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湖南好人·每周一星丨李放鸣:扎根山乡的文化“播种人”

日期: 来源:红网株洲站收集编辑:红网株洲站

“湖南好人”李放鸣。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曹缇 株洲报道

冬日的一个早晨,湖南省攸县宁家坪镇20个文艺演出队伍云集“幸福屋场”,参加文艺联欢活动。她们高举红旗和队牌,脸带笑容,展现出激情迸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人群中,古稀之年的李放鸣正拿着相机在记录,这是他今年参加的第160个宣传报道。

参加工作五十多年来,李放鸣秉承“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我永远都在”的坚定信念奋战在宣传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使命与担当。今年9月,他被评为敬业奉献类“湖南好人”。

扎根乡村文化站,撰写宣传文稿380多万字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李放鸣就开始使用摄像机等采访拍摄设备。在大家眼中,他是时尚的“弄潮儿”。

一年365天的时间里,作为镇文化站站长的李放鸣,至少要下到村组200多次,走访近千人,来收集素材信息。他的足迹,遍布了宁家坪镇的田间地头。谈及写宣传报道的心得体会,李放鸣坦言:“一篇文章从选题、调研,再到定纲、成稿,并不是一件轻松时髦的事,要下功夫才行。”

“吃的苦、霸得蛮”是李放鸣的真实写照。在他的办公桌上,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沓沓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上面有他的通讯员署名文章。参加工作至今,他撰写的宣传文稿已经有380多万字。

其实,李放鸣早已退休,但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受到了领导的好评。于是,镇党委政府决定将他返聘回岗。

在同事的眼里,李放鸣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宁家坪镇党委委员谭义敏称赞说:“他对工作的激情和热爱,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今年已经70岁了,但是他为我们宁家坪的宣传文化事业贡献了力量。”

攸县宁家坪镇文艺汇演活动。

正是因为这种敬业的工作态度,李放鸣所在的宁家坪镇文化站在全县文化系统中屡屡获评先进。在邻里中,李放鸣非常受欢迎。他经常组织大家开展文化活动,把普通百姓带上舞台“C位”。今年以来,“周末有约”、广场舞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吸引了18000多名群众参与。

这么拼的动力与初心是什么?对此,李放鸣回答:“我会把每次开展的活动都拍成视频、写成宣传稿,通过各界媒体宣传,还会把这些素材发到朋友圈里,群众看到高兴,我也高兴。”

把银幕挂遍村村寨寨,为村民送去“文化大餐”

李放鸣热爱文化工作的事,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在他家的书柜,珍藏着一本25年前的荣誉证书。鲜红色的封面上,是金色稻麦结织的圆徽。翻开内页,上面写着:“李放鸣同志在第二届全国《农林科教电影汇映》活动中成绩显著,特此表彰。”一本本荣誉证书,是李放鸣当电影放映员的岁月见证。

8.75毫米电影放映机。

翻开一本相册,上面有李放鸣在上个世纪的工作点滴记录。一张古老的电影放映机照片,将他的思绪拉回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夜晚:银幕背面,是太阳落山的方向,幕布被微风轻轻拂动,山谷彻底沉入暮色,电影《白毛女》开场了……

1972年冬,李放鸣被当时的坪阳庙公社选拔为攸县第一代农村人民公社8.75毫米电影放映员。从那时起,他先后担任坪阳庙公社电影放映队队长、坪阳庙公社电影管理站站长、坪阳庙乡政府文化站长、宣传干事直至退休。

李放鸣(右三)参加电影放映员培训。

由于地处偏僻山区,电力不足,交通不便,李放鸣凭借着对宣传的一腔热血,与同伴身扛沉重的机器设备与影片,一步一个脚印,把银幕挂遍了村村寨寨,只为给山区里的老百姓送去一丝精神慰藉,让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仍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两万多父老乡亲,我怀着喜笑颜开的心情,村村寨寨放映革命电影,我爱我的工作。”电影放映中,观众的欢笑,让李放鸣的心中泛起了喜悦之情,他乘兴写了一首白话诗来表达当时的心情。

初心不变做公益,分享上万册藏书给老百姓

“我的梦想是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的图书室,每天放学后我都能在图书室里安安静静地看书!”这是李放鸣在参加一次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偶然间看到邻家小学生写下的新年愿望。

回到家中,李放鸣彻夜难眠,脑海中不断回想着纸条上学生写的愿望。当他正苦于不知从何处着手时,想到了家里的书籍,顿时萌生了一个想法:“把自己的家打造成公益农家书屋。”

学生在李放鸣家里的公益农家书屋看书。

说干就干!李放鸣把十几年节省下来的存款,采购了5000余册书籍。除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学习型书籍,他还购买了各类农业技术辅助书籍。“既可以为孩子们提供精神乐园,还可以帮助老百姓掌握科学技术,助力农业发展。” 李放鸣说。

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只爱买书、读书。每当进城开会或办事,哪怕再匆忙,李放鸣都要到新华书店精心挑选数本新书添加入库。

李放鸣把“找书”比喻成“追花逐蜜”。1998年,他跑了半个深圳,只为补齐缺失的两本《金陵春梦》;1999年,为补齐三本《星火燎原》,他在县图书馆旧书楼上寻了一次又一次……就这样,书越买越多、越存越多。到2005年底,他家里的藏书数量已达10000册,家中一半以上面积被书籍包围,他也被评为全县“优秀藏书户”。2008年,李放鸣成功争取了攸县第一家“农家书屋”落户到自己家,分享上万册藏书给老百姓。

李放鸣告诉记者:“在宣传这块园地里当一株无名小草,是自己今生中的最美遇见。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把文化的种子洒在沃野,点亮乡村文化振兴路。”


相关阅读

  • 五河县文化馆:唱响民歌谱曲 传承文化基因

  • 为进一步展示五河民歌艺术风采,促进五河文化交流,推动五河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11月10日,五河县文化馆举办了五河县民歌演唱比赛暨第十届民歌会选拔赛预赛,共有16个节目晋
  • 数字新技术让文物“活”起来

  • 本报记者 钟玉华当前的文物保护面临诸多挑战。城市化进程加速、环境变化、自然灾害以及非法交易等因素都对文物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近日,由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物局指导,
  • 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成立

  •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罗鑫)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10日在北京成立,该中心旨在推进京津冀地区历史考古研究和文化事业的协同发展。据介绍,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童年的足迹

  • 一、初遇大自然在一个美丽的村庄里,住着一个聪慧而好奇心旺盛的小男孩,名叫新尉。他的家庭环境温馨,充满了爱和关怀,让他从小就充满了探索世界的勇气与好奇心。新尉出生于上个
  • 金塔县:破解文创产品“出圈”密码

  • 近年来,金塔县依托县域内独特的文化资源,大力培育文化产业,着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金塔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继承发扬
  • 青岛平度同和街道:赶黄河大集 赴“惠民”之约

  • 为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尚,助力乡村文化振兴,12月4日,同和街道开展“年货大集”活动。逛黄河大集,享人间烟火。赶大集是冬季的主旋律
  • 2023年昌平区社区文明小使者风采展播 (十三)

  • 2023年昌平区社区文明小使者美丽环境我助力社区文明同守护柳棕策,9岁,天通北苑第二西社区2号楼。以下视频来源于文明昌平 柳棕策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小男孩,但他的身影却活跃在社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iPhone降价后就销量霸榜,苹果问题出在哪了?

  • 在世界手机市场上,iPhone无疑是一款非常特殊的产品,作为世界手机市场的佼佼者,就在最近iPhone15系列价格大跳水,降价之后立马引发了销量的霸榜,面对着这种现象,让人不禁想问苹果的
  • 缅怀钱老 | 他激励我们勇毅前行

  • 今天是钱学森诞辰112周年。提到钱老,他载誉无数:“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王”“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是火箭院首任院长,火箭人对他有着更为特殊的感
  • 紧急通知!鹤壁全市中小学全部停课

  • 各县区教体局,局属各学校(幼儿园):根据气象部门通知,我市将出现大范围雨雪低温冰冻恶劣天气过程,为保障广大师生安全,决定采取临时停课措施,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1.停课时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