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苏州古城考古重大发现,秦会稽郡郡治所在地基本确定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根据这次金城新村遗址考古发掘所得的证据,我们大胆推断,秦会稽郡衙署就在金城新村一带。”日前,在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召开的金城新村遗址考古发现专家咨询会上,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明确表示。

金城新村遗址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五卅路148号院内。2022年9月,在金城新村地块改造建设过程中,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该地块进行了考古调查,根据出土器物时代特征,最终确定金城新村遗址为一处春秋晚期至汉代的重要生活居住类遗址。

在日前举行的考古发现专家咨询会上,来自全国的多位专家学者对金城新村遗址出土的文物进行了现场考察。

出土的瓦当

秦始皇陵博物院副研究员付建仔细察看了出土瓦当的制作工艺和纹样特征,他认为,这些瓦当与陕西秦代建筑遗存高度一致,“可以推测这些东西应该是秦统一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传播过来的”。

带“右”字的出土文物

就带有“右”字的铭文陶管,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刘瑞称,“这个右是右司空的印记”,右司空与土木建设有关,“右”字印记建筑构件只能用于官府的高等建筑。

“从这批文物的形制看,我认为这批文物都来自秦朝,而且都是官府制造,这批文物的出土为确立秦会稽郡的位置,提供了有力的考古证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天恩说。

程义认为,虽然现在还不能精确地锁定秦会稽郡郡治所在地,但它一定在金城新村遗址附近,即苏州子城一带。

这次发现对苏州建城史的书写具有重大意义。程义告诉记者,“苏州建城史应是从吴国姑苏城(阖闾大城)到越国姑苏城,到楚国春申君城(吴墟),到秦会稽郡城,再到吴郡郡城,一脉相承。就是说,确定了秦汉会稽郡城位置,也就基本确定了吴国都城姑苏城的位置。”而城池遗址的基本确定,也为苏州的历史叙事提供了明确的活动空间。如春秋伍子胥建姑苏城,秦末项梁杀太守、自认太守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它的发生地范围可以大致明确。

扬子晚报记者 臧磊

校对 徐珩

编辑 刘丽


相关阅读

  • 济宁:信用“小积分” 撬动基层“大治理”

  •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晓丹 通讯员 田亚强 王如光)济宁市积极构建“信用+”体系,激发群众共谋善治内生动力,着力消除基层治理盲区,增强乡村和城市社区社会治理效能。上午9点多,兖
  • 潮声丨浙江“考古小学堂”,讲什么?

  • 潮新闻 执笔 顾雨婷“恐龙是怎么灭绝的?”“一万年前的稻谷是怎么保留下来的?”“成吉思汗的墓在哪儿?”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来到金华浦江县龙峰小学,为学校三
  • 实地探秘磨刀山遗址及其出土器物

  • 磨刀山遗址现场 羊城晚报记者 王子桐 摄羊城晚报记者 文艺 戚美青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羊城晚报记者实地探访反映了广东最早人类活动史的磨刀山遗址及其出
  • 踏访新乐遗址 触摸7200多年前的人类智慧

  • 一群“小原始人”穿着兽皮制成的衣服,脸上画着彩色的条纹,手牵手呼喊着跳起舞蹈……这是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特别推出的新乐原始人市集嘉年华主题活动上的一幕。新乐遗址博物馆
  • 何以宁波·“稻”说古今④向历史的更深处

  • 5月24日,考古界被一则消息刷屏——我国科研团队利用植硅体分析,在上山文化遗址开展水稻起源研究,结果表明,早在约10万年前,野生水稻就已在长江下游地区分布;约2.4万年前,人类开始采
  • 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

  • 6月2日上午,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活动展示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并发布了以数码技术复原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穿越千年 AI带你在吉林看端午

  • 又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如约而至。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五月节、夏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等,由“龙升天”祭龙仪式演变而来,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文化内涵不断
  • 高考最后一日,他们最想做这些事

  • 极目新闻记者 刘玉琴实习生 张航“考完后,我想完成‘变美三部曲’:烫发、美甲和健身”“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是睡觉,睡上个三天三夜”……6月9日,高考最后一天,在武汉市关山中学考点
  • 美丽生态擦亮“边陲明珠”

  • 初夏时节,踏上延边州这片土地,映入眼帘的处处是成片的绿意,让人如同置身画中。听,流水潺潺!看,鱼翔浅底!在汪清县城区,澄澈明净的汪清河穿城而过,河面波光粼粼,水面宽阔,不时有白鹭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