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关于新冠病毒来源,中疾控最新回应

日期: 来源:西安晚报官方账号收集编辑:西安晚报官方账号

距离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被发现以来,已经过去了3年的时间。

4月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和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新冠溯源研究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方:将新冠溯源政治化无法容忍

会上,沈洪兵指出,作为开放大国,在疫情发生后,我国在溯源这个科学问题上一直秉持科学态度,积极与世卫组织沟通合作。

近日,世卫组织个别官员和专家随意发表观点,轻率否定当时的结果,完全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是对世界各国参与前期溯源工作科学家的粗鲁冒犯和不公,是将新冠溯源政治化的表现,是中国科学界无法容忍的,也是不能被全球科学界所接受的。

他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和有责任感的科学家,我国始终在积极与世界各国科学家分享研究成果。

希望秉承科学的态度,坚持科学家为主体,加强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在科学的轨道上开展新冠病毒溯源工作。一些指使和参与将溯源问题政治化、企图抹黑中国的势力和人物,都不要以为全世界科学界的眼光会被他们的操弄而蒙蔽。奉劝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人士回归科学和公正的立场,不要主动或被迫成为个别国家把新冠溯源政治化的工具。

有人质疑中方新冠数据不够透明

中疾控:无任何隐瞒保留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周蕾,也是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成员,参与和见证了武汉溯源研究过程。

针对世卫组织个别官员认为,中国政府对新冠数据的发布工作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影响了全球新冠溯源研究工作,她回应表示,在第一阶段的联合溯源研究过程当中,我们是充分地分享了研究结果和数据,并没有任何隐瞒和保留。当时在武汉,国外和国内联合专家工作组在共同开展联合溯源研究的过程当中,中方科学家本着科学、公开、客观、透明的工作原则,把所有掌握的数据和资料都进行了分享,也包括早期病例信息,当时对武汉早期可疑新冠病毒感染的76000多人的病例资料,都进行了分享和深入的联合分析研究,当时的结果得到了专家们的集体认可。

对于世卫组织个别官员对中方公开透明的质疑,周蕾表示惊讶,她认为,世卫组织作为国际社会上公认的权威专业机构,如果这样妄加指责,尤其想要否认第一阶段联合溯源调查研究的成果,恐怕损害的是世卫组织的公信力。

新冠最有可能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回应

有外媒记者提问,现在中方科学家专家认为,新冠最有可能的起源是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周蕾表示,关于新冠病毒的起源,其实在第一阶段的联合研究过程中就已经得到了结论,相关结论目前没有改变。

她介绍,相关报告明确提出对本次新冠疫情起源几个方面假设的研判结果。报告从人的方面、动物的方面、跨种属传播实验室的可能性等几个角度都做了评估。

当时在武汉的联合专家组分成了流行病学组、动物溯源组、分子溯源组等几个方面分别开展研究工作。当时得到的一个综合研判结论认为,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的可能性是“可能到比较可能”,通过中间宿主引入是“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通过冷链的引入是“存在可能”,通过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

中方删除华南海鲜市场早期研究数据?

国家疾控局还原真相

有记者提问,目前有外媒报道,中国疾控中心作者团队在关于华南海鲜市场早期研究数据的文章论文投稿过程中,曾将上传至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平台上的数据删除,请问确有此事吗?当时文章投稿的过程是怎样的?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介绍,据了解,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团队于2022年2月投稿了一篇论文初稿到《自然》(Nature)杂志,在文章投稿和返修的过程中,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专家团队按照国际上科学论文发表的惯例,在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的数据共享平台上传了论文相关的原始数据,仅用于杂志审稿人评审访问,并与杂志和数据库约定,在文章正式发表后对外公开释放数据,数据及访问链接一直存在,没有删除。

2023年3月11日,注册团队发现上传至GISAID平台上的数据,在文章尚未发表、团队不知情的情况下,已被GISAID数据库的工作人员提前释放。团队的工作人员随即通过电话向GISAID平台询问了解情况。平台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数据释放是GISAID工作人员误操作所致,平台随即关闭了数据共享,但数据仍保留在平台上。

沈洪兵表示,我们团队及平台均没有删除数据,用于杂志评审的数据访问链接也一直都在。作者团队上传数据的操作符合国际惯例。我们希望GISAID平台工作人员对媒体和世卫组织说明并澄清此事,还原事情的真相。另外,目前该论文的最新版本于4月5日已经在Nature正式在线发表,所有的原始数据也已经在国际和我国的4个数据库同步释放。

中方专家介绍新冠最新研究成果:

华南海鲜市场动物样本检测均为阴性

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一篇关于华南海鲜市场早期研究数据的论文,主要结论是什么?对于病毒溯源来说,这篇论文是否有一些新的发现?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学院院长童贻刚介绍,文章内容是2020年1月到3月中国疾控中心科研人员在华南海鲜市场采集的1300多份环境样品和冷冻动物样品,进行了一些新冠病毒检测和宏基因组测序等。其中包括市场内采集的400多份动物样品,这些动物样品所有的检测均为阴性结果。900多份的市场环境样品中,73份为阳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在环境样品中分离出了3株病毒。经过基因组测序发现病毒的序列是和当时病人序列几乎是100%的相同,这也提示新冠病毒很可能来源于人类。

在分析的过程中,在环境样品中所携带的一些宿主信息显示,这些主要是人的宿主,也包括猪、牛、鸡、鸭以及一些冷链产品的基因,甚至有老鼠和猫的动物基因片段。这些都提示新冠病毒很可能是人污染的东西。这些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和世卫组织联合团队在第一阶段所做出的结论。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中国网

相关阅读

  • 孙家栋院士,94岁生日快乐!

  • 4月8日,是孙家栋院士的生日今天,他94岁了39年前的今天随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员一声令下长征三号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
  • 中国女垒获得世界杯资格

  • 北京时间4月8日,在韩国仁川举行的2023女垒亚洲杯小组循环赛最后一轮比赛中,中国女垒11-1击败中国台北队晋级决赛,同时获得世界杯参赛权。8日,中国队将和日本队争夺冠军。
  • 电子政务“黑科技”驱动高效便民数字政府建设

  •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8日讯 今天,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数字变革创新峰会在济南举办。在论坛配套的主题展览区,电
  • 桂林:中科院桂林植物园百种杜鹃花争相绽放!

  • 2023年4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桂林植物园杜鹃花园里的100多个品种的杜鹃花争相绽放,姹紫嫣红、分外妖娆。(摄影:周太久、周斌、朱江、周建林、郑伯永、陶望锡、冯桂华、何国庆、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关于新冠病毒来源,中疾控最新回应

  • 距离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被发现以来,已经过去了3年的时间。4月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和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新冠溯源
  • 高考倒计时60天!听听学长学姐们的故事!

  • 滴答滴答,时间的指针在转动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减少转眼间,距离高考仅剩60天在这个特殊的节点让我们听一听学长学姐的备考故事看看他们的备考心得查收他们的高考祝福 星光
  • 孙家栋院士,94岁生日快乐!

  • 4月8日,是孙家栋院士的生日今天,他94岁了39年前的今天随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员一声令下长征三号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
  • 汾石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入“新高潮”

  • 本报讯 (记者 王洋 通讯员 李晶晶) 3月21日,记者在汾石高速公路石楼段罗村镇互通、贺家沟特长隧道等多处施工现场看到,隆隆的机器声中,挖掘机挥动着巨臂进行公路基础开挖,工程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