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整天忙碌辛苦,还得不到认可?你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图源 视觉中国

“情绪劳动”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Arlie Hochschild提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绪劳动”可以被理解为:为了推动任务顺利完成,个体需要压抑真实情感,从而表现出合理情绪的心理过程。对此,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燕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情绪劳动”的产生,往往因为自我要求高,以及对他人期待多。而在亲密关系中,它又很容易被忽视,所以会形成一种坏情绪循环。她建议积极自察,转换情绪的同时要积极有效沟通。

“情绪劳动”大多来自“不被看见的劳动”

记者注意到,关于家庭内部的“情绪劳动”,网友们的吐槽大多集中在家务活儿、家庭事务处理这些方面。

家务方面的吐槽最多,有网友说,家务活但凡她不做,整个家就仿佛停滞了,老公就是从来不管,“有时候我只想休假一天不做事,但是没人替我做这些,心很累”。

还有网友说,前男朋友洗完澡会把沐浴露开着口横着放,结果流光了;厨房纸巾用得超快,没多久就要买新的,但永远等她买;吃饭都是她来规划,出门赶车也都是她记时间……现在想起这些都还会生理不适。

有娃家庭则多了对孩子学业监管方面的“情绪劳动”。有位网友说,家里的所有家务活包括不限于:孩子的学习规划和监管,及时阅读大大小小学习群的通知和执行学习任务;买菜做饭,拖地,洗衣服,收衣服,叠衣服,洗厕所,收拾家里所有东西摆放好;计划家里所缺物品,并货比三家,以最优惠的价格购买;接孩子放学,接送孩子参加兴趣班,参加家长会,孩子生病负责送医院,按时吃药。她也尝试过沟通和提醒,但很快就反弹回了原先的生活节奏和规划。

有网友用“给家里买生活用品”举例,听起来好像很轻松、好解决。但事实上,不仅要选品牌、比价格,还要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其他家庭成员的喜好、感受等。更糟心的是,买回来后还可能会被家里人吐槽一番:“一下子买这么多东西,这不是浪费钱吗?”“这个纸巾好难用,你是怎么挑的?”她根本不知道如何解释,或者撒个气,或者默默地把委屈吞进肚子里。

在网友们看来,家庭里所有这些情绪上的努力,都属于“情绪劳动”,而被情绪劳动所累的网友们又将这些定义为“不被家人看见的劳动”。

易“情绪劳动”的人内心可能有很多“声音”

针对网友们的这些吐槽和际遇,张燕分析表示,大家所提到的“情绪劳动”,更多表达的是人际关系中,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继而带来彼此的不接纳、埋怨、委屈、攻击等情绪,是一种在关系里有所付出后,期待对方有积极反馈的心理。

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情绪劳动”呢?张燕认为,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这类人群的内心有很高的道德标准和要求,比如,特别喜欢为他人考虑,同时也希望他人能够理解自己,并替自己有所分担等。他们通常追求完美,人际关系中有点强迫观念,也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特别在意外在对自己的评价。

进一步来看的话,面对某一件事时,通常他们的内心能“听到”很多声音,包括来自原生家庭的教育观念,社会的道德约束,以及自我的需要,等等。

张燕以做家务为例来详解这众多的内心声音是如何主导个人行为的,“很多人认为家里必须保持干净,可能是因为父母曾经教育过,然而呢,她的内心其实也不想做家务,就想休息,甚至想‘要是有人替我去干就好了’,一旦不能如愿,只能自己做的时候,就会心生不快,长此以往,可能会积累成怨恨,带来内耗,继而向其他家庭成员宣泄情绪。”

而且这种情绪会循环,其最终根源在于,别人不一定会接受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他们不仅没做,甚至看起来因为不做,还比自己更加舒服惬意。张燕表示,这是人与人交往相处中常见的心理状态,是不可避免的。但从产生的因素来看,更多的是自我要求高且对他人期待多而产生。

可以用三步来降低“情绪劳动”的不舒服

鉴于网友对家庭“情绪劳动”的吐槽较多,张燕也对症下药,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建议,以避免这种“情绪劳动”带来的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这种不舒服程度。

首先要觉察自己的想法,“这里可以用到情绪ABC理论,情绪ABC理论的核心在于,我们的情绪不是由事件本身直接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决定的。”张燕表示,调整认知能改变产生的情绪和行为。

如何认知呢?在家庭事务中,遇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时,先思考“为什么不开心”,把理由写下来,再看这个理由是否真实存在,因为有时的不开心与自己的情感投射有关,比如我们是不是先入为主地给对方贴上了“不良”标签?当意识到这点时,就需要调整成积极认知了。

然后再处理自己的情绪。张燕认为,一个人在做事情时除了满足他人期待,最重要的是要满足自我期待,只有真正顺应内心的声音,才能坦荡。

比如家里打扫卫生,如果你有精力去打扫,心里感到舒服,那就去做。但如果很累不想动,那就安心休息一下。关键的是你做这件事时的心境,把每件事当成乐趣,而不是压力,情绪会轻松很多。身体需要休息、情绪需要滋养,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要,不要被道德和你认为正确的想法绑架,同时还可能绑架了家人。因为小事而导致关系紧张,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这时你需要更多的自我关照。

最重要的当然是商量解决问题的策略。张燕说,不少人开始做家务的时候觉得自己做是应该的,付出时也会产生自我感动。随着其他人挑三拣四,以及做着做着发现事情越来越多时,才意识到其他人也应该分担,但这时可能其他人做事的积极性并不高,也没有养成习惯。

解决这种困境,也需要讲究方法。张燕建议,把“讨好”变成“示弱”,对于繁重的家务、孩子的教育等事情,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家庭成员的合作。在大家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商量分工,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情绪感受很重要,先说自己感受,再说期待和想法,达成一致后执行,“当然了,可能在执行时会有反复和拖拉,也没有关系,彼此尊重,给彼此一些时间来适应。另外,积极的反馈也是很重要的,要为对方的付出而感恩。如果暂时做不到,也不强求。”

综合来看,对于家庭里的“情绪劳动”,张燕认为,一家人生活,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带着问题一起生活才是人生常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问题”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连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编辑:徐郁华

相关阅读

  • “好心”载工友,怎么挨罚500元,记3分?

  •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实习生 王丙榕 段玉枝通讯员 罗潇 李璐为让工友少走几步路,大货车司机“好心”让7人直接坐在了大货车后车厢里,最终司机为自己的糊涂行为收到了罚款500元,记3
  • “战斗小组”跑步进战位,助力新战友展翅翱翔!

  • “突刺这个动作,用力要猛,出手要快,才能达到震慑敌人、击败敌人的效果……”走进第71集团军某新兵团训练场,有部分新兵表现十分亮眼,他们大多是“战斗小组”的成员。“战斗小组”
  • 陈素琴:自强编织锦绣人生

  • 陈素琴:崇礼区手工艺品制作人2021年11月24日,在张家口崇礼区迎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倒计时100天的活动上,崇礼城市吉祥物文创产品揭幕。随着吉祥物“冲冲”一起走进大家视野,还有
  • 作家笔下的“大女主”清醒发言

  • 接受赞美吧!不需要回避原本就属于你的东西。——露比·考尔《在爱的废墟上》一切都等着你去探索,攥紧你手中的火炬,首先照亮自己的灵魂,发现其中的深刻与肤浅、虚荣与慷慨,认清自
  • 以爱育爱 用心换心 共同成长

  • 个人简介西安市五环中学语文教师,高级教师,西安市教学能手,陕西省、西安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名师,担任班主任多年,带班育人经验丰富。作为班主任,我深知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一无二的
  • 自从把自己当成“反派”来养,日子好过多了

  • 老话常说,与人为善,不仅体现出道德之美,更是智慧之举。可现实中,很多人因为过于好心、不懂拒绝,很容易将自己陷入内耗的深渊。与其对他人过度共情与妥协,对自我过度否定与自责,不如
  • 扬子时评 | 我们应该如何共情峨眉山的骡子

  • 连日来,多则“峨眉山骡子负重爬山”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关注。部分网友留言称:“共情骡子”“希望峨眉山文旅能重视”。也有自称本地人的网友解释道:“山上交通不便,骡子作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国乒巴黎奥运参赛大名单公示!马龙在列

  • 5月14日,中国乒乓球协会网站公示了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女子单打,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及替补运动员名单。女子单打:孙颖莎、陈梦男子团体:王楚钦、樊振东、马龙男子团体替补:梁靖
  • 欧盟决定扩大对伊朗制裁

  •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14日消息,欧盟理事会14日宣布,已决定扩大欧盟对伊朗制裁范围,限制措施将扩大至导弹领域。欧盟理事会当天发表声明说,欧盟将对供应、销售或以其他方式参与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