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高温下心脑血管会受损,6个方法给血管“消暑降温”

日期: 来源:奎文发布收集编辑:奎文发布

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高温天气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直接影响,曾有研究显示:气温升高1℃,心脑血管病患者增17.3%。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全身血管扩张,大量出汗甚至脱水,空气含氧量降低,都会引发血管疾病。最高气温升高1℃,心脑血管病患者增17.3%!那么,如何在高温天给心脑血管降温呢?

1.室内外温差不建议超过8℃~10℃

若室内空调温度太低,乍一出门到高温的环境中,温差的骤然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太低,与室外的温差以8℃~10℃为宜。同时,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换气,以便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2.减少突然发力的动作,不要猛回头

突然发力的动作,会使颈椎受到冲击,影响颈动脉的血流,导致脑部缺氧。

建议要尽量减少这样的动作,不要猛回头或猛弯腰,尤其是在起床或下床时。

3.每天饮水1500毫升~1700毫升

(如果既往有过心衰或心功能较差的人群,饮水量适当减少)

夏季,身体的水分会被大量蒸发,如果这时候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变得黏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

建议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1700毫升,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更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既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又能预防血栓形成。但不能喝冰镇饮料,也不能吃冰激凌,因为这些会刺激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

4.晨练别太早,可改到晚饭后,避免过热

夏季锻炼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过热,否则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缺氧等不良后果。

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的凉爽时段进行锻炼,每次不超过30分钟,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前后要适当补充水分,但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造成血液浓度降低,心脏负担增大。

5.饮食要清淡,不要吃得太油或太咸

天气热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吃得太油和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心脑血管健康。

建议日常饮食多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还要经常吃些瘦肉、鱼类,保证蛋白质摄入。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6.睡眠要充足,作息要规律

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增大心脑血管的工作压力。而且天热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而情绪也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高危因素。

建议夏季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并在中午抽出30分钟的时间午休。

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阅读

  • 王雪茜做客《养生堂》:巧用夏至养生汤

  • 很多人都听说过“春夏养阳”的健康理念,可是您有没有想过,夏季天气这么炎热,为什么还要养阳呢?6月22日17:25,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王雪茜主任医师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告诉
  • 夏季气温高 去打卡景区这些注意事项要放心上

  • 夏季出行景区游玩时,要时刻注意消防安全,易燃易爆品不能带进景区,严禁违规使用明火,车辆按规定停放切勿挡住消防通道......这份景区提醒,快收好吧~(来源:央视新闻)
  • 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实现100%绿电供应

  •   日前,在天津电力交易中心组织下,202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场馆方(梅江会展中心)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完成绿电交易,达成交易电量1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320吨,减排二氧化碳800吨。
  • 一图读懂如何加强夏季安全生产工作

  • 持续高温天气为企业安全生产带来各种各样的“热”隐患如何加强夏季安全生产工作做好防范准备一图读懂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 “警消”联动,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

  • 极目新闻通讯员 占红英为进一步推进夏季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严控夏季火灾安全形势,2023年6月21日,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公安局茨河派出所和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联合检查,全力清除火灾
  • 东明:用好纪检监察建议 提升监督工作实效

  • “收到纪检监察建议后,我们对全县13323眼机井进行排查整改,确保每眼机井‘井通水、泵可用、电连通、能灌溉’。”日前,在全市“提高纪检监察建议质量 深化标本兼治 推动系统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食安綦江科普宣传走进綦江区横山镇

  • 重庆市綦江区作为国家第四批、重庆市第二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区(县)之一,各项创城工作随着夏日的到来,似火热般的激情持续推进,创城氛围越来越浓厚、群众的参与热情度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