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记者 徐珍 周柳
深冬时节,海拔一千多米的峨眉山市双福镇茶山依旧绿意十足,放眼望去,峰峦叠嶂,连绵起伏,犹如一座座绿色的“金字塔”。茶山之中,几栋独立的小别墅坐落其中,门外的凉亭内,游客们正围炉煮茶,好不惬意。这个闲置许久的民宿项目,迎来了新年的好光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乐山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深挖土地资源,推动资产向“活经济”转变,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通过对农村闲置资源资产的有效盘活,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民腰包也越来越鼓。2022年,成都农交所乐山所完成农村资源资产流转面积2.36万亩,交易规模累计2.95亿元,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1261万元,农村闲置资产处置面积25.04万平方米,集体闲置资产平均溢价率5%以上,惠及农户1452户。
由“闲”变“宝”
“旧资源”焕发“新活力”
冬日的早晨,薄雾弥漫。驱车从峨眉山市双福镇政府出发,驶入蜿蜒的盘山路,两侧的茶山在晨雾中沉睡,静谧而壮观。作为“峨眉山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中国绿茶之都,茶在双福镇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半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位于青春村十组的小芳茶道民宿。
“目前我们的三栋独立民宿正在试营业中,周边的配套设施也在抓紧完善。”走进其中的一栋民宿,小芳茶道民宿项目负责人余正兵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起来。
独栋的小楼里,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客厅、厨房和卫生间,上层是床铺,门外便是环绕的茶园。坐在温暖的沙发上,闻着淡淡的茶香,尽情感受高山茶园的美好。闲置民宿的盘活,让村里的“旧资源”焕发了“新活力”。
“2022年9月,我们在成都农交所乐山所的挂网信息上发现了这处民宿,经过实地考察后,便有了租下经营的想法。一个月后,通过成都农交所乐山所这个平台,用公开、公平、公正的形式,以8万元/年的价格从村上租下了这个民宿。”在与余正兵的攀谈中,记者也了解到了这个民宿的前世今生。如今,修缮一新的民宿重新开放,在试营业期间也收到了顾客的不少好评。
看到民宿成功的“活”了起来,最高兴的非青春村党总支书记周建全莫属。“这个地方闲置了一年多,这么好的环境,又紧邻峨眉山景区和市区,荒废了实在可惜。”对于民宿盘活的好处,周建全跟记者细说起来:一是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给周边农户提供就业机会;二是能给村上带来人流量,助力当地农产品销售;三是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当地村民创业致富。
青山相向,茶叶飘香。不远处,小芳茶道民宿新建部分已完成初步装修,力争2023年6月完工,届时青春村将再添一抹“青春亮色”。
搭平台 建体系
做好“盘活”文章 激活新动能
在五通桥区牛华镇华联村,一个闲置了一年多的养殖场也通过同样的方式成功“盘活”,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50万。业主许俊正忙着办理相关手续,力争春节后让生猪入栏。
撂荒地整治后成功实现流转、闲置民房成功改造成了工作室、搁置许久的办公楼也迎来了新客户……2022年,乐山市将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作为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出政策、搭平台、建体系,努力寻找做好“盘活”文章的“密钥”。
如何做好“盘活”文章?政策支持是前提。我市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集体“三资”管理使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乐山市市级部门指导监督镇村公有资产盘活利用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为做好镇村公有资产盘活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做好“盘活”文章,体系建设是关键。依托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功能,推动与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纵深融合,实现两个平台之间数据信息对应;及时调整市、县两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相关配套制度文件,形成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合力。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美丽宜人、业兴人和、一域丰沃的嘉州新乡村,正在改革与落实中渐次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