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国语境下的事实核查探究

日期: 来源:青年记者收集编辑:青年记者

  作者:刘沫潇(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23期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已成为众多机构媒体的共识,但目前在为受众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方面,新闻业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比如,在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社交媒体平台,与原初陈述大相径庭的“新闻反转”现象频频发生;在信息庞杂、主体和利益多元的网络舆论场中,“情感战胜理性、信仰胜过知识”的“后真相”征候日趋明显。此外,新闻信任问题和“新闻回避”现象的交织为媒体的真相传递设置了重重障碍;社交机器人的普及和“深度伪造”的应用更是让虚假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变得愈加隐蔽和便利。

在此背景下,事实核查作为近年来许多机构包括新闻媒体在内应对虚假信息、保障真相的一种重要手段,成为国内外学界和业界热烈探讨的话题。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制度环境、历史阶段和媒介体制等因素均会影响事实核查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在欧美主导的西方语境下,事实核查机构主要集中在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即通过专业透明的核查流程来判断公众人物发表的言论的真伪,为选民的投票决策和其他类型的政治参与提供依据。在中国,事实核查的内容更加广泛,不限于核查公众人物的言论,还包括调查热点社会事件、求证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回击不实外媒报道以及辟谣生活常识错误等,其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对疑点信息和争议事件的求证来回应民众关切,化解不安因素,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形象。

2011年1月27日起,《人民日报》在要闻四版开设了不定期更新的深度调查性辟谣栏目“求证”。栏目在开栏语中就明确了自身的功能定位,即“澄清事实,还原真相,回应关切,阻击谣传,促进和谐,提升公信力”。自成立以来,栏目共发表求证类文章300余篇,成果斐然,不仅被国内外诸多媒体转载引用,还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党报品格,成为中国传媒领域专注求证事实、追求真相的标杆性案例。栏目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突出表现了“讲求证据”“坚守立场”“注重实效”三大特点。对《人民日报》“求证”栏目的深入分析可为探究中国语境下的事实核查提供有益思路。

 讲求证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媒体在唯物主义而非唯心主义范畴中把握真相,即在调查研究中寻求证据,通过亲自踏访和查看订正事实,而非单凭想象或分析来判断真伪。马克思指出只有“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才是“真正的”或“好的”报刊。毛泽东也直言“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某个问题的发言权……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复旦大学马凌教授认为“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结合,融合了世界观与方法论,并成为全党共识”。

“求证”栏目尤其注重调查研究,强调“以证据为核心”,依托人民日报社庞大的驻全国各地的记者群、驻外记者群以及众多子报子刊记者,对所核查事件进行实地调研,采访核心当事人,掌握最新的第一手证据,必要时会对科学类选题进行亲自实验,大大提升了辟谣报道的可信度。这种追求核心证据、用事实说话、不迷信权威、推崇实地调查的风格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

比如,2010年年底,美国一家网站公布中国河南省郑东新区的卫星图片,并从图片上判断,郑东新区无人居住,可能是中国最大的“鬼城”。随后该则消息被转载扩散,引发人们关注。为获取郑东新区的真实情况,栏目约请《人民日报》驻河南分社记者到争议事件发生地进行调查走访。记者不仅对数量众多、来源多样的消息源进行采访,查证相关资料获取翔实数据,还实地观察了小区的夜晚亮灯情况、空调安装情况、路边停车情况和学生入学情况等来判断郑东新区是否“缺人气”。整个论证逻辑严密,证据链完整,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有力回击了不实传言。

该篇报道的调研过程充分体现了栏目对现场和证据的不懈追求。正如记者在采写手记中提到的:“我就生活在当地,直觉告诉我,通过卫星图片来说‘鬼城’与否并不客观,最客观最公正的应是实地调查。”

 坚守立场:追求事实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立场,社会主义新闻业的真相传递追求事实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暨南大学支庭荣教授指出“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在逻辑的组件之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嵌入性视角”来诠释新闻与人民的关系,立场鲜明,与追求“超然立场”的西方新闻观存在根本区别。可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媒体报道除了要强调基于科学理性的“事实准确性”之外,还要考虑价值伦理层面的道义和关怀。正如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在普鲁士邦境内的查封》一文中所言:“刚刚具有政治觉悟的人民对某一事件的事实准确性不像对这一事件赖以产生影响的道德实质那样关心;不管人们认为这是事实还是杜撰,事件的道德实质始终是人民的思想、忧虑和希望的体现,是一种真实的童话。人民看到自己这种本质在它的报刊的本质中反映出来,如果它看不到这一点,它就会认为报刊是某种无关紧要的东西而不屑一顾,因为人民不让自己受骗。”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也提到:“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因此,在辟谣求证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中国媒体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坚守和传递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主张。

与立场鲜明的社会主义新闻业相比,许多西方媒体经常标榜自己超党派、超阶级、客观、独立、公正。但如赫尔曼和乔姆斯基所言,西方媒体在一系列金钱与权力主导的、隐秘的“新闻过滤器”操控下对新闻进行过滤和筛选,传达官方和私营利益集团选定的信息,边缘化不同意见,在这样强大的新闻过滤机制的约束和控制下,很难完全客观地、不受牵制地进行新闻选择和报道。

在“求证”的相关报道中,体现事实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典型案例首先来自栏目对所求证事件配发的“快评”。如《结婚领证不收“二胎保证金”》(《人民日报》2013年2月16日04版)的报道文尾配发了题为《拒绝无凭之言》的快评。快评既体现了党报的立场和态度,也在辟谣求证的同时为民众提供了认知世界、改进不足的思路和方法。可见,中国主流媒体的事实核查不仅帮助公众辨真伪,还帮助公众明是非、知对错,提升认识世界的能力,这拓展了事实核查在社会文化层面的内涵。

此外,栏目对不实外媒报道的积极应对也体现了事实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即使没有配发评论,读者也可以从报道的求证思路中体悟党报的站位和立场。

2012年年底,英国《卫报》指责中国制造的抗疟药假药大量涌入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非洲国家,致使疟疾在当地无法根除。报道一出,国内外舆论哗然。面对疑问,“求证”栏目迅速反应,邀请报社驻南非记者亲赴《卫报》报道中的非洲国家进行实地采访,国内也兵分两路,开展调查。最后,在扎实调研基础上,栏目全链条、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抗疟药在非洲的真实情况。报道发现,中国抗疟药在输入非洲的过程中,进出口国均有多项监管措施把关,流程严密,经得起检验。此外,中国抗疟药疗效也在许多非洲国家经过实践检验,生产的药品甚至由于效果显著而被指定为乌干达国防部抗疟用药。至于疟疾为什么在非洲常年流行,综合中外专家和权威信源的说法,主要是因为贫穷、卫生、气候、缺乏总体防治战略等多方面的影响。紧接着,栏目通过深入采访分析了西方媒体中伤中国的原因:过去非洲的药品市场基本被西方企业垄断,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质高价廉的中国药品出口到非洲,中国药企不可避免地抢占了部分原本属于西方药企的市场。可见,外媒报道可能暗含特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像《卫报》这样的世界知名媒体未能认真核实数据和药品管控流程,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虽然上述题为《中国输非洲抗疟药不是假药》的报道(《人民日报》2013年1月8日04版)已澄清了基本事实,即通过正规渠道输入非洲的中国抗疟药保证质量,不是假药,但栏目还是更进一步,在首篇报道刊发的第二天推出后续报道,探究“非洲存在假的抗疟药吗”“假药从何而来”“中国如何应对药品被仿冒”等掣肘非洲抗疟的关键议题,发出“打击假药,需中非共同努力”的呼吁。

这组报道的可贵之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扎实的调查求证正本清源,有力回击了“中国输非洲抗疟药为假药”的不实报道,维护了中国药企声誉和国家形象;二是不止于涉华舆论斗争,而是从真正救治非洲民众的立场、从切实帮助改善非洲疟疾流行严峻现状的立场出发,提出打击非洲假药的切实建议,包括:中非加强监管合作,共同打击在非洲假冒中国药的行为;非洲贸易商规范进口渠道,从合法企业采购药品;中国鼓励更多正规医药出口企业应用先进防伪技术,增加药品被仿冒的难度等。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报道价值,而且体现了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中国主流媒体的价值关怀。

可见,在涉华言论核查中,中国媒体坚守社会主义立场,反对资本无序扩张和奴役人民(特别是假药以牺牲人民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来换取利益)的逻辑,跳出狭隘的民族国家范畴,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求证事实,核查真相,为相关问题的解决传递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了事实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注重实效:以求证真相促进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具有鲜明的行动指向,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视域下,追求和把握真理的真正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实现对某事某物思辨性的正确认知,也不在于构建某种真理体系,而在于为社会带来有益变革”。加之虚假信息易引起思想混乱、扰乱社会秩序,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事实核查实践更应注重报道的社会效果,谨慎评估辟谣报道是否有利于回应民众关切,推动问题解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敢于关注社会重大、敏感问题,从发展全局的角度进行选题策划和调查取证。在这方面,“求证”栏目刊发的《探析PX之惑》系列报道是典型案例,曾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类一等奖。作为当时的网络舆情热点,PX(对二甲苯)项目的安全性引发不少民众的担忧,甚至在一些地方演变成了线下抗议。在此背景下,“求证”栏目敢打硬仗,连续刊发四篇报道,深入分析各方围绕PX项目的焦虑重点和焦虑根源,集中回应了“PX项目已有不少,为何仍要上马”“我国不发展PX产业会怎样”“PX是被欧美淘汰的落后产业吗”“PX生产安全吗”等尖锐却是民众深度关切的核心问题,并在分析借鉴日韩两国发展PX项目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安全生产、项目监管、信息公开、利益补偿等方面提出了 “破局之道”。总的来看,系列报道站在国家产业规划的高度,肯定了PX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但与此同时,也没有回避国内PX产业发展中的现存问题特别是监管方面的不足,而是结合产业数据分析、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系列报道有理有据有节,形成了良好的规模效应,对缓解民众焦虑、促进产业良性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网络舆情热点是“求证”栏目的重要选题来源,从这些“热点”着手进行辟谣求证有利于提升传播的针对性,获取良好的报道效果。更重要的是,那些混杂谣言的舆情热点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生“焦点”,关联着很多社会问题的“痛点”,因此,有担当、有水平的媒体在调查求证时往往不止于对某条言论或某个事件的真伪判断,还会以回应舆情热点为契机,发掘其背后的共性、深层次问题,助推问题解决。

可见,中国语境下的事实核查不应回避舆论监督,更该提倡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建设性舆论监督和问题解决。正如“求证”栏目核心成员、《人民日报》主任编辑肖潘潘所言,主流媒体要“多点治理者思维”,从“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上找选题”,既要引导舆论以实现“影响力的波峰”,又要稳妥理性发言,不成为“舆论的风波”,做出“让社会思考、供治理者参考”的有益报道。

综上,在中国语境下,媒体不是社会发展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和贡献者,有机嵌入社会发展中,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相关的事实核查实践也要在调查研究、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追求事实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处理好舆论表达与舆论监督的关系,通过主动回应舆情热点和民众疑问来进行舆论引导,促进问题解决。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与认同研究”(批准号:21&ZD314)阶段性成果】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刘沫潇.中国语境下的事实核查探究——以《人民日报》“求证”栏目为例[J].青年记者,2023(23):23-25.

相关阅读

  • 全国第13位!

  • 1月8日,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公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国考”中再创佳绩,位列全国第13位,稳居A++序列,居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前1%,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跻
  • 耿华军:以地理的视角,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 2024年1月9日中信出版集团在中信大厦举行“形塑与建构:中信出版2024合作伙伴大会”,向广大合作伙伴报告过去一年共同合作的成果,分享对未来出版的理解和举措。星球研究所创始人
  • 韩媒:韩国芯片巨头SK海力士计划升级在华工厂

  • 据韩媒近日报道,韩国芯片巨头SK海力士准备打破美国对华极紫外(EUV)光刻机出口相关限制,对其中国半导体工厂进行技术提升改造。这被外界解读为,随着半导体市场的复苏以及中国高性
  • 人工智能赋能品牌出海 既是潮流也是使命

  • 1月13日,由中广联合会微视频短片委员会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承办,智屏时代协办,第四届中国短视频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品牌出海”分论坛在门头沟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
  • 2023-2024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全明星赛在临沂市举行

  • 琅琊新闻网讯 1月14日下午,2023-2024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全明星赛在临沂市举行。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乔云萍出席开幕式,市委书记任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宝亮,市政协主席边峰出
  • 公明中学原创英语戏剧获“特金奖”

  • 近日,在2023大湾区童话节校园中英文短剧大赛中,光明区公明中学Change戏剧社的小演员们表演了原创英语戏剧作品《Room33》(33号展厅),用英文戏剧的方式把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演活了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国语境下的事实核查探究

  • 作者:刘沫潇(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23期“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已成为众
  • 开办手语节目 助残服务暖人心

  • 项目名片:开办残疾人手语节目  实施情况:市残联与市融媒体中心创办雅安市首档手语节目《手望雅安》,为残疾人打开一个了解党委、政府方针政策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动态
  • 万物收藏,以待春发

  • 冬天,万物进入休养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这个季节,也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候。此时“雪落寒意重,万物尽冬藏”。
  • 窦锋昌:一个报纸专栏如何能办120年

  • 作者:窦锋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级编辑;本刊学术顾问)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2024年1月6日,日本《朝日新闻》的头版上,一个名为“天声人语”的专栏以一篇短文纪念
  • 守护平安,砺剑行动“东江34号”出击!

  • 夜晚,华灯初上,各大警营里警灯闪烁,民辅警整装待发,“现在出发!”随着一声令下,民警迅速出发,分赴指定区域开展行动。为深入推进“保平安、迎新年”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扎实做好岁末年
  • 海南“村VA”迎春赛在文昌火热开打

  • 1月12日晚,2024年“春光·九九杯”海南(文昌)村镇排球迎春赛暨海南自贸港岛民村晚开幕式在文昌市举办。由文昌市各村镇及其他市县村级代表队组成的28支草根球队悉数登场,开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