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树碑立传丨不信春归无绾击,尚存一架木香花

日期: 来源:吴文化博物馆收集编辑:吴文化博物馆

原作者:愁予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闹元宵》一节中描写贾政领着贾宝玉一干人等游览大观园时,提及了不少大观园内的陈列布局,其中述及贾政等人“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时,尽管曹雪芹并未对此处做过多描写,但依然可知此处乃是团花紧簇之地。

清 孙温 《红楼梦图册》

画面所绘乃是贾政等人游览大观园,中间即是牡丹亭

其中木香一花能够为人们所赏识,与牡丹、芍药和蔷薇等名花并列,可知该花并非泛泛无名之辈。恰逢四月,木香零星小朵,犹如琐碎繁英于枝头摇曳,荡漾人心。木香之美,已从千年前就入诗入画,今日不妨与它从头相识。

01

四月春风催人游,漫步于苏州的街头巷尾,不经意间或可在白墙黛瓦中瞥见紧簇如瀑布般的木香,白花素雅,黄花富丽,你或许喊不出它的名字,但可能却会默默地驻足凝视并且掏出手机来上几张美照。木香是苏州较为常见的花卉,民国《吴县志》载:“木香,灌木类,干条甚长,不能直立,须做木架支持之,俗呼木香棚”。木香乃丛生花卉,枝条细长,芊芊无力,须以木架等物支撑方可成景,花时蔚然可观,平时亦可作为乘凉消暑之地,此待稍后分说。除却以木架为支撑外,木香也常常攀附墙面,木香枝条从墙头屋檐垂落而下,百缠千叠,虽说木香花小,但胜在繁多,远观木香如瀑布倾泻,与苏州的白墙黛瓦彼此相映,古朴典雅之感油然而生。宋代文人徐集孙有《檐上木香》一诗云:

无奈声声杜宇频,木香犹有一分春。

檐头分得清香到,却谢寻常过路人。

杜宇声声报春将去,但所幸木香犹存一抹春色,诗人站于屋檐之下仰观木香,享受着这临近末尾的春意。木香可架木为轩置于庭院之中,但若选择于墙角檐上作为栖息之所,那便是满园春色关不住,路人皆可享受这份慷慨的美意。近代诗人许家惺的邻居家墙上有一棵木香,花开时朝许宅延展而去,让许家惺也偷得了这份春色:“邻家花向我家开,半架还笼芍药台。似为萧斋少春色,隔墙特送一枝来。”许家惺笔下的木香,显得是如此体贴人心。苏州的许多木香亦不小气,你无需翻墙踮脚,只需微微转头,它自会落落大方的出现在你面前。

苏州檐上木香

图片来源:苏州市旅游咨询中心

苏州檐上木香

图片来源:苏州市旅游咨询中心

木香花开时已近暮春,春风渐弱,百花待凋,木香的徐徐绽放,让正伤春惜花的文人墨客们精神为之一振,宋人萧炎在《春归二绝和高希远韵》中说:“不信春归无绾击,尚存一架木香花”,你们皆言春已归去,但却不知仍有木香架上仍有三分春色。另一名宋人徐积在友人的园子中瞧见了开的正盛的木香花,也不由得抒发出了与萧炎相似的感慨:“谁言十日春归去,犹有春风在慎家”

庭院中的黄木香

成书于清代的《名花谱》中言及木香花色云:“花有三种,惟白花紫心者为上,芬馨淸润,坐若香雪,其靑心白花、黄花者皆不及也”,同样成书于清代的《花大小志》也认为:“花有数种,紫心白花者为佳,白色者又有大小不等,其红色、黄色远不逮也”,依据花色来分,木香花大致可以分为紫心白花、青心白花和黄花三种,今人粗略的分为黄白二种,以紫心白花为木香花色之冠应当是大多数清人的看法。但远在宋代却恰恰相反,宋人不仅对黄木香青睐有加,而且木香之所以能在宋代颇为盛行,黄木香的花色实在功不可没。宋代传世至今且以木香为题的诗词,以黄木香为描写对象的诗词尤多,如宋张侃的《黄木香》:

名花爱向春深月,幻作人间黄玉花。

裛露承风娇不尽,好将逸语为渠誇。

再如南宋·苏泂《送黄木香与九兄其一》“冶叶倡条无意度,黄香千叠最宜春。折来欲赠空惆怅,未遇人间第一人。”亦是以黄木香为题。宋人痴迷于黄木香是因为宋人对黄色颇为青睐,宋人认为黄色乃是高贵富丽的象征,最初盛行于宫廷之内,此后上行下效,民间亦开始渐渐传播,但显然至清代已并无这种偏好。事实上,木香黄白二色各有千秋,若想在二色当中评出高下并非是明智之举。

富丽的黄木香

图片来源:苏州市旅游咨询中心

淡雅的白木香

02

说起木香,就不能不说它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中国古典园林讲究“虽由人作,宛由天开”,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曾将这种关系概括为“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即是指人根据理想化的诗画境界来对园林进行布局陈设。文章开头所提及的《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大观园的设计者将牡丹、芍药、木香、和蔷薇等花集中于一处,显然是布局者理想化的设计。木香于此次被营建成了木香棚,这是木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布局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木香棚的营建有多种方式,若只是以木香棚的外观来区分的话,则大致可以分为凉亭式、凉亭和藩篱的组合式。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一书“蔷薇木香”条有所记载:

尝见人家园林中必以竹为屏,牵五色蔷薇于上,架木为轩,名木香棚。花时杂坐其下,此何异酒食肆中?然二种非屏架不堪植,或移着闺閤,供仕女采掇差可。别有一种名黄蔷薇,最贵,花亦烂熳,悦目。

苏州艺圃种植的蔷薇

蔷薇与木香乃是近亲花卉,许多人都容易将其弄混,文震亨在文中也并未做细致区分,想必他所指的五色蔷薇中应当含有白木香和黄木香两种。文震亨在此处说“以竹为屏,牵五色蔷薇于上,架木为轩”,实质上就是指用竹子木料搭建成藩篱式的架子,再引蔷薇木香等灌木丛生花卉于其上,使其生长,形成一道花卉藩篱,这种花卉藩篱在明清时期又称之为花屏。“轩”意为“有窗的长廊或小屋”,与凉亭相似,若只是单独的“架木为轩”而没有“以竹为屏”,那便是凉亭式木香棚。文中将“以竹为屏”和“架木为轩”放在一起,所指的应当就是凉亭和藩篱的组合式木香棚。事实上,文震亨所说的“以竹为屏”的园林布局方式在中国古代并不难寻,在明代画家钱榖《求志园图》和文徵明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藩篱。

明 文徵明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之繁香坞》

明 钱榖 《求志园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很显然,求志园的藩篱更加符合“必以竹为屏,牵五色蔷薇于上”的营建方式,青叶花卉之下,不难看见由竹子木料搭建起的框架,王世贞这样描述道:“入门而香发。则杂荼蘼,玫瑰屏焉,名其径曰采芳,示吴旧也”,“示吴旧也”四字似乎暗示出这种营建方式在吴地较为流行,在王世贞的胞弟王世懋的家中庭院中,这种由木香、蔷薇和玫瑰等组成藩篱也一度存在过:

玫瑰非奇卉也,然色媚而香甚旖旎,可食可佩。园林中宜多种。又有红黄刺梅二种绝似玫瑰而无香。色瓣胜之。黄者出京师蔓花。五色蔷薇俱可种。而黄蔷薇为最贵。易蕃亦易败,余圃中特盛。木香惟紫心小白者为佳圃中亦有架。

清 沈苍 《怡园图册》局部

画面中央也是这种藩篱式的布局,但是藩篱上的花无法分辨

但是钱榖等人的绘画似乎只是还原出了花屏的模样,文震亨所说的“以竹为屏”和“架木为轩”的组合式木香棚在这些画中并未得到体现。花屏和组合式木香棚尽管在外观略有不同,但他们在“花卉必须多样”这个选择上却达成了一致。《醒世恒言》卷四中提及和花屏相似的建筑时是这样描述的:“那园周围编竹为篱,篱上交缠蔷薇、荼䕷、木香、剌梅、木槿、棣棠、金雀,篱边撒下蜀葵、凤仙、鸡冠、秋葵、莺粟等种,更有那金萱、百合、剪春、罗剪、秋罗、满地娇十样”,单单一处花屏就需要数十种花卉点缀,精致至如此程度不能不说略显夸张了一点,但在古人的观念中,木香单独难以成景却是真的。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说:“木香花密而香浓,此其稍胜蔷薇者也,然结屏单靠此种未免冷落,势必依傍蔷薇”,紧接着,李渔又指出了木香和蔷薇的搭配方式:“蔷薇宜架,木香宜棚者。以蔷薇条干之所及,不及木香之远也。木香作屋,蔷薇作垣,二者各尽其长,主人亦均收其利矣。”细品李渔所说的“木香作屋,蔷薇作垣”,屋应当就是指屋顶之类的遮盖建筑,也就是呼应着前面的“木香宜棚”,垣是指围墙,对应着“蔷薇宜架”。如此一来,李渔所言似乎就是指凉亭和藩篱的组合式木香棚。在清代画家孙温的《红楼梦画册》中,我们似乎可以窥见这种组合式木香棚的形状:

清 孙温 《红楼梦图册》局部

在笔者所截的三幅图片中,第一幅似乎是宝玉在蔷薇花架下遇到龄官划蔷字的场景,第二幅则是宝玉和其他姐妹在花架下乘凉闲聊。通过前两幅图片,我们似乎就可以清晰的理解何谓“木香作屋,蔷薇作垣”,第一幅画中龄官头顶应当就是黄木香,周遭的红色花卉应当就是蔷薇。第二幅画面中黄木香和蔷薇的位置发生了对调,但效果似乎并无影响。在第三幅画面中,很难确定画中的花卉是否包含木香,但李渔所说的“木香作屋,蔷薇作垣”与此画面应当相差无几,也可作为旁证。闲坐于此等极具匠心的园林布局之下,清风袭来,香远益清,很难不会有惠风和畅,怡然自得之感。

有趣的是,李渔所认为的“木香”和“蔷薇”这对好搭档,在互相映衬的同时也在暗暗较劲,并且因个人的口味不同,木香和蔷薇在不同的人们心中也总有高下之分,如明人田艺蘅在自己的《香宇集》中就略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昔好事者品花以蔷薇为架上王孙,余则以为不若,以白木香为架上仙姝可也”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宝玉在蔷薇花架下遇到龄官划蔷字的场景

单独“架木为轩”也就是凉亭式的木香棚虽然在画中并不常见,但也确实是古人布局木香所使用的一种方式,在《红楼梦画册》的另外一幅图画中,可见看见宝玉负手正走过一处花架,看花色应当是蔷薇,虽非木香,但木香“架木为轩”所呈现的方式应当与此相似。但画面中的“架木为轩”过于简单了些,现如今在苏州存留下的木香古树,就为我们呈现了另外一种木香“架木为轩”的方式,此待后文分说。

清 孙温 《红楼梦图册》局部

03

前已言及,木香在苏州是较为常见的花卉,远在宋朝,苏州就有一位名为项彦同的文人为木香留下了赞美诗篇:“天遣司花宝笈开,鲛绡散剪碧云堆”,正德《姑苏志》将木香已列为苏州的种植花木并且有了详细介绍,可见木香在苏州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苏州古典园林的盛行,是木香在苏州广泛种植的原因之一,同治年间所修《苏州府志》中提及木渎的遂初园时,收录了一篇何焯所写的《题潬上书屋》,其中就提到了在遂初园内有木香棚:“又再折而东北,左并广池,右廹桂屏,接木连架,旁植木香、蔷薇诸卉,引蔓覆盖其上,花时追赏,烂然错绣。”虽然除了遂初园内的这处描述外,我们很难在其他关于苏州园林的传世文献中寻得木香的身影,但想必苏州的文人墨客们,是不会错过与木香相遇的。

苏州目前尚存且拥有一定年份的古木香共有三株,均位于姑苏区,其中一棵位于三茅观巷14号,另外两棵均位于著名的拙政园内,编号分别为拙014和拙015,三棵古树的树龄皆为一百三十余年左右,诸如木香这种灌木丛生花卉是不易存活这么久的,这三棵树能从清末存活至今属实不易,这和它们生活在园林内有很大的关系。位于拙政园的两棵木香花,一棵为黄木香,布局的方式与《红楼梦画册》中“架木为轩”几乎一致。另外一棵为白木香且更加值得注意,它的布局方式和前者大不相同,它整体的布局为圆盘形,即一个大大的圆盘托举起了百缠千叠的木香花,圆盘的中间四角仍然有梁木支撑,木香花之下还贴心的陈设有环形石凳,不少纤弱的木香枝条垂落而下,随风摇曳,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别具风雅又浑然天成的凉亭,游园的游客们在歇脚的同时亦能欣赏到木香花的灵巧动人,可见彼时设计者的匠心。

编号为拙014的木香花

编号为拙015的木香花

在苏州,木香棚一直还有凉棚的称号,清人吴省钦《白华前稿》就收录了一首《襄阳见瓶中木香香细花繁异他处》,其中“飘香细细蜨交迷,江乡暑近支棚坐”一句下有注释谓:“吴下谓凉棚曰木香棚”,说明在吴地木香棚的功能并不仅仅限于观赏,还有消暑纳凉之奇效。文震亨说木香花时,置瓜果茶酒于下,何异于酒肆之中?如今观拙政园内的这棵白木香,才知文震亨所说并非虚言。木香花香的清雅与月光交杂在一起,三大白美酒下肚,吐出的便是篇篇好诗妙词,元人曹伯启就曾与友人相邀对饮于木香棚下,有诗云:

每怀仙境到无缘,绿暗红稀又一年。

棚上雪香棚下客,暂时分得橘中天。

若无木香花的陪衬,诗人又怎会窥得他魂牵梦绕的仙境呢?

结语

墙头上的木香花,是率性而慨慷的,院墙关不住它,它更希冀为这暮春留住三分春色,为众人带来一份慰藉;园林内的木香花虽并非还是人人皆可共赏,但经过人们理想化的营建,木香与蔷薇、荼蘼和玫瑰等众花的亲密配合,迸发出了入诗入画的效果。最为重要的是,木香棚独特的设计的样式,可达到欣赏和纳凉两层效果,是古人对于自然的充分认识与利用,匠心独到之外又让人倍感和谐。

参考文献:

1. 文震亨:《长物志》,清道光光绪间粤雅堂丛书本

2. 李渔:《闲情偶寄》,清康熙刻本

3. 谢堃:《花木小志》,清道光春草堂集本

4. 佚名:《名花谱》,清刻本

5. 冯桂芬:《苏州府志》,清光绪九年刊本

6. 吴省钦:《白华前稿》,清乾隆刻本

7. 冯梦龙:《醒世恒言》,明天启叶敬池刻本

8. 曹雪芹:《红楼梦》,清乾隆五十六年萃文书屋活字印本

相关阅读

  • 张建林 | 屋里青山屋外溪

  • 苏州有个地方叫浒墅关。浒墅关离吴江不算远,可惜至今未去过。未去过也有好处,可以想象。想象中得浒墅关,是个荒凉得地方,荒凉得像一幅宋元山水画。想象中宽阔得河边有一只亭子,
  • 这几张交通卡的新卡面,地球都

  •           叮,无纸化创作利器 iPad 邀你共赏由《卷宗 Wallpaper*》发起的 Made on iPad —— 绿色出行 2023 电子交通卡卡面设计大赛作品。 刚刚看到的是 001 号创
  • 苏州以“探路者”姿态加“数”前行

  • 数字苏州建设工作推进大会召开。 苏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苏州4月19日电 (周建琳)19日,数字苏州建设工作推进大会召开。会上透露,2023年是苏州实施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之
  • 苏州网红山泉最新“体检报告”出炉

  • 菌落总数低于标准值、未检测出总大肠菌群、浑浊度低于标准值……近日,记者从苏州高新区卫监所了解到,苏州网红山泉——菖蒲泉今年第一季度水质检测结果公示,参检的14项指标均能
  • 今天来直播间!带你玩转苏州

  •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最近的苏州可谓是“顶流出圈”成为了无数游客的热门首选园林、景区游客络绎不绝五一假期马上来临小鱼已经预想到又将有大量游客汇聚苏州,一品
  • 从墙上倾泻而出的“瀑布”,霸榜了……

  • 最近,不少人的朋友圈、小红书和抖音首页都被一面“瀑布”墙霸榜了!白色如香雪,黄色如锦缎,柔软的枝条从围墙倾泻而出,花朵密密匝匝,这便是流淌在南京碑亭巷的木香花“瀑布”!随意一
  • 数字孪生云展厅上线 打造不落幕的金鸡湖双年展

  • 4月15日,2023第六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正式启幕。金鸡湖畔,一场“生动立体”的当代艺术盛宴揭开神秘面纱;与此同时,苏州·金鸡湖双年展数字孪生云展厅上线,一次文化艺术与数字技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树碑立传丨不信春归无绾击,尚存一架木香花

  • 原作者:愁予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闹元宵》一节中描写贾政领着贾宝玉一干人等游览大观园时,提及了不少大观园内的陈列布局,其中
  • 主播说节气(第三季)丨 谷雨

  • 4月20日16时14分,我们将迎来谷雨节气,这也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和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谷雨也与降水直接相关,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它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在名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