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淄博: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新动能

日期: 来源:淄博日报收集编辑:淄博日报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淄博创新与实践系列报道之人才振兴篇——

淄博: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新动能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王玉华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

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是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有力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突破口。近年来,我市聚焦聚力乡村人才振兴,在制度创新上出实招,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努力做好“引、育、留”三篇文章,为全市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支撑,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升级。

创新机制 优化政策“引”人才

人才兴方能乡村兴。人才匮乏是长期以来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有效解决人才供求矛盾,我市不断强化政策支撑,加强制度创新,通过构筑政策、平台等优势,加强农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村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人才回乡创业。

我市在乡村人才待遇上积极落实淄博“人才金政50条”,将引进人才的生活补贴发放期限由3年延长到5年。

好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毋庸置疑。

去年荣获“淄博乡村好青年”称号的王晓出生于1994年,大学毕业后她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经开区崔军村,在当地村委会任职。作为一名乡村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回来当然有对家乡的眷恋,但最终还是淄博优越的人才政策让我下定了决心。我希望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王晓入户走访实地排查用煤取暖商铺的一氧化碳报警器安装情况,为群众讲解冬季取暖知识。

近年来,我市建立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持续培育支持机制,全过程开展工程申报行业培育、专家辅导、铸链补短等工作。围绕农业领域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积极挖掘高效生态农业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人才申报泰山产业人才工程;抓好农业农村领域省级、市级人才工程选拔推荐工作,优化整合“淄博英才计划”,优化遴选结构、强化重点领域人才引育布局,精准给予教育、科技等10类行业拔尖人才一体化稳定支持;在对数字农业农村人才和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情况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高效农业人才引进目标库。目前,全市建立乡村产业振兴7个领域高层次人才库,引进专家学者70余名,打造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9家,农业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6人。

科学规划 厚植沃土“育”人才

金秋时节,一场别开生面的茶知识培训活动在沂源的一个茶园里进行着,主讲人是翠微茶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冯志杰。

这个30多岁的年轻人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回乡经营起了茶园。他在长期的实践中改进并推广了一整套适宜沂源地区的种植管理办法,实现了茶叶的低成本高效栽培管理。茶园的成功运营也为周边茶农提供了近200个岗位需求,茶农每人每年平均增收近2万元。此外,他还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多次举办公益性知识讲座以及传统炒茶工艺体验公益活动,给予项目务工和技术培训支持,帮助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冯志杰积极开展传技带徒活动,向村民传授炒茶技艺。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也就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服务水平、创新能力。在乡村人才培育上,我市始终坚持量体裁衣,坚持人才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有效解决人才面临的实际问题,让他们真正有所收获。

乡村要振兴,作为主体的农民素质至关重要。为此,我市把高素质农民培训作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培训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我市积极组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产品质量监管员能力提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头人素质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等行动,整合利用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按需求、按产业、按人员分类开办培训班,目前已培训高素质农民4055人。此外,为有效帮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实现就业,积极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共开发岗位2.34万个,上岗率达到100%。

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人才。在农村教育人才建设工作中,我市认真实施开展“三名”工程。目前,我市有4位乡村名师、2位乡村名班主任入选齐鲁名师、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2022年以来,在全市遴选两批共36个乡村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着力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教育教学水平高的优秀乡村教师,带动全市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在田间地头现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活动。

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讲座。

强化服务 人尽其能“留”人才

要想留住人才,必须要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让有真才实干的人才有用武之地,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对此,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山东农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元孔深有感触。

黄元孔是标准的“90后”,2016年,他放弃在大城市月薪过万的工作,回到家乡博山区池上镇聂家峪村开始创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聂家峪村这个省级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聂家峪村固定资产突破3000万元,摸索出了“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公司”的模式,构建起旅游三产带动二产一产销售的产业机制,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各级党委、政府在乡村振兴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好政策,作为年轻人一定要勇立潮头,用奋斗托起乡村振兴的使命!”展望未来,黄元孔踌躇满志。

黄元孔与村书记、设计师等一起讨论民宿设计方案。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乡村振兴,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我市积极强化服务保障,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让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动能。

积极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不定期开展“老中青”专家走基层活动,组织科技特派员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通过专家服务团、医疗夜市、名医赶大集等多种形式,深入乡村、社区等地精心组织巡回义诊、卫生健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普及等公益活动。

突出科技服务尤其是粮食生产技术服务,实施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程。成立专家组成的粮食生产工作督导指导组和粮油单产提升市级专家指导组,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积极开展“老中青”专家走基层活动,农技专家向村民讲解果树种植技术。

“老中青”专家走基层活动现场,医学专家耐心为村民提供健康咨询与诊疗建议,向村民讲解保健知识。

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市县镇三级“乡村好青年”评选、举办“乡村好青年”优质农特产品展销推介会、开展乡村好青年遍访工作、发放“乡村好青年贷”、开展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活动等方式,动员青年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恰是一生好年华,正是发奋修为时。”如今的淄博乡村,正在人才振兴的推动下,焕发出青春的勃勃生机。


相关阅读

  • 江苏射阳:奋力绘就农业现代化好风景

  • 颗颗金黄饱满的稻穗在阵阵秋风吹拂下成为一道道金色的弧线,壮美而富有诗意;大型收割机器一字排开轰鸣着奔向田野,喜悦中带着希冀;在田埂上操作无人机的新农人动作熟练,笑意与惬意
  • 吹响冲锋号 勇当生力军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来自广州多所大学的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伍也纷纷奔赴乡村,助推乡村课题的高质量发展。在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
  • 新户镇党委:村企联建聚合力 党建引领促振兴

  • 10月11至12日,新户镇万兴新村与胜利油田河口老年服务部开展村企联建活动,实地观摩了万兴新村林果基地提升项目、林果分拣仓储电商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和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并围绕
  • 义和镇人才工作创新突破项目

  • 为进一步推动河口区人才工作创新突破、提效争先,前期,河口区委人才办组织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开发区研究谋划了本系统2023年度人才工作创新项目,力争通过
  • 首都师范大学领导赴音乐学院开展专题调研

  • 10月12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蔡春,教师教育中心主任王海燕,教务处副处长王建跃、邝向雄等一行赴音乐学院开展人才培养与师范专业认证调研工作。音乐学院领导班子
  • 市北区开展“创友计划”创业见习游学活动

  • 半岛都市报 2023年10月13日半岛全媒体记者 韩英子通讯员 夏颖创业选择哪条赛道?如何少走弯路?为帮助有创业意向的高校师生开拓眼界,丰富体验,近日,市北区人力资源和社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淄博: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新动能

  •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淄博创新与实践系列报道之人才振兴篇——淄博: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新动能□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王玉华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振兴是实施
  • 老工业城市拥抱跨境电商新风口

  •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婷 见习记者 刘韵霞老工业城市株洲,正在积极拥抱跨境电商新风口。2022年11月,株洲获批中国(株洲)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株洲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先试
  • 2023筑博会在长沙开幕

  • (2023长沙国际绿色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博览会开幕现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湖南日报10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奕楠)今天,2023长沙国际绿色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