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走乡村 看振兴 | 小蘑菇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日期: 来源:燕赵晚报收集编辑:燕赵晚报

2月13日,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明确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石家庄谋划制定了《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旨在使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今年的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之以恒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已经明确,号角也已吹响。为了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即日起,本报开设“走乡村 看振兴”专栏,记者走到田间地头,进入大棚车间,采访多方人士,以更多接地气、有深度的报道,反映各县(市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采取的有力举措、取得的积极成效。

  2月15日,在行唐县玉亭乡疙瘩头村村北的一座大棚里,整齐地摆放着19排七层热镀锌架子,上面一个挨一个地“躺”着许多圆柱形的物体,这就是菌棒,蘑菇则从里面冒出了头。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蘑菇,让当地农民的“钱袋子”变得越来越鼓。

工人们把刚摘下的蘑菇搬出大棚

在家门口打工还不耽误家里农活

  见到55岁的赵晚香时,她正在逐一给菌棒注水。只见她戴着胶皮手套,穿着雨衣、雨裤、雨鞋,左手拿起一个菌棒,右手把带有针头的水管刺进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用时不到5秒。“我是去年9月份到这儿干活儿的。”赵晚香说,自己是疙瘩头村的,刚来的时候负责打袋,就是把生产菌棒的原料,放进装袋机,出来的就是大家看到的菌棒。打袋工作结束后,她又开始了给菌棒注水的工作。

  与赵晚香不同,同村的刘改霞从事的是采摘香菇的工作。她戴着手套,左手扶住菌棒,右手小心翼翼地把香菇从菌棒上取下,放进地上的筐里。“我每天干8个小时,中午还管饭,每个月挣2000多块钱,跟以前种地比起来,一点儿也不累。”不惑之年的刘改霞有两个儿子,分别上高二和初一,爱人在村里打零工,虽然有时候一天能挣200元,但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活儿。自从去年8月份来到河北拓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后,刘改霞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一则是因为收入有了保障,另外,在“家门口”干活,还不会耽误家里的农活,真是一举两得。

  “那边还有一个,你别忘了摘。”出言提醒刘改霞的是孙素平,今年58岁,身材略显瘦弱,从今年1月份起,她每天骑电动三轮车,从四五里外的八里庄村来到疙瘩头村。“儿子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我和老伴。”孙素平说,自己出来打工后,老伴自己种着十几亩地,“等农忙的时候,我回去搭把手就行。”

  记者了解到,除了八里庄村外,附近的李家庄村、庙上村、高岭村、泉滋头村等地的村民也纷纷前来打工,最忙的时候有100多人。“工种不同,工资也不一样。”河北拓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坤告诉记者,给菌棒注水的女工每天70元,负责采摘的女工每天80元,男工每天120元到150元不等,“因为有些体力活只能用男工,所以工资就高一些。”

下一步准备建设智能化大棚

  王立坤是疙瘩头村人,从部队退役后,曾在行唐县城开过五金店,后来回到家乡搞养殖。2021年,在玉亭乡优惠政策的吸引下,他流转了村民110亩土地,决定从事香菇种植。

  当年4月,香菇大棚开工建设。5个月后,20个大棚建成并投入使用。场地有了,菌棒怎么办?经过深思熟虑后,王立坤决定,从武汉市购买。因为,那里的香菇种植技术很成熟,而且品质好、名气大。于是,11月初,10万根香菇菌棒从武汉市运到了王立坤建好的大棚里。经过5个月的采摘,2022年4月,第一批香菇菌棒“寿终正寝”。

  在此之前,王立坤就已经想好,不再购买菌棒,而是要自己培育。所以,2022年3月,制棒车间开建。6月,又新建了7个大棚。7月,从承德市聘请了技术员。8月,开始制作菌棒。11月,第一茬香菇顺利产出,而且长势良好。“这批菌棒一共50万根,每根菌棒基本能产1斤8两香菇,出菇时间预计能持续到今年5月。”王立坤说,香菇采摘后,大多销往省会周边县(市区)与河南省。

  虽然距离5月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但王立坤心中又有了新的计划:“我已经购买了烘干设备,准备把香菇进行初加工再销售。”他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准备把南边那几十亩地建成智能化大棚,种植红托竹荪等高端品种,自己增收的同时,也努力让周边村庄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还没生产便已经订出近10万棒

  从王立坤的香菇大棚出来后北行约300米,就来到了以生产白灵菇闻名的河北饶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然而,在该公司的出菇棚里,几乎看不到白灵菇的影子。“现在正是白灵菇的销售旺季,我们不生产,我们做的是反季白灵菇,4月到11月是出菇时间。”该公司经理郝军辉笑着说,虽然现在还没有白灵菇,但已经被预订出近10万棒了。

  “我们最早准备在邯郸市投资生产白灵菇,但没有谈拢。”郝军辉说,后来,玉亭乡领导承诺七天内办好用地手续,并且言而有信。于是,2018年,郝军辉在疙瘩头村投资建成了包括发菌棚、催蕾棚和出菇棚在内的8个大棚。第二年便生产出第一批白灵菇。

  郝军辉介绍说,在河北省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支持下,他们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建造菌包自动生产线,全程不打农药。每根菌棒只生产一个白灵菇,个大好看,色泽鲜白,平均每个白灵菇净重400克,每公斤售价40元左右,深受市场青睐,成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抢手货。

  不仅如此,经过百天培育的首茬白灵菇采摘完毕后,公司便对菌棒注入新技术,20天后二茬白灵菇继续上市。之后,把菌棒粉碎,用于种植平菇和草菇,进一步延长食用菌产业链,让食用菌借助“黑科技”力量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公司已吸纳周边村劳动力30余人就业,平均每人月工资2400元。

  郝军辉告诉记者,去年,公司生产了18万棒白灵菇,今年计划生产30万棒左右。同时,再建设11个大棚,以供应全国市场。而且,将发展种植鸡枞、绣球、金耳等菌类,让菌棒得以循环利用。

引进食用菌特色农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产业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和联农带农上下功夫。而行唐县玉亭乡的做法与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不谋而合。

  据介绍,近年来,玉亭乡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进食用菌特色农业项目,打造白灵菇、香菇、平菇、鸡枞、鸡油、绣球、金耳菌类种植和销售基地,带动当地产业转型,进一步提升脱贫成效,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目前,玉亭乡共有食用菌种植大棚45个,面积达155亩,年产值达到2400万元。

  行唐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浅山区,地形大致为五山二坡三分田,发展多种特色种植业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按照“大产业抓小品种、新产业抓大基础、老产业抓新提升、强产业抓固根基”的产业发展思路,行唐县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两红一白”的基础上,结合特色优势及市场需求,重点推动了食用菌等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全县食用菌年产量达1000吨。

  同时,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结合实际,行唐县制定了《行唐县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奖补办法》,规定对集中连片新建蔬菜日光温室(暖棚)、塑料大棚(冷棚)50亩以上的(以实际种植面积为准),分别一次性给予每亩补贴3000元和1000元。对新增特色产业规模种植每亩给予100-200元补贴。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参加休闲农业星级示范区创建,对申报成功国家休闲农业星级企业(园区),补贴5-20万元,县级同步补贴5-20万元。对申报成功省级休闲农业星级企业(园区),补贴2-5万元,县级同步补贴2-5万元。这些奖补办法在做强做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同时,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文/图 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崔虹


相关阅读

  • 新鲜!新闻发布会开到了村里!

  •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莓”好生活,因你而来!欢迎来到美丽的“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樱桃之乡”安丘市石埠子镇。石埠子镇地处安丘市南部,是首批“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和第二批“
  • 发挥后盾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

  • 为进一步凝心聚力、提振精神,推进2023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2月6日,作为大河沿子镇沃尔塔布拉克村后盾单位,精河县人民检察
  • 轮台县:发展设施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 “RTK已自检完毕……可以开始放线……”近日,在轮台县阿克萨来乡月堂村,随着勘界放线工作的开始,阿克萨来乡1600万元设施农业前期工作全面启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
  • 汕头潮南成功晋级《乡村振兴大擂台》全省九强

  • 连日来,广东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持续比拼、火力全开,汕头市潮南区代表队与梅州市平远县、潮州市潮安区同台比拼,打响了擂台之战。昨天,经过激烈的角逐,潮南脱颖而出,成功晋
  • 广水:乡村合作公司“盘活”乡村沉睡资源

  •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刘冬、程淇)2月15日,广水市广水街道驼子村,10栋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村民正弯腰播种。“现在下播苋菜、荆芥,3月底就能上市。之后开始育秧、种哈密瓜、播花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河北将开展水资源管理五大行动 构建新格局

  • 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河北开展水资源管理五大行动  从2月14日在唐山市召开的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河北省将围绕建立健全管控指标体系
  • 超118亿件!全国第一

  • 近年来,浙江义乌快递量连年高位运行,电商产业活力蓬勃。国家邮政局近日公布数据,金华(义乌)市蝉联全国快递业务量第一。金华市2022年快递业务量累计超118亿件,其中义乌93亿件。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