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岩茶品种上千个,为何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日期: 来源:小陈茶事收集编辑:小陈茶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武夷岩茶的品种,多如繁星。

一茶一味,各不相同。

品种多,是岩茶的一大特色。

但很长时间以来,都存在一个尴尬现状。

很多茶友喝武夷岩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一旦谈及其余品种,会显得比较迷茫。

或许,像铁罗汉、白鸡冠、奇兰、黄观音、瑞香、梅占、北斗、奇丹这类相对露脸次数多一些,大家或许有所耳闻。

长时间浸在岩茶圈子的资深茶客,也有喝过那么一款、两款。

但对那些相对冷门的岩茶品种,许多茶客别说喝茶了,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1942年那会儿,著名茶学家林馥泉前辈,在武夷山展开过调查。

当时的调查结果发现,武夷山的品种、名丛,多达上千。

仅仅是慧苑一带,就记有830种。

列举出来的花名,更是不计其数。

白月桂、夜来香、金狮子、红月桂、醉贵妃、赛文旦、绿蒂梅、醉海棠、过山龙……

这些品种名或诗意、或接地气,但相信绝大多数茶客对它们都是感到陌生的。

在此之前,从来没听过、见过、喝过。

话说,武夷岩茶的品种资源,明明很丰富。

为什么现在在买岩茶时,大多数人只认识最基础的水仙、肉桂、大红袍呢?

《2》

一、知名度影响。

提到武夷岩茶的代表产品,很多茶客会脱口而出这样的答案。

即,大红袍、水仙、肉桂。

大红袍是岩茶茶王,早已火遍大江南北。

茶圈内提到“大红袍”的名讳,无人不知,家喻户晓。

大红袍身为武夷岩茶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名声响亮。

到武夷山旅游,去母树大红袍景点观光、到红袍街逛一逛,去看印象大红袍的表演等,再平常不过。

高知名度,才能让一众茶客对大红袍心生好奇。

在面对一连串陌生的岩茶产品名时,新茶友们肯定是先挑自己相对眼熟的大红袍。

水仙茶,是乌龙茶界的扛把子。

水仙这个品种,汤感醇,茶香清幽,兰香雅致,口味适合大众。

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美名,一早就宣传得有口皆碑。

选茶时,喝一喝汤感相对温柔醇厚的水仙,也不难理解。

在过去十多年来,岩茶肉桂的风头正盛。

早些年,整个岩茶圈甚至一度流行“无肉不欢”。

每次到外面喝岩茶,如果当场没有泡几款肉桂,总感觉缺少什么。

果香肉桂、花香肉桂、蜜桃香肉桂、奶油香肉桂、大桂皮肉桂,各式风味的肉桂,轮番走红。

在山场方面,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天心岩肉桂、小牛肉等,也是名声在外。

肉桂的疯狂走红,强势占领了不少岩茶地盘。

作为岩茶圈内的主流品种,可以这么说,不喝水仙、肉桂、大红袍,根本不算喝过岩茶。

至于那些“非主流”的岩茶品种,知名度有限。

在流量时代,知名度低,意味着卖茶宣传难度大。

当一位茶掌柜要往外卖水仙、肉桂时,早已不用过多铺垫,一众岩茶爱好者自然能懂。

换成白月桂、金柳条、佛手、春兰、春闺、岭上梅、向天梅、金钥匙等品种,前期宣传推广的支出可不少。

茶好,也怕巷子深。

如果一直处于寂寂无名的状态,又有谁人能够关注与欣赏?

《3》

二、产量基数影响。

在武夷山本地,水仙、肉桂是种植面积最多的品种。

凡有井水处,皆在歌柳词。

放眼整个武夷山,但凡能种上茶树的地方,从经济效益考虑,茶农们大多会选择水仙、肉桂。

因为,基础品种永远是不过时的经典牌。

即便近两年,肉桂茶苗的价格,还没有很多小品种高。

甚至春茶季时,由于家家都不缺肉桂,肉桂的茶青价格反而没有同山场的品种茶吃香。

但茶树的栽培,茶园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肉桂与水仙的种植保有量,不会轻易减少。

在各大山场内,水仙、肉桂,随处可见。

到武夷山旅游,走在大街上,随便找一家茶叶店,进门喝茶。

水仙、肉桂作为岩茶圈内的主菜,店家不可能不备。

有了庞大的种植面积,意味着水仙、肉桂在岩茶圈内的产量,一直排在前列。

产量大,市场占有率高,意味着茶友们在平日喝岩茶时,与水仙、肉桂的打交道的机会很多。

放眼整个岩茶圈子,武夷岩茶的品种分类虽多,但水仙、肉桂、大红袍这三大当家品种相加,起码能占据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留给其余岩茶品种的空间,极少。

所以,在新手刚开始喝岩茶时,只知大红袍、水仙、肉桂,而不知道其余品种,也就不难理解了。

《4》

三、经济效益影响。

种茶这件事,受市场调节驱动。

用最通俗的大白话来讲,哪种茶越好卖,茶农们的种茶积极性越高。

君不见,在肉桂疯狂走红的那些年,为了挪出更多的地盘种茶树。

很多茶农挖掉或者砍掉自家原先茶地里的老品种,改种上肉桂。

到了最近一、两年,肉桂在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后,增速减缓。

有很多茶友,在喝腻了各种各样的肉桂之后,打算换一换口味,感受一番喝茶新鲜感,四处寻找那些非水仙、非肉桂的品种茶。

在“求新”的市场追求下,才带动了一些较有口碑的品种茶的种茶积极性。

从去年冬天开始,从许多茶农朋友发出来的朋友圈,已经能窥见端倪。

包括金牡丹、瑞香、黄观音等这些一直藏身在大红袍身后,作为拼配“调香”的主力品种,茶苗身价生长,春茶季时,茶青价略涨,行情逐渐变好。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世间的普遍规律。

在现阶段,受到市场整体行情的影响,水仙、肉桂、大红袍占了大多数市场份额。

但在下一个30年,岩茶圈内的品种种植,是否会迎来洗牌?

风起云涌之间,哪些岩茶品种又能顺利走红?

在眼下,一切都是未知数。

至少目前能确定的是,肉桂、水仙作为当红品种,它们的势力不会猛然骤跌。

《5》

物竞天择,是永恒的真理。

古籍所载的大红袍,消失在茫茫茶海。

但岩茶江湖内,依旧保留有大红袍的传说。

但拼配大红袍、以及由母树大红袍剪枝扦插培育出来的系列品种茶等,依旧活跃在市场内。

水仙与肉桂,作为岩茶圈内种植面最广的两大品种,实力不容小觑。

它们身上,有不少优势。

高产稳定、扦插繁殖力强、性状稳定、品种特征出色、制优率高……

反观其它品种,要么是品种风味出色,但挑剔山场环境,难于推广种植。

要么是品种特征模糊,个性不突出。

要么是,发芽稀疏,可采摘的茶青数量太少,经济效益不高。

综合起来,不占优势,所以在种茶时,难以博得茶农的青睐。

但不管怎么看,参差百态,兼容万千的岩茶品种,才是长久发展之策。

保护岩茶的稀有品种,保下岩茶品种的丰富基因,对繁荣岩茶风味而言,更有好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阅读

  • 我区5000亩樱桃成熟上市!3条采摘路线发布

  • 樱花散尽挂红桃,粒粒玉珠满树梢。眼下,正值我区樱桃成熟上市的时节,记者从区园林绿化局了解到,我区5000亩樱桃已经进入采摘季,主要分布在十三陵、马池口、南口等8个地区,采摘期从5
  • 致敬缅怀育种学家赵洪璋院士

  • ◎矮秆茁株壮穗,播优管细研精。种育产高温半国,岁月辛劳寄一情:神州万囤盈。何愿栉风沐雨,只缘大地心萦。苦乐长随民众共,科技须托沃野丰。魂同小麦生。(《破阵子》----张飙)◎今
  • 喝起来发酸的岩茶,还有挽救的价值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前些时候在茶桌上,和朋友闲聊。当时聊到一个新名词——泡法酸。有的岩茶之所以让人喝着感觉发酸,
  • 绿美广东|华南国家植物园三个新品种通过审定

  •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华南国家植物园宁祖林、陈玲、卢琼妹、李冬梅、刘华等人培育的紫金牛属新品种“紫红荷1号”和“紫红荷2号”及无忧花属
  • 被“西瓜刺客”吓了一跳,今年的瓜价贵了吗?

  • 西瓜甜王品种  炎炎夏日,西瓜消暑。踏入酷暑,西瓜逐渐进入销售旺季。在街边社区店里、商店超市里、电商平台里,各类品种西瓜争相登场。琳琅满目的西瓜品种,叫人挑花了眼。近日
  • 岩茶表面有白霜,是发霉变质?还是其它原因?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周末放假有空时,很多茶友会选择宅在家喝茶。毕竟,夏天到了,气温日渐变高。白天无事,当然是宅着不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景苑小学:我型我秀,“六一”似神话

  • 又到蒲公英飞扬的六月,又是一年与夏的约定。在这花香四溢、欢声笑语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了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中尽情创意、展现自我、感悟成
  • 这一投行巨头,计划进行新一轮裁员!

  • 据美国多家财经媒体5月31日报道,著名国际投行高盛集团由于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准备进行新一轮的裁员。据知情人士透露,高盛此轮裁员或将影响约250名员工,包括一些高层管理人员,不
  • 患癌女教师离世前,为学校做了最后一件事…

  • “我多么想回到学校、回到讲台……”广东佛山顺德区红旗中学47岁教师区敏玲一个多月前因病离世她在弥留之际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以另一种方式“回到”她热爱的校园……
  • 检察开放日 | 江苏泗阳:系好第一颗“法治扣子”

  •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近日,江苏省检察院、宿迁市检察院、江苏省泗阳县检察院联合举办“检爱同行,共护花开”检察开放日活动。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