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黄石女潜水员,10年义务参与打捞遗体26具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今年50岁的陈旭艳,早在十多年前由于身体不好,认识了一些爱好户外运动的“驴友”,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时间便跟随着这些人四处探险,自2014年考到了潜水证后,利用业余时间跟随着蓝天救援队一起做起了志愿者。

10年时间,共参与救援百余次,成功在水中打捞起26具溺水者遗体。

“每次潜入大海,看到眼前的美景,就想做一条自由自在的小鱼。”5月28日,谈及当初自己考潜水证的初衷,陈旭艳向极目新闻记者透露了自己从事潜水员背后艰辛又神秘的过程。

黄石第一个考证女队员

“我是黄石蓝天救援队第一个考潜水证的女队员。”陈旭艳介绍,自己在大冶有份稳定的工作,早在十多年前,她因长期在办公室伏案工作,导致身体机能也在逐渐下降,并患上了多种疾病。为了锻炼身体,陈旭艳购买了一辆自行车,开始利用休息时间骑车进行锻炼。

“最开始是加入了一群探洞的朋友群中。”陈旭艳说,洞穴探险一向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户外活动之一,令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心动却不敢行动。她在骑行过程中,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驴友”,其中一些人表示,探索人类从未涉足过的未知洞穴,不仅惊险刺激,更能一饱眼福。为了挑战自己,陈旭艳便加入了这个团队。

陈旭艳(前)与队友一起潜水训练

“很多洞穴需要潜水才能通过,所以对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很高。”陈旭艳说,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她就和“洞友”们穿上冲锋衣、戴上头盔和头灯,在黄石和江西九江市周边那些未开发的天然洞穴探险。

2013年,在江西九江市一些深山洞穴探险时,经常会收到当地一些村民的求助,原来居住在山上的村民经常会被困山中的悬崖和洞穴中,无法自行脱困,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协助,才能转移到安全地带。为此,陈旭艳便和队友们一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被困村民脱险。一来二去,在当年底,陈旭艳便果断加入了当地的蓝天救援队,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设备帮到更多的人。

洞穴探险不仅需要专业的设备,还需要有专业的知识。为了能在洞穴中通过水域看到更深处的美景,2014年夏天,陈旭艳便来到了海南省三亚市,报名参加了潜水训练,并顺利拿到了潜水员证。

2015年5月,黄石蓝天救援队成立,陈旭艳成为其中一员。“那个时候黄石蓝天救援只有十多名队员,其中女性队员仅2人。”陈旭艳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便是其中之一,也是当时唯一一个拿到潜水员证的队员。

最难忘的一次水下救援

在三亚训练期间,穿上潜水衣、戴上目镜潜入到海底时,看到各种各样的小鱼儿穿梭在珊瑚丛中,眼前的美景让陈旭艳流连忘返。

“每次投入大海,穿梭在珊瑚丛和鱼群中,有种像回家的感觉。”陈旭艳说,那个时候,她幻想着自己拿到潜水证后,就能像鱼儿一般,潜在海底自由自在地游动。但真正拿到潜水证后,却是只能将梦想埋在心底,其参与的是各种各样的救援任务,甚至有些是男人都不能胜任的场景,都让陈旭艳给遇上了。

陈旭艳和队友一起探洞

“最令人难忘的是2018年9月5日,我前往武汉某大桥打捞物证。”陈旭艳介绍,当地公安机关侦破了一起杀人抛尸案,由于没有专业的潜水员下水打捞,遂联系蓝天救援队增援。接到通知后,陈旭艳立即赶到武汉,在现场穿上潜水服下水打捞,经过水底的一番寻找,陈旭艳终于找到了已高度腐败的尸体,将其带上水面。

其实在这个时候,陈旭艳已退出了蓝天救援队,因为队员需要经常值班,由于工作的原因,她不能参加和队员们一起值班,只得选择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志愿者岗位。但是在随后的日子里,只要蓝天救援队有需要,陈旭艳先后二十多次参与该队的救援和打捞溺水身亡的尸体。

“2019年10月1日晚,在三亚大东海打捞溺水者,差点丢掉了性命。”陈旭艳回忆说,那天因为海上风大浪大,她们所乘的船只撞到了礁石,但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在最后关头打捞成功。

愿做一条快乐的小鱼儿

“有时候遇到生理期时,下水救援回来就泡个热水澡,烧壶姜汤喝一下。”陈旭艳说,由于这个行业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一般情况下会有两个人同时下水。因为潜水作业需要人体在高压、低温、能见度差、水阻力大、呼吸高分压气体、有水中生物袭击等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危险劳动,因此,水下作业会比在常压下作业要艰苦得多。

对于一名女性来说,潜水作业的难度更大。但每次看到遇难者家属悲伤的眼神,陈旭艳默默地穿上了潜水衣,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

陈旭艳(右)与队友一起训练

“一名女同志,背着三十多公斤重的设备,一般力气小的还不能独力背下去。”蓝天救援队湖北地区联络官皮建军介绍,潜水作业的装备有压缩空气瓶、浮力背心、配重铅块、面镜和脚蹼等,重达35公斤以上,身高仅有1.6米的陈旭艳,体重才五十多公斤,却要背着超过其体重一半以上的负荷下水作业,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皮建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虽然目前陈旭艳已离开了蓝天救援队,但只要遇到下水救援等作业,一个电话陈旭艳会立即赶到。

“刚开始时心理确实有些不适应,但见多了,我觉得这是一件积德的事情,一点也不排斥了。”陈旭艳说,与民间那些动辄上万的普通“捞尸”者不一样的是,她们每次救援是从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从事潜水原本是自己的爱好,能观赏到常人看不到的海底世界,但却误打误撞地凭着自己的技能帮助了他人。

“每到夏季,是溺水高发季节,每次的救援心情也十分沉重。”陈旭艳说,她学习潜水的初衷是想做一条快乐的小鱼,而不是每天面对瞬间凋零的生命。每次救援捞起遇难者的遗体时,她的心情都格外沉重。

“每次救援成功后,我们都会向落水者的遗体默哀半分钟,给逝者以尊严。”陈旭艳说,自从拿到了潜水证后,这些年来她先后参与了百余次救援任务,并配合队友一起成功从水下打捞起26具遇难者的遗体。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阅读

  • 湖北造!世界在建最大打桩船开始搭载

  • 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通讯员 高媛 金龙近日,由在汉央企中交二航局投资建造的世界桩架最高、吊桩能力最大、施打桩长最长、抗风浪能力最强的150米固定式桩架打桩船在振华重工江苏
  • 禁渔期顶风作案,两名船员被侦办!

  • 嫌疑人指认非法捕捞渔获物。 海警供图自5月1日起,福建进入伏季休渔期,除钓具外的其他所有作业类型,休渔期间禁止作业,但仍有个别不法分子顶风作案。近日,厦门海警查获今年禁渔期
  • 刘洪吉:超高压线上的“蜘蛛侠”

  • 人物名片:刘洪吉,198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国网河北超高压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有人这样形容他的工作:身在半空不是仙,一根电线荡秋千,餐风饮露千般苦,万家光明身上担。在高空工
  • 中建五局湖北公司开展高处作业专项整治行动

  • 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通讯员 万广近日,中建五局湖北公司开展高处作业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出安全隐患74条,下发安全隐患通知单11份。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通讯员提供)此次检查由各项目经
  • 黄石市4村入选省级美丽乡村

  • 记者昨从市财政局获悉,省财政厅日前公布湖北省2024年度美丽乡村名单,黄石市4个村榜上有名,分别是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李姓村,阳新县洋港镇坳上村、洋港镇洞下村、荆头山
  • 项目建设进行时|林海水库工程建设加速推进

  • 近日,在省重点项目林海水库工程施工现场,多个作业面加速同步施工,呈现一派大干快干、提速推进的火热场景。导流洞施工现场林海水库工程总投资超过38亿元,是以城市供水为主,结合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黄石女潜水员,10年义务参与打捞遗体26具

  • 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今年50岁的陈旭艳,早在十多年前由于身体不好,认识了一些爱好户外运动的“驴友”,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时间便跟随着这些人四处探险,自2014年考到了潜水
  • 从福州台湾会馆看光阴流转中的两岸交融故事

  • 台湾学子在福州台湾会馆了解科举文化及闽台渊源。记者 林双伟 摄100多年前,它是台湾士子跨过台湾海峡,来榕参加乡试的下榻之所。100多年后的今天,择址复建的台湾会馆,成为榕台同
  • 诺和诺德、礼来两大高手过招,胰岛素新战场开打

  • 国内GLP-1研发市场如火如荼时,巨头间的战火已经悄然升级。5月24日,诺和诺德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其每周一针基础胰岛素依柯胰岛素(Icodec)上市,用于治疗成人糖尿病。这是全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