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覆盆子变“金盆” 浙江临岐镇依托中药种植,创造共富新模式

日期: 来源:每日商报收集编辑:每日商报

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形容一种果实的“色味都比桑葚好得远”。这种果子就是覆盆子,大如野杨梅、红如橘瓤,实心、香甜。荒山野岭可以摘,要走很多的路、翻很多的山,还要小心尖刺扎出血来——和果子一样的红;如果是买,则贵、很贵。

好在,现在有一个地方,把覆盆子做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当然不只为吃,还为健体养生。

5月初,临岐镇的覆盆子进入采摘季,田间、地头、山上,随处可见农户采摘、晾晒覆盆子的身影。覆盆子果实含有相当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钙、钾、镁等营养元素以及大量纤维。每100克覆盆子,水分占87%,含蛋白质0.9克、纤维4.7克,能提供209.3千焦的热量。覆盆子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酸甜可口,有“黄金水果”的美誉。

临岐镇覆盆子种植面积2.08万亩,主要分布于临岐、半夏、夏中、里口、审岭脚等村,并逐步向周边村扩展。临岐是浙江覆盆子之乡,也是中国覆盆子的核心产区,年产量约600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平均亩产值近万元,是名副其实的富民果。

近年来,临岐镇以中药材产业为主导,发展导向日益鲜明,富民增收效益显著。以“中国千岛湖中药材交易市场”为依托,仅覆盆子在该市场的交易额就超过1个亿,带动相关从业人员人均增收7000余元。中药材产业不光让农户“生财有道”,还带动了屏门、瑶山、王阜等周边乡镇种植中药材,以中医养生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也在逐步成型。

从作为药材的山中“野草莓”到以采摘体验为卖点吸引客流,再到生产出网红覆盆子爆品,临岐镇覆盆子摇身一变成为农民的“金盆子”。青果可作药材,红果可食用,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让这些红果果绿果果发展为农民的致富果。

“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十几年来,临岐结合镇域实际,紧紧抓住中药材这个特色,坚持走生态富民、中药强镇的路子,全力打造中药材产业振兴带动农民致富‘临岐经验’,努力实现淳北共富样板、浙西中药强镇目标。”临岐镇党委书记叶孔军说。

据介绍,临岐镇位于淳安县北部,现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2.1万人口,为杭州市市级中心镇。临岐之名始于唐贞观年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岐”字又有“岐黄之术”之意,浓郁的新安医药文化为淳北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软推动力。

临岐镇中药材资源丰富,常用中药材资源400多种,野生与种植资源丰富,采集与交易历史悠久。是农业部农业强镇、浙江省中药材特色产业强镇、浙江中药材之乡、浙江山茱萸之乡、浙江覆盆子之乡、浙江白花前胡之乡。盛产山茱萸、覆盆子、前胡、黄精、白芨、重楼、三叶青 “淳六味”道地药材。

一产种植不断夯实,临岐镇中药材种植面积6.7万亩,15个中药材基地实现全程溯源追溯。2022年新增中药材林下套种黄精面积6300亩,其他各类中药材2000余亩。

市场交易繁荣稳定,中国千岛湖中药材交易市场2017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额3800万元,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年交易额3.5亿元以上,是浙西唯一的中药材交易市场,目前有商户40余家入驻。

科技成果扎实显著,“淳六味”正式获县政府下文公布;“淳六味”中的三叶青、覆盆子、前胡入选新“浙八味”; “淳六味”生态化栽培项目获浙江省农业丰收一等奖;白花前胡、覆盆子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淳前胡、淳萸肉、淳木瓜、淳覆盆子、淳半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大掌握了“淳六味”道地药材话语权。

品牌推广影响深远,临岐镇已举办8届覆盆子节、3届中药材交易博览会及10余届千岛湖中药产业论坛、研讨会、等产业人才交流活动。将道地药材推出去,将优秀人才药商引进来。

产学合作有力支撑,临岐镇与省中药研究所、浙江中医药大学等院企合作科研项目23项,开展技术攻关、种质优选、精深加工研究和产品开发等项目合作。搭建人才平台,破解发展瓶颈,为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深绿产业升级。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维鼎生物、中药材冷库、标准仓储、中医药文创街区、李时珍广场商旅综合体、汉广中药材初加工园、精品民宿、怡居康养房车营地等项目相继建成,总投资额达4.445亿元。精深加工初有成效,淳六味黄精生产车间、花茶大健康产品生产线陆续投产,覆盆子果酱、饮料产品研发,大大增加道地药材附加值。不断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泛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养生酒店、品鉴馆、药膳餐厅等综合性体验项目,挖掘民间中医药精粹,加速实现文化助推产业、产业沉淀文化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临岐镇坚定不移地贯彻县委县政府“共建特别生态功能区 共享康美千岛湖”战略要求,狠推中药材特色产业“深绿”发展和中药材特色小镇建设,打响“百草临岐 中药强镇”品牌。同时,通过做深产业基地、做强产业园区、做活产业融合。围绕中药种植和中药产业,打造淳北共富样本。

相关阅读

  • 药材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

  • 在众多农业文化遗产类型中,药材是既普遍又特殊的一类。世界上多个国家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都能见到药材的身影。我国有悠久的药材种植和使用历史,此类遗产资源更为丰富。  在
  • 阿坝州松潘县进出口贸易实现零突破

  • “松潘县首单出口日本的道地中药材已经在锦城海关报关成功。”5月11日,松潘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招商引进的四川通利荣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洪对记者说,近7吨中药材报关
  • 山西陵川打造专业镇东风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

  • 陵川县连翘示范基地。 本报记者 崔振海 实习记者 暴丽鹏 摄陵川县是久负盛名的“太行药乡”,中药材种类多达521种。其中,“陵五味”名扬业内,“陵川连翘”“陵川潞党参”成为国
  • 山西垣曲农商银行支持辖内药材种植户发展壮大

  • 走进山西省垣曲县赵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一阵阵药香扑面而来。“这是黄芩、那是射干、另一个是连翘……”公司负责人赵雷雷详细的介绍着。“这些年我能不断发展壮大,多亏
  • 浙贝母喜获丰收

  • 这几天,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的浙贝故里田头很是热闹,数十名村民正忙着挖浙贝母。步入五月,该镇特色道地中药材浙贝母迎来丰收,预计采摘期将持续到月底。“我们祖上世世代代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嘉兴秀洲青年说:有一束光,照亮从警路

  • 5月13日下午,嘉兴秀洲公安举行“学先进 铸警魂”主题文艺创作评比暨秀警青年说微党课大赛。经过前期一个月的集中采风,这群青年们带着探寻的目光走进“邻家曹阿叔”工作室,带着
  • 看!大运会吉祥物的原型长这样

  • “蓉宝”是谁?“芝麻”又是谁?它们长什么样?5月15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世界媒体大会开幕前夕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记者相聚蓉城一大早便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一堵“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