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拿什么来感恩我的父亲

日期: 来源:焦作日报收集编辑:焦作日报

说到父亲,原来总是五味杂陈,后来逐渐清晰单纯,如今总算是明明白白看懂了、悟透了。

父亲留给我的初次印象,是我4岁那年的一个深秋之夜,我刚刚懵懂记事。

一天半夜,我突然大哭着醒来,右胳膊一阵阵抽搐、一阵阵巨痛,疼得我一边哭喊,一边在床上来回翻滚。我从小是奶奶带大的,也一直跟着奶奶睡,奶奶赶紧把我搂进怀里,手忙脚乱,又是按,又是揉,一边心疼不已地叫着我的小名,眼看无济于事,便带着哭腔大声呼喊睡在隔壁的父亲:“转运,快点来,咱龙闪病了,快把孩儿疼死了。”

父亲进来,抱起我冲出家门,奶奶拿着个小棉褥跟在后面,边撵便喊:“裹上小褥,别冻着了。”

两人急冲冲跑到村卫生所,村医鼓捣了半天,同样无济于事。父亲对奶奶说:“妈,你先回家吧,我去乡卫生院。”

后边的事印象不深,只记得我缩进小棉褥里,趴在父亲肩头,就像坐上了轻飘飘的小船,有节奏地晃动着,胳膊也变得没那么疼了,困意袭来,就慢慢睡去了……

后来,我专门开车重走了一遍那天夜里父亲抱着我步行去乡卫生院的路线,足足有10公里路程。据那天接诊的祁老先生说,你父亲赶到卫生院,天还没亮,冷飕飕的,你父亲却红头涨脸直冒汗,应该是一路小跑赶过来的。

此后好些年,父亲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印象。他长年累月在外奔波,做木工活、泥水匠,很少回家。偶而回来一趟,因为脾气暴躁好打骂人,妈妈和孩子们都有些怕他,不是故意躲开,就是不愿亲近。我七八岁到十二岁圆锁这个时期,我对父亲的印象开始深刻起来,因为前前后后挨过他三次“毒打”。

第一次挨打,因为说谎。有一天奶奶从我裤兜里翻出5张一毛钱,问我哪里来的,我说路上捡的,奶奶不信,一再追问,我又改口说在家里扫地时拾的,奶奶仍不信,再三逼问,我一口咬定就是。原本宠我要命的奶奶,不知为啥这次非要和我过不去,竟然把事情捅到了父亲那里。父亲“奉旨教子”,从外边折了几根柳条,把我摁到门槛上好一顿抽打,屁股实在受不了痛,只好竹筒倒豆子——全招了,承认那五毛钱是从奶奶的针线筐里分批分次偷偷拿的。

第二次挨打,因为偷菜。那时候农村还是大集体,每个生产队都有专门的菜园子。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去割猪草,趁菜园子管事的不注意,偷了两根黄瓜,藏在猪草里带回了家。父亲知道了,不由分说又是结结实实地打了一顿。不过这次用的不是柳条子,换成了鞋底子,只是被打的地方没变。

第三次挨打,因为骂人。一天,我和俩伙伴出去玩耍,半路上碰见邻村的一个老婆婆,提着满满一篮子白蒸馍去走亲戚。俺仨臭小子腆着脸问人家要馍吃,人家不给,就耍横充愣挡在路中心不让过,还大声吆喝:“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老婆婆气不过,破口大骂,我们仨也不甘示弱和她对骂,最后竟把她气得哭着原路返回。正好她儿子在村头浇地,听说气哭老娘的是仨小崽子,掂着铁锹就撵了过来,吓得我们仨抱头鼠窜,我跑回家里躲进了床底下。人家跟着撵到了家门口,气得父亲把我从床底下拖出来,又是一顿胖揍。不过这次用的既不是柳条子,也不是鞋底子,而是一根筷子粗细的榆木棍子,疼得我发下毒誓:下辈子托生,绝对不能再要屁股了。

多数父亲,对于子女都要肩负起两大职责,一是管教,二是疼爱。少年时期,我对父亲印象深刻的,好像只有管教,没有疼爱。直到上了初三,对父爱才有了首次印象深刻的体验,但事情偏小、情节简单,难怪圣人有言“大道至简”。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又出身于贫困家庭,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学,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从此跳出农门。好在我从小也是这么做的,小学成绩全校第一,后来又以全公社第一的成绩考入公社重点中学重点班,然后一路开挂,始终保持第一名。谁知好景不长,初三一开学,我突然害病了,不得不辍学回家。这对于我,乃至于整个家庭,无疑是一场无妄之灾,也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我姊妹四个,我是老大,家里本就非常困难,如今我又成了病人。父亲为了筹钱给我看病,不得不四处借债,变卖了一切可以变卖的东西,甚至还卖了些全家的口粮,然后带着我到处寻医问药,吃尽了千辛万苦,度过了百般劫难。不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这些艰难困苦,反倒是一件小事。

医生交代父亲说,治病期间最起码营养要跟上。可是一家人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营养品?过了两天,父亲却变戏法似的每天早上都要从外面带回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让我在弟妹眼巴巴的眼神中喝个一干二净,那时候一碗豆浆就是最大的奢侈品了。就这样,我一直坚持喝了一年多的新鲜豆浆,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病竟然一天天好转,人也变得精神了许多。

我很奇怪,父亲竟有如此神通。有一次和奶奶拉家常,无意中知道了是咋回事。原来,为了给我增加营养,父亲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一个办法。俺村有个砖瓦窑已经废弃,虽说荒凉偏僻,但也有难得的清静。有个70多岁的外地老头在那儿开了个豆腐作坊,每天早起做豆腐,白天推着小车到周边村庄沿街叫卖。父亲就每天一大早跑到那里帮老头干活,担水、劈柴、磨豆、烧锅,忙活两三个小时,给我挣一碗豆浆,还一点不耽误白天正常干活。想着父亲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雪雨风霜,每天跑那么远的路,再干那么多的活,只为给儿子挣碗豆浆,我禁不住嚎啕大哭了一场。

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路很漫长,关键处却只有几步。”我一辈子对父亲感恩不尽的,就是因为关键的几步几乎都是他一力推动的。

记得有一次,要不是父亲,很可能就会走进死胡同。初三上学期,我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感觉脑袋像火山一样要爆发,憋得难受;头外面又像戴着紧箍咒,疼得要命。发作时,要么一连几天失眠睡不着,要么一连几天昏睡不醒。整个人就像个傻子,不是痴痴地发呆,就是愣愣地抓狂,大家都认为我没救了。父亲丝毫没有放弃,开始想方设法挽救。他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木匠,农闲时经常受邀上门干活,于是他就让我跟着他,走家串户做木工。我当时很不理解,嫌丢人,一度特别抗拒。后来慢慢习惯了,反而觉得这是从梦里走进了人间,特别接地气。生产队的西瓜熟了,父亲就带上我,拉着架子车,批发一车西瓜走街串巷、沿街叫卖。农忙时,他让我去生产队参加劳动,与村里的街坊邻居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融为一体。现在想来,所有这些都是父亲挽救我的一个个神来之笔,硬生生把我从抑郁症的边缘,拉回了正常人的生活。

还有一次,要不是父亲,我的人生也许就会止步于一个农民。病好后我回到学校,补上了缺失的课程,考上了县一中。三年苦读后参加了高考,不料竟然名落孙山。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几乎接近崩溃边缘,除了我,还有弟妹也在上学,眼看父亲快要被沉重的负担压垮,我下决心不再补习,回家劳动,多少能替父亲分担一点。父亲一听,勃然大怒,说是累死也要供你补习,补一年不行,就补两年,直到考上大学。所幸只补了一年,我与弟弟一起考上了大学。上个世纪80年代,一家同时出来两个大学生,不仅全村,就是全乡也十分罕见。

如今,我也是50多岁的人了,方才觉得真正看懂了父亲。管教和疼爱,是父亲对子女的两只手,一手阳一手阴,一手明一手暗,一手硬一手软。

管教,往往是阳刚的、明白的、坚决的。如今想来,父亲那三次“毒打”,对于我的成长和做人,是何等重要和关键,否则,也许我就长歪了。

疼爱,常常是阴柔的、隐蔽的、温软的。父爱,就像红外线,听不着,看不着,摸不着,无声无息,无形无影,无色无味,但是岁月会发酵出无尽的温度、辐射和味道。

父爱如山,父爱如海,父爱如天,祝全天下的父亲们健康、长寿、幸福!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凡 报道

总值班:程红利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史凯 

编  辑:李灿

校  对:李红岩

来  源:焦作晚报

相关阅读

  • 开国大校唐万成之女唐莺回忆父亲二三事

  • 在修武县西村乡圪料返村北的凤凰山陵园中,长眠着一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的老红军,他就是被老焦作人亲切称为唐司令的唐万成。这位老红军晚年为何选择居住在焦作、最后又长眠太
  • 父亲的哭泣

  • 1994年母亲的逝去,开始让我们频繁地看到父亲的哭泣:在医院、在太平间、在火葬场、在青龙桥墓地,父亲每一次直面母亲离世的现实都会号啕大哭。在母亲去世的最初五年,每一年我们
  • 将故事搬上舞台!这所高校的心理剧“很共情”

  • 比赛现场  “你们看她,就这样子还想参加舞蹈比赛……”“我这么普通,他是不是不喜欢我呀……”“穿成这样子还以为自己有多美呢……”近日,在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报
  • 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四级辅警孙培亮

  • 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四级辅警孙培亮:指纹工作是一项十分枯燥和单调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坐着,盯着电脑,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但是这些都没有动摇我的初心,因为我就是
  • 替已故父亲圆梦!轮椅上的她博士毕业了……

  • 6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23年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一位轮椅上的毕业生引发关注这名毕业生名叫李佳雯2001年一场车祸让李佳雯从此与轮椅为伴而她的父亲也在车祸中不幸去世为了
  • 【“杏坛杯”获奖作品】巨野往事

  • “杏坛杯”山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写作能力大赛小说类一等奖作品那年冬天格外冷。我在没有暖气的老家住着,查到成绩当天躺在床上发霉。世界静得仿佛能听到身体被失败的痛苦割
  • 细微之处传真情 这件小事很温暖

  • “真是太感谢了,没想到20多年后还能看到父亲的照片。”看着手心里已经泛黄的一寸黑白照片,张女士的手有些颤抖,一场跨越20多年的思念与牵挂,终于等来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张女士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拿什么来感恩我的父亲

  • 说到父亲,原来总是五味杂陈,后来逐渐清晰单纯,如今总算是明明白白看懂了、悟透了。一父亲留给我的初次印象,是我4岁那年的一个深秋之夜,我刚刚懵懂记事。一天半夜,我突然大哭着醒
  • 惠济区:以学促行聚合力 真抓实干日争新

  • 惠济区: 以学促行聚合力 真抓实干日争新 一场讲座,折射惠济区干事创业新风貌:今年5月起,惠济区群众艺术中心每隔半个月都会“一座难求”,一位位经济、金融、产业、规划、城市建
  • “酷爽油城游”系列之四:油城之乡

  • 寿山休闲度假村蒙古包风情浓郁草原人民能歌善舞蒙古族摔跤表演刚劲奔放的蒙古族舞蹈网红大滑梯丛林栈道联合村猛犸乐园北国温泉大庆的惊喜总是不断。自然的恩赐——1975年,伴
  • 开国大校唐万成之女唐莺回忆父亲二三事

  • 在修武县西村乡圪料返村北的凤凰山陵园中,长眠着一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的老红军,他就是被老焦作人亲切称为唐司令的唐万成。这位老红军晚年为何选择居住在焦作、最后又长眠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