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郑州有个“保电班”

日期: 来源:猛犸新闻收集编辑:猛犸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梁新慧

有了电,才有了灯光的繁星点点、城市的夺目璀璨、人间的烟火可亲。有了保电人日以继夜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才有了不熄的万家灯火,守护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团圆。

在河南郑州,有个只有6名成员组成的保电班,虽然刚满5岁,但每年承担了至少300项保电任务。他们凭借过硬的技术和细致的工作,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拉得出、干得好、打得赢”。

节日庆典之中,有他们的背影;重要会议背后,有他们的身影;大型活动幕后,有他们的努力;各种突发现场,有他们的忙碌……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他们用“热辣滚烫”的行动“守住了最后一道关”,创造了“万无一失”的记录。

【一】热辣滚烫

喜气洋洋庆新春,万家欢乐喜团圆。在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元宵节,省会郑州火树银花,灯火辉煌,山河春醒,上元安康。

乡愁集市内,市井弄巷中, 人们漫步其中,享受春日带来的芬芳。尽管寒潮突至,雨雪交加,银装素裹,但那璀璨的灯光却带来了满城温暖。

这背后,离不开保电人的默默付出和节日坚守。正是有了他们,才让万千市民度过了祥和圆满的龙年双节。

河南郑州的这个保电班,虽然只有6名核心队员,但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他们,承担着郑州市区及周边县级市特级、一级、二级类保电任务及线路维修等应急保电工作。

五年来,他们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儿,不达目的不收兵的韧劲儿,练不明白誓不休的钻劲儿,越是艰苦越向前的闯劲儿,技不过硬不撒手的狠劲儿,圆满完成各类保电任务一千多项,先后荣获各级“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为郑州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的电力供应提供了坚强保障。

这个保电班,就是郑州祥和集团运维公司保电班。

无论是当时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保电,还是接踵而至的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保电;无论是“国家网络安全周”保电,还是“金鸡百花电影节”保电;无论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保电,还是国际乒联总决赛保电;无论是省市重要会议保电,还是重大突发事件保电,抑或是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应急保电,都有他们在幕后的辛勤付出却又鲜为人知。

五年来,他们累计承担了一千多项保电任务,用自己的“热辣滚烫”创造了“万无一失”的记录。

【二】异常紧张

谁能想到,这个战绩赫赫的保电班,至今才刚刚五岁。“千锤百炼始成钢,百折不挠终成才”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2019年3月保电班刚成立那会儿,我们也不懂如何保电。”说起团队最初的模样,保电班班长高翔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原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保电需求越来越大。2019年年初,郑州祥和集团运维公司决定成立保电班。面对这块新业务,高翔和其他五个小伙伴主动报名,成了保电班的最初成员。

此前,他们在公司里主要负责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的建设和运维。到了新成立的保电班后,一切都是新的开始,除了理论学习之外,大家跟着一位老师傅学习如何保电。

保电班成立不到一个月,他们就接到第一个特级保电任务:共有八个保电点,均需加入UPS电源,并出台详细的保电方案。

由于这项保电工作要在四天内完成,经验不足的他们选择了加班加点,两天两夜没合眼,才全部布置妥当。结果,还没顾上松口气,第三天一早他们又接到了新任务:原定的八个保电点,只需保障其中的三个,另加一个新的保电点。

事到临头,任务紧急。设计方案、勘察现场、统筹协调、调配物资……他们又是一刻不停,终于在第四天早上八点之前,将所有设备安装完毕。

用高翔的话说,“这是我们的第一次保电任务,也是最紧张的一次。”

到底紧张到什么程度?一个细节说明了一切:这一天一夜,高翔接了200多个电话,耗尽了三块充电宝的电量。

从此,初出茅庐的保电班,知道了保电“如何干、谁来干、干什么”,开启了自我较量的历程。

【三】一把利剑

首战告捷,来不及喘息的他们,又接到了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保电任务。

2019 年 9 月在郑州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郑州这座国家中心城市首次举办全国性的大型活动,自然成为了对郑州供电系统的一次空前考验。

开闭幕式所在的郑州奥体中心,民族大联欢所在的炎黄广场,颁奖晚会所在的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这些重要场所都和附近的城市电网相连,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决定启用微网供电。

所谓“微网供电”,其实就是微型电网,也就是针对此次运动会建立一个专门电网,从而做到活动举办期间供电的绝对安全可靠。

于是,从7月20日进场到运动会结束,他们90多天连轴转,每天只能休息短短几个小时。白天坚守岗位不放松,晚上总结经验不足,“供电公司”办公室的灯火在场馆里彻夜通明。

最终,他们先后完成了“采火仪式”“火炬传递仪式”“开闭幕式”“民族大联欢”“颁奖晚会”等各项保电工作,用优异的答卷为最初的军令状写下圆满句号。

此后,他们拧成一股绳,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在当年年底的央视春晚分会场保电工作中,他们用时15天修建了35千伏临时变电站—炎黄变电站,创造了“河南之最”的速度。那一年,他们收获了第一份荣誉——省公司“工人先锋号”。

在2020年的“国家网络安全周”“金鸡百花电影节”保电中,他们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平时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达到了“设备零故障、客户零闪动、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确保供电万无一失”的要求。那一年,他们收获了更高一级的“工人先锋号”荣誉。

如今,他们用坚毅的斗志和强大的责任心,逐步探索出电力保障的可靠路径,有了一套成熟的保电工作流程,成为郑州供电战线上一把坚韧可靠的利剑。

【四】幕后英雄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只有夜以继日的努力,日复一日的坚持。

工作中的他们凭着“技不过硬不撒手的狠劲儿”,不断自我突破:班长高翔创造性提出了保电班“工学一体化”培训模式,即依托UPS不间断电源厂家培训讲解设备内部结构、使用方法及故障查找设备检修,在仓库现场实际操作模拟安装设备,确保全员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前往配电运检中心,学习发电车及 UPS 电源车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并开展班组内部竞赛,磨练成员的技术水平和检验成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整体提升保电业务水平。

他们邀请专家参与,共同研发出一种远程监控模块,这种模块可以实时采集设备信息,通过 5G 网络第一时间发送终端,做到人不在现场也能清楚设备状况的要求。

当下,他们又成立了智慧运维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室,提出“保电带电一体化”策略,将带电作业纳入到保电工作范畴……

“我们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守住最后一道关。”高翔这句话,道出了保电班的神圣使命,更彰显了责任担当。

于是,才有了“无论什么样的保电任务,无论什么时候保电,我们都能接手”的自信。

当人们对保电班开始好奇时,高翔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秘诀:一是细心。要把线路摸透吃透,马虎不得。二是踏实。不能冒进,必须一项一项干。三是耐得住寂寞。保电工作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十天,很多时候独自值守,甚至连手机都不能带。无论白天黑夜,没人跟你说话,要学会忍受孤独。

不得不说,人们看到的往往是各种活动的成功举行,惊叹的是流光溢彩璀璨夺目,感慨的是视觉盛宴,享受的是烟火可亲。其实,保电班才是这座城市的幕后英雄。

对英雄最好的礼赞,是追随。对英雄最好的致敬,是传承。

每条路,都可以成就传奇。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英雄。

相关阅读

  • “绿色”在高质量发展中占多大分量?

  • 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王兮之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正如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所言,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过去10年
  • 化身“战机医师”,助力“战鹰”起航!

  • 大寒过后,山顶的天气渐凉指战员纷纷换上棉衣装备换季“体检”也要跟上昆明航空救援支队的机务指战员化身“战机医师”把检测设备作为“听诊器”解刀、扳手用作“手术刀”焊枪
  • 2024年中国航天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

  • 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发射任务,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安排近70次宇
  • 3月郑州有9场人才招聘会等你来

  • 大象新闻记者:林林 审核:闫莹记者从郑州市人才中心获悉,该中心3月份将组织召开9场现场人才招聘会,届时近500家单位竞相揽才,预计提供近2万个就业岗位,涉及贸易、批发、零售业、机
  • 拖延症是对自己不够“上心”?

  •   继开学大军连夜加班加点赶寒假作业,这些天不少大学生也在社交平台表示,论文开题这些寒假应该搞好的事情,也还荒着,自己的拖延症很严重了。记者在网上看到,很多个话题小组带有
  • 中国航天2024年预计实施百次发射

  •   据新华社电 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发射任务,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郑州有个“保电班”

  • 大象新闻记者 梁新慧有了电,才有了灯光的繁星点点、城市的夺目璀璨、人间的烟火可亲。有了保电人日以继夜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才有了不熄的万家灯火,守护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团
  • 种粮大户有了农田“香饽饽”

  • 种粮大户有了农田“香饽饽”江苏建湖:检察公益诉讼推动开展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近日,记者和江苏省建湖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杨生来到建阳镇湖成村,对一处耕作层剥离利用的复垦
  • 田间地头看春耕 | 大棚冬枣管理忙

  •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耕春管正当时。春节刚过,陕西省大荔县范家镇的枣农已经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2月18日,范家镇机关干部走进北干村三组枣农刘俊峰的温室大棚中,映入眼帘的是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