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张卫茹主任,带领老干神经内科田芸主治医生、全科医学科谢婷婷医生、龙艳芳护士长和梁善义主管护师一行,深入现场了解社区基层新冠感染诊治的情况和面临的困难,通过重点患者查房、重点环节指导、重点举措演示等形式,对基层医护人员对诊治过程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了重点交流,送去了“及时雨”般的帮助。
据悉,根据《湖南省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分类收治专家建议》等文件精神,要求建立三级医院分区包干责任制,在提升基层重症救治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基层医生对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开福区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危重患者救治中心所辖包干区域,其中四方坪及捞刀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层临床实践单位。
全科医学科张卫茹主任一行来到开福区四方坪街道(左)、捞刀河街道(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基层新冠感染诊治
在开福区四方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卫茹主任一行在该中心党支部书记欧阳华娟的陪同下先到各门诊诊室了解患者的收治情况,重点查看了留观室患者的治疗用药。在清一色的老年患者中,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引起了张卫茹主任的注意。患者病程20余天,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后未见明显好转,目前出现血尿等新发症状。
张卫茹主任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用药史后发现,患者存在多种抗生素联用问题,认为血尿可能是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并指导患者调整用药,嘱咐其必要时转诊至湘雅医院就诊。患者仔细聆听了指导意见,并对张主任连声道谢。
随后,中心还特别邀请有着多年急诊科工作经验的梁善义主管护师对基层院前急救相关内容进行了指导。梁善义护士重点查看了中心120救护车的设备、急救箱及药品配备情况,建议完善呼吸气囊等急救设施的配备,并重点分享了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观察要点及事项。
张卫茹主任一行听取四方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医生意见(左上)、查房(右上)、指导120救护车设备和接诊(左下)、指导护理工作(右下)
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略有不同,开福区捞刀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向辖区服务对象开展了住院服务。
实施“乙类乙管”措施以来,中心在住患者数增多,患者年龄较前整体明显偏大,多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其中最大年纪的患者高达87岁;病情较前更为复杂,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比例增多,基层诊治压力明显增加。
在胡浩主任的陪同下,张卫茹主任一行直奔病房查看并指导病情危重患者诊治,与基层医护人员交流最新诊治进展,探讨如何快速识别病情进展的高危患者并及时上转。对病房一位在住的疑似肠梗阻的患者,张主任在认真听取正在该中心轮转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住培医生郭医生的病情报告后,详细查看了患者的检查检验报告,指导患者口服石蜡油缓解症状,叮嘱郭医生一定要注意营养支持,同时关注患者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必要时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田芸医生则重点对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新冠患者进行了诊疗指导。最后,龙艳芳护士长进行新冠感染患者普遍适用的俯卧位通气进行了详细讲解,梁善义护士还现场进行了清醒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演示。现场的医护人员纷纷表示颇有收获,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今后定期指导的期待。
张卫茹主任一行听取捞刀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医生意见(左上)、查房(右上)、指导俯卧位通气(左下)、指导慢病管理工作(右下)
张卫茹主任表示,此行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所肩负的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的责任。下一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将联合新冠感染救治专家设计与组织面向基层医务人员的系统培训课程,内容涵盖药物使用、氧疗、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及时发现与甄别“重症”风险人员,致力于持续提升社区新冠救治与防重症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持续密切关注社区新冠救治指导需求,调研基层现有的药品储备情况,在新冠感染最新诊疗方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基层现有医疗设备、药物等条件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依托双向转诊渠道,协助及时转诊,不断促进“早发现、早干预、早分流”。
(编辑ZS。 )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谢婷婷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