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书香伴我成长”全省青少年征文大赛中学组作品(评析)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编者按】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书香伴我成长”2023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大赛组委会将从中遴选部分作品,邀请大赛推荐官进行点评,敬请欣赏!

本期点评嘉宾:大赛推荐官姚卫伟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教育学会校园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编审)

先生

南京市钟英中学初一(4)班 刘梓涵

他是我的先生。

从我出生那一刻起,我就注定与他有缘。妈妈是一名教书匠,她在我出生前就备好了大量的书籍等我来品味。他藏在那些书中,静静地等候我的到来。

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我掀开书籍的一角,开始了最早的阅读。我还不识字,只能听着音频、看着图画来“读”书。听着看着,世界好像都安静了,只剩下那帅气的青蛙王子、美丽的白雪公主,还有那机灵的神笔马良……我好像感受到了他的气息:是一阵有趣的甜香,像是一个顽皮的小神仙,飘来飘去,在我的心上留下了他的印记。

小学时我懂得了“好书”。《彼得·潘》《西游记》等好书令我应接不暇。它们都是文学史上的一颗颗明珠,都让我流连忘返。好书自芳,它们的出现让我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居所。他在这些书背后频繁地涌出,我尝试着去寻找他的影子。那好像是一缕香味,是沁人心脾的香。我喜爱在卧室中读书。浅黄色的灯光笼罩着屋子,也笼罩着书,朦胧了文字,化成一幅幅场景,无声似有声,无情更有情。他总是静静地看着,像和这屋子融为了一体。我那无处安放的精力,现在终于沉睡了下来,注意力铸在了书上。我最爱《天蓝色的彼岸》,它让年幼的我懂得了人间的爱,懂得了珍惜身边的任何事,懂得了生命无处不盛开。

又是一年荷花开,我进入了初中。他的影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向我靠近。我至今犹记初读《红岩》时的震撼:江姐备受凌辱却始终坚贞不屈;成岗受药物折磨却坚守信念,永不言败;面对突发的敌情许云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革命烈士的高大形象历历在目,面对反动分子他们以非凡的革命意志与爱国情怀勇敢地斗争。他们高尚的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面对生活中的不顺我能更坚强地奋进,同时反思自己的过失,从而更好地前行。这时我便觉察他的力量:他吸引着我去阅读,去咀嚼书中的文字,去看那世间百态,去品那万紫千红。他可以说是我人生的导师了,指引着我锲而不舍地阅读,孜孜以求地发掘好书,并向书中的人物汲取他们优秀的品质。

我好像渐渐地看出了他的身份。他陪伴了我的成长,见证了我从入门到痴迷的转变。他教会我阅读,他带领我阅读,他吸引我阅读。他在一遍一遍地浸润我的语言和思想。他像是一位高雅的神,一个引着我们向着更美好更优秀的开路人,一个承载了人类数千年历史以来思想和精神的集大成者的灵魂。他让我的性格得到锤炼,我的见识得到开拓,我对世间万物的认识随着他加深。他教我绝望中予以高亢的凯歌,迷茫中立起引路的灯塔,失意中扬起不败的风帆。有诗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便是如此,在他的帮助下享受世界。我想,能过着与他相伴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他,是一片书香,是伴我成长的先生。

指导老师:王玉露

点评:刘梓涵同学在这篇文章中重点写了阅读红色经典《红岩》的体悟,读红色经典,每一次读都像第一次读一样新鲜,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在一篇文章里写了比较多的内容,但懂得详略得当,就会事半功倍。


书香伴我成长

南航附属初级中学初一(5)班 郑梓琪

夕阳的余晖洒在眼前这本《史铁生散文集》上,我不禁感慨良多。

初识这本书,我还太稚嫩,识不得太多字。母亲总是轻声细语地朗读给我听。一幅幅鲜艳明媚的画片浮现在脑中,将我带进了优美的世界。那秋日中盛放的北海菊花,那成荫亘古的地坛公园,常常是我发呆冥想时神游所达之处。这些美好的回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那名为“童年”的画卷。

印象很深的一次,我是在病榻上翻看这本书的。时值暑假,我的两侧膝盖在医院挨了两刀。人被困在床上和轮椅上走不了路。心思却如飞鸟一般掠过书山。那时我开始模糊地领略到了史铁生的坚强。他瘫痪了,但是他的人格仍顽强地立着。他不断地对世界进行思考,对自身和他人进行思考。“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我不由得对他产生敬佩。晨起清脆的鸟鸣、夜晚清朗的明月,与史铁生的精神一起陪伴我度过了那些疼痛又枯燥的日子。

我也体会到了那世间真的情。“大夫护士们尤为喜爱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人活着一天就不要白活”。史铁生在文中详细地写了医护们的耐心和友善,用“白衣天使”来形容最恰当不过。照顾我的护士阿姨们也是日夜忙碌,在医院里来回奔波。她们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

这世上的天使,还有那个在我们身边守了无数日夜的人——母亲。史铁生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她又是聪慧和坚忍的。她自己身患绝症,却将生命化作色彩注入史铁生的心,让他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而我的母亲,天下的母亲们,何尝不是爱护着我们的哺育者,引领着走在正途的领路人?史铁生教会我用感恩的心看待世界,让我受益匪浅。

又是一个下午,再读这本书,我又收获了一些成长路上的顿悟。

指导教师:张颖

点评:郑梓琪的这篇作文,一是选材集中,写史铁生,写史铁生的故事,写读史铁生作品后的感悟,写得集中,让人印象深刻。二是夹叙夹议,层次分明;三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建议把标题修改一下,如《感受残缺身躯里闪射出的思想光芒——读史铁生散文》。标题的准确、鲜明、生动可为作文加分。


常读常新的《西游记》

扬州市翠岗中学初一(6)班  杜锦萱

十多年来,《西游记》似乎一直在我身边,伸手可得。

幼儿时的我,好奇心特别强,喜欢在家里翻箱倒柜。一次,一本小小的连环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识字不多的我居然认出了“西游记”三个字。封面上,毛脸的猴子和长嘴大耳朵的猪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打开看,一个穿红肚兜的小孩儿竟然光着屁股让我狂笑不已,继续翻看,一个漂亮姐姐用剑砍猴子的头,可那猴子还在笑。我很奇怪:漂亮姐姐为什么砍猴子?猴子为什么不疼?那美丽精致的画面吸引着我,让我天天都去翻看,它成了我的伙伴。

小学二年级的“六一”儿童节,妈妈看那连环画不成样子了,送一本《西游记》作礼物。和连环画不同,它变成了文字,阅读文字我才知道那毛脸猴子叫孙悟空,长嘴大耳朵的猪叫八戒,他们与沙和尚一起陪师傅去西天取经,孙悟空一路打败了白骨精,战胜黄袍怪,离开女儿国,遇到了火焰山。想要过火焰山,必须要去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那漂亮姐姐是铁扇公主,那个穿着红肚兜的小孩儿是铁扇公主的儿子叫红孩儿。铁扇公主因为红孩儿的事情与孙悟空有仇,看见孙悟空就拿剑砍,孙悟空挨打了还陪笑脸也借不到扇子,最后还是托塔李天王照出牛魔王本相,才逼迫铁扇公主不得不借扇子给孙悟空,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数数他们师徒求取真经所经历的那么多磨难,我不禁为自己曾经遇到困难就哭鼻子的事儿感到羞愧。特别好哭的我学会了不哭,《西游记》成了我的“止哭灵”。

上了初中,老师要求读《西游记》原著。于是我捧起了自己从未捧过的六百多页的厚书,读起了从未读过的半文言半白话的《西游记》。仔细阅读才发现,原来那西行路上的火焰山竟然是当年大闹天宫时被孙悟空踢翻的八卦炉中的炉砖余火落到凡间形成的。那铁扇公主对孙悟空的百般刁难,与其说是给红孩儿报仇,不如说是孙悟空必须承受的当年冲动的惩罚。我忽然明白了冲动狂妄的猴王为什么能成为斗战胜佛,那取经路上所经历的一个个磨难都是不同形式的火焰山,师徒一路战胜妖魔,也是战胜心魔,取经路是修行路,是成长路。反思我自己,也确实存在冲动自大等诸多毛病,从小学升入中学,从少年走向青年,成长的意义不是年岁的累加,而是心智的一步步成熟,我还有许多缺点要一一改过。

孙悟空在西行路上成长,我在《西游记》的陪伴下长大,常读常新的《西游记》,我永远的伴侣。

指导老师:吴凤森

点评:开头点明《西游记》“一直在我身边”,这一句是总领,也为后面作了铺垫。接下来先写“幼时”接触《西游记》,再写二年级读《西游记》的情形,最后写进入初中后对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认识,作者还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读《西游记》的收获。全文言之有序,结构上起承转合,非常清晰,内容安排整体上比较集中。


书香伴我成长

南京市鼓楼实验中学初一(3)班 肖瑞文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也许只有书籍,才能留下似水流年中最本质最纯真的美好。

一个公主梦的起源

五岁生日那天,爸爸送了我一本书《小公主》。当时这里面的大部分文字我都不认识,是每天睡前,爸爸妈妈给我读着,我连猜带蒙也能看几句,大概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当时我对萨拉的悲惨遭遇丝毫无感,但是却对书本里美丽动人的图画感兴趣,每天都会打开看看图片,看着美丽公主的衣服很是向往,每天嘟囔着要买漂亮的裙子。终于过生日了,妈妈禁不住我的纠缠,给我买了类似的公主裙,于是我也拥有了像萨拉一样的天鹅绒裙子,穿着看似豪华的衣服,踏着小皮靴,幻想着自己就是图片中的公主,那时的我沉浸在公主梦中。五岁的我,也只懂这些了。

永不舍弃的爱与勇气

又一个五年过去了,一个暑假,因无聊我再次拿起这本书,我不再只是幻想着童年那幼稚的公主梦,我开始再次了解萨拉。从这本书中,我与隔着书页的萨拉再次成为知心朋友,认真聆听她的遭遇,她的不幸。乐观的她也曾悲伤过,父亲离开的那天,她看过雨水划过玻璃窗,那也许是她内心的眼泪。随着父亲的突然离世,她在学校的生活与地位也一落千丈,受尽校长的折磨,她开始被校长指派去做苦力活,但是她仍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并没有因做苦力活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这样带着对生活永不舍弃的爱生活着……再次翻看这本书,看着萨拉的不幸,也同样联想着自己,那份勇气与爱,也时刻让自己坚守着对阅读的热爱,带着书,在漫漫人生中走着。

心中驻住无穷的力量

现在,再次翻开它,泛黄的页面回忆满满。我开始读懂了这本书里每一位人物形象背后的故事。萨拉因为没有了经济来源,从豪华单人房搬到了清洁工楼角,环境与之前有着天壤之别。好在现在的房间有一个落地窗,她经常半躺在嘎嘎作响的床上,看着玫瑰色的天空,想念自己的父亲。尽管一天的工作使她疲惫不堪,但是她仍然坚持阅读,她告诉自己,知识可以使她继续成为公主,只要有书相伴,孤独感就不存在,书犹药也,善读书可以医愚。在萨拉心中,书是一个皇冠,总能在黑暗中有一丝光;书是一对坚强的翅膀,带她翱翔在知识的天空中;书,是一双漂亮的皮鞋,可以带着她走进知识的大门;书更是一位漂亮的小公主,成为她的好朋友,陪伴她一个个孤独之夜。有书陪伴,天空不再黑暗,书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心中的灰暗,给萨拉无穷的力量和幸福。

这本书,我多次品读,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而这本书也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人生路上即使有再凄苦再悲伤的遭遇,也要坚强勇敢面对,坚信一切总会好起来。因为有信念就有希望,就能创造属于小公主的未来。其实每个爱读书的女孩都是一名公主,书香润泽芳华,愿书籍永远陪伴着我们,永远润泽这我们,让我们成为自己内心那位小公主去绽放美丽的人生!

点评:一本书,三个阶段,三个台阶。从五岁的幻想,到五年后十岁时再读同一本书认知的提升,直至进入中学后的理性思考……写同一本书对自己不同学习阶段的影响,有层次感,也有张力感。全力用三个小标题做结构上的串联,内容上有详有略,立意上层层递进,整体上看,符合好作文的基本要求。


征文大赛投稿看过来

本次大赛4月23日正式启动,至7月31日截稿,提供“个人投稿”以及“集体投稿”两种参与方式。个人投稿可通过手机搜索下载“少年志”APP,点击首页“活动赛事”选择“书香伴我成长”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栏目,进入页面在线投稿,或关注“少年志融媒”微信公众号(yangzidxw),点击下方菜单栏“征文大赛”—“书香伴我成长”进入投稿页面,根据提示线上投稿。学校组织集体投稿可将作品打包发送至大赛邮箱:[email protected](小学组),[email protected](初中组),[email protected](高中组)。少年志融媒平台是本次大赛的活动平台,欢迎关注获取更多大赛资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编辑:秦小奕



相关阅读

  • 战友专访 | 师志伟:用一生践行雷锋精神

  • 1967年,师志伟出生在长沙县北山镇福高村。 1985年,师志伟参军入伍,18岁的青年对军旅生活充满了期待与好奇。来自雷锋家乡的他,也以雷锋为榜样,常在部队图书室借阅雷锋相关
  • 繁星 | 高速遇险后

  • 那天,北京天空特别蓝,盛夏的烈日直射大地,无阴无遮的高速公路上,柏油水泥如一块加了热的铁板将我蒸烤得汗流浃背。我在这滚烫炙人的立交桥上由东往西,又从北往南,上上下下走了40多
  • 这9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

  • 编者按:这9本书永远地改变了我的思想、信仰和未来。本文译自Medium,作者是Anthony J. Yeung,原标题为" 9 Books That Radically Changed My Paradigms",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如果
  • 这些浪费时间的成功学书,你看过吗?

  • 编者按: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阅读,即使是一些所谓畅销的书籍,听我的建议避开这些坑、省下这些钱。本文译自Medium,作者是Pete Ross,原标题为" 5 Self Help Books Not to Waste Your
  • 为什么有时候“永不言弃”是个糟糕的建议?

  • 编者按:我们从小就会被教育要坚持梦想、永不言弃。放弃总是被认为是虚弱、无能的代名词。作者却在文中反思我们是否对“放弃”有所误解。是否所有的坚持都是值得的,退一步的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深圳光明推出机器人行业技能免费培训

  • 记者近日从深圳市光明区总工会获悉,深圳市五家机器人企业开设了免费的机器人行业技能培训班,邀请从事机器人相关行业亟待技能提升的有关人员以及有意向从事机器人行业待转岗
  • 党建引领聚合力 用爱定格夕阳红

  • “爷爷,您再往婆婆这边稍微靠一点,笑一笑,对着镜头看!”随着快门的“咔嚓”声响起,一对老年夫妇的幸福瞬间被定格。近日,西固区新城镇新冶路社区党总支联合甘肃省筑梦慈善公益服务
  • 多点发力齐宣传 “小微权力”入人心

  • 连日来,西固区柳泉镇漫坡头村多点发力,扎实开展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宣传推广活动,提高群众对平台的知晓率、使用率。开展“线上”宣传。充分利用微信群进行线上宣传,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