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杨凌这一年 | 乡村振兴增活力 特色产业新突破

日期: 来源:杨凌发布收集编辑:杨凌发布

寒冬时节,万物蛰伏。但在陕西杨凌,产业兴旺、日子红火的场景却不胜枚举。

自杨凌示范区实施校企协同“五联一抓”助力乡村振兴以来,全区上下立足发展实际,加速汇聚政校企协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合力,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市场优势,让特色产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如今,从“试验”到“示范”,杨凌正借助“五联一抓”工作契机乘风而上,着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杨凌示范样板。

探索发展“新路径”

近期,除张村在猕猴桃园里建起养殖大棚,引进90多只萨能奶山羊,串起猕猴桃产业与奶山羊养殖这一生态循环种养殖新模式;无独有偶,在杨陵街道崔东沟村,90余只西农萨能奶山羊也已进入生产状态,成为畜牧产业振兴的“领头羊”和群众致富的“喜羊羊”……

“五联一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的开展,为除张村与崔东沟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增添了“新活力”。

“前期,示范区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局、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和其他包抓单位为村集体发展提供了思路——养殖西农萨能奶山羊,将村内废弃秸秆作为奶山羊的饲料,同时,羊粪经过发酵后成为有机肥施用给猕猴桃树,形成种养循环链条。”除张村党支部书记王燕熊表示,借助“五联一抓”工作机制,2024年,除张村不仅为产业“量身定制”发展方案,集体产业经济年收入还将突破50万元。

镜头定格2022年,杨凌建立“科研联生产、专家联产业、企业联市场、部门联政策、党员联群众、书记抓典型”的工作机制,拉开“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的序幕。两年时间,政府送政策,企业助产销,专家教技术……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富集优势,杨凌从顶层设计上为乡村振兴聚思想、谋规划、明路径,实现区内产业变资产,“输血”转“造血”。

如今,搭乘“五联一抓”快车,杨凌正紧盯“全面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目标,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杨凌模式”。

激发创新“新动能”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基石,也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依托“送上门”的政校企雄厚力量,近年来,葡萄专业村新集村的信心更满、底气更足。

“葡萄产业是新集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示范区和杨陵区的大力扶持下,村内葡萄产业叫得响、卖得好,但也面临人才技术短缺、更新换代不够、市场拓展乏力等‘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新集村“五联一抓”工作队队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党委书记郭建东表示。

症结已发现,破题就不难下手。

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杨凌两级人社局、杨凌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抓工作队驻村以来,各方资源汇聚于此,从葡萄栽培技术、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治、种植设施改善、培养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等方面入手,对新集村葡萄种植进行全面规划和指导,葡萄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随后,为了破解产业“单打独斗”的局面,新集村葡萄种植产业还向新品种培育、育苗、葡萄酒加工、田间套种魔芋等多元化发展,截至2023年底,村民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

“政校企村”互通互联,不仅催发了杨凌产业振兴的春天,也让杨凌迎来产业大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大好机遇。

实现模式“新突破”

最近,揉谷镇陵湾村谈会强的种植大棚里,20万株蝴蝶兰竞相绽放,娇俏艳丽、姹紫嫣红的场景给寒冬也注入一丝暖意。

近两年来,杨陵区蝴蝶兰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截至目前,全区共有5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事蝴蝶兰栽培,年销售大约70万株,蝴蝶兰逐渐成为杨凌一张靓丽的产业名片。

兴产业、提质效、凝动力,杨凌持续寻找乡村振兴新的突破口。

2022年初,杨凌示范区党工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党委联合印发《校企协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指出,到2025年,全区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走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前列,成功打造10个全国乡村振兴标杆村,其余43个提升村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典型经验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新时代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区全面建成。

一组信息彰显成果:2023年,杨凌示范区对10个优秀包抓工作队进行表彰。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太秋甜柿子、葡萄、西甜瓜、蝴蝶兰等产业取得良好成效,田西村、王上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确定乡村振兴“一村一策”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重点任务清单432项,成功申报全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交流示范基地2个,建成花园乡村17个。

据了解,2023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元以下的全部清零,其中50-100万元的村预计达到10个,100万元以上的村预计达到5个,“五联一抓”典型经验也被陕西乡村振兴简报在全省范围宣传推介。

一张张喜人的“成绩单”,凸显着杨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取得的骄人成绩;一份份闪耀的荣誉,记录了杨凌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如今,杨凌正借助“五联一抓”东风,舞动产业龙头,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使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记者:吴凡

编辑:赵桃子


相关阅读

  • 玉门:夯实人才基础 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 乡村欲振兴,人才需先行。近年来,玉门市人社局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出实招、用实劲,完善制度机制,狠抓工作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招、妙招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北京报道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举措。会议强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
  • 汽车:多个重量级产业集群兴起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石青川 | 北京报道汽车产业有产业链长、带动创新能力强的特点,是许多地方发展经济的心仪之选。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汽车年产量(含燃
  • 省人大代表金妮: 做大做强中药产业

  •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琴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建设。”这令省人大代表、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随州)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
  • 招商新观察|冷资源热招商 雪里掘金正当时

  • “尔滨”出圈,冰雪游爆火,这个冬天,黑龙江省受到高度关注,银装素裹的黑土地热潮涌动,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作为黑龙江省重点布局的四大新经济之一,冰雪经济已站上发展风口。
  • 深化数智融合应用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淄川融媒信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数智融合应用以数智技术的
  • 上合组织示范区四地联动“链”接未来

  • 火爆出圈、冲上顶流、站稳C位,这个冬天,哈尔滨因“冰雪”这一名片持续闪耀中外,冰雪旅游圈粉无数,“冰雪+”效应加倍释放。高光时刻下的哈尔滨再添“国际范儿”:日前在哈市召开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杨凌这一年 | 乡村振兴增活力 特色产业新突破

  • 寒冬时节,万物蛰伏。但在陕西杨凌,产业兴旺、日子红火的场景却不胜枚举。自杨凌示范区实施校企协同“五联一抓”助力乡村振兴以来,全区上下立足发展实际,加速汇聚政校企协同推进
  • 八仙台社区:新春送温暖 关爱老党员

  • 岳阳晚报全媒体讯(通讯员 何文 特约记者 黄亚文)春节将至,岁寒情深。为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扎实办好重点民生实事。2月1日,岳阳市南湖新区湖滨街道八仙台社区党总支部结合“一月
  • 中国文旅大联欢,锡林郭勒盟来花式宠你啦!

  • 中国文旅大联欢锡林郭勒盟来花式宠你啦!2月1日晚21:30-22:00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进入直播间锡林郭勒惊喜礼品等您拿!终审:王佐政复审:赵 璟初审:王雪雯来源:辽阔草原锡林郭勒文化旅
  • 因听“领导”话 被骗89万|反诈•破局

  • 警情速递近日,河南某公司出纳郝女士在工作期间,被两名冒充公司老板的人,拉进一个叫“河南××工作群”的 QQ群,群里有2个人,一个是冒称老板郭某某,另一个冒称股东娄某某。冒称郭
  • 路遇私家车起火自燃,两名热心公交司机挺身而出

  • 记者 赵波 通讯员 李晓烨“师傅,前面有一个私家车着火了,火势非常大,快拿上灭火器我们赶紧去灭火。”1月31日下午,一辆私家车行驶至黑龙江北路长城路时,突然起火自燃,伴随着浓烟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