水库建设现场,机声轰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潮声丨“捧红”自己,民企新生代的接班密码

  • 潮新闻 执笔 谢丹颖 周林怡 干婧 眼下,短剧中“呵女人”等经典霸总烂梗,已被网友腻烦,真实“霸总”正走上网络。不同于传统观念的“低调接班”“财不外露”,如今企二代、企三代
  • 太原双塔·晋祠牡丹文化节开幕 三大会场邀您来

  •   山西晚报讯(记者 南丽江)4月25日,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双塔博物馆、晋祠园林中心、晋祠博物馆)、郝庄镇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太原双塔·晋祠牡丹文化节在
  • 威尼斯,收取进城费

  • 从当地时间4月25日起,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正式开始对游客收取进城费。根据规定,所有年满14周岁且不在威尼斯过夜的一日游游客在特定日期的指定时间段进入威尼斯,都必须支付5欧元(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