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蓝皮书显示我国油气产销呈现“两增两减”

日期: 来源:环球网科技收集编辑:环球网科技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日,中国油气产业分析与展望系列蓝皮书在北京发布。其中,《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22-2023)》显示,2022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实现“两增两减”:即储量、产量稳步提升,进口量、对外依存度实现下降,油气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同时,预计2023年世界油气市场将恢复至正常供需空间,非市场因素将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油气价格将出现回落,期间存在起伏波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世界油气产量和消费量将出现小幅下降,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将呈现逐渐乐观的态势。预计2023年,中国石油产量将稳中有进、持续增长,进口规模将不断缩减。

据悉,中国油气产业分析与展望系列蓝皮书包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22-2023)》简称《油气产业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2-2023)》(简称《低碳经济蓝皮书》)《成品油与新能源发展报告蓝皮书(2022-2023)》(简称《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中国天然气行业年度运行报告蓝皮书(2022-2023)》(简称《天然气行业蓝皮书》)。

油气产销呈现“两增两减”

《油气产业蓝皮书》显示,我国油气产销呈现“两增两减”态势,预计2023年我国油气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原油产量坚守“2亿吨+”安全线,天然气产量超过2350亿立方米。

具体来看,“两增”指我国石油天然气储量、产量稳步提升。2022年,我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4亿吨,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2万亿立方米;原油产量2.05亿吨,同比增长2.9%,重回2亿吨“安全线”;天然气产量2201亿立方米,同比增速6.07%,连续5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两减”指我国石油天然气进口量、对外依存度实现下降。数据显示,我国进口原油50828万吨,同比下降0.9%,原油对外依存度降至71.2%;进口天然气10925万吨,同比下降9.9%,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降至40.2%。

值得一提的是,《油气产业蓝皮书》显示,2022年,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2406.9亿吨,同比增长1.3%;全球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为211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全球石油产量为43.49亿吨,同比增长2.8%;全球天然气产量为4.25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4%。受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等因素影响,2022年世界石油需求增幅放缓,同比增长215万桶/日,至9980万桶/日;天然气消费降至4.01万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8%。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达1.019亿桶/日;全球天然气需求量为4.13万亿立方米,增速回升至0.8%。预计2023年全球油气产量继续小幅增长,其中美国油气产量将延续大幅增长态势,而俄罗斯油气产量降幅可能超过2022年。

《油气产业蓝皮书》还指出,“两增两减”态势不仅与全球疫情跌宕反复、地缘政治冲突等相挂钩,也与我国持续加大油气勘探资金和科技投入、着力攻克深层技术难题等息息相关。

能源结构加速升级

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根据《低碳经济蓝皮书》数据,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8%,节能降耗减排稳步推进。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26.4%,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低碳经济蓝皮书》指出,长期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态势,与此同时,我国以碳价机制促进低碳转型效果初显。截至2022年,我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0亿吨,累计成交额104.75亿元。从时间维度来看,2022年各试点区域碳价相比2021年都有所上升。从地域维度来看,北京碳价处于全国最高位,其次为广东,福建碳价处于最低位。2022年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已顺利结束,2023年市场迈入了第三个履约周期。伴随着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碳价或将继续上涨。

《低碳经济蓝皮书》认为,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都稳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2022年,国家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1.6%,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0.8%,吨钢综合能耗上升1.7%,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0.4%,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2%。

伴随着新的炼化和烯烃装置陆续建成投产,我国石化产业规模集中度、石化基地集群化程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都实现了新的跨越。当前,我国千万吨及以上炼厂已增至32家,炼化一体化聚集效应愈发显性化。《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炼油能力增长放缓,总炼油能力升至9.24亿吨/年,稳居世界第一大炼油国;乙烯产能连续第4年高速增长,总产能达到4953万吨/年,超过美国,升至世界第一位。2022年,受国际油价大幅走高和主要油品需求大幅下滑影响,我国炼油产业多项经营指标下降,进入景气周期低谷。其中,国内原油加工量下降5%至6.8亿吨,为21世纪以来首次下降;炼厂平均开工率为73.8%,较2021年下降4.8个百分点,结束了2015年以来的正增长态势;全行业炼油企业吨油利润约为140元,较2021年大幅下滑63%。根据《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描述,2022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石油消费同比下滑,原油与石油对外依存度双双回落,全年成品油消费量呈渐进式复苏态势。未来,国内炼油产业将呈现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园区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特征。

新旧能源无痕替换

《成品油与新能源蓝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成品油消费量3.45亿吨,同比增长0.9%,其中汽油同比下降4.6%,柴油同比增长11.8%,航空煤油同比下降32.4%。在全球大宗商品上涨推动下,2022年中国汽柴油价格均创2015年以来的新高水平,汽柴油价格全年波动率37.8%、37.4%。预计2023年我国成品油需求恢复性上涨,同比增加9.1%。随着新增产能不断投放,预计原油加工量与成品油产量反弹,市场供应相对充足。

在新能源方面,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5亿千瓦,连续3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我国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预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生产和销售将实现稳定增长。

此外,油气产业将加快推进电气化进程,通过生产用能“电代油”“电代气”,能够置换出一定规模油气产品,提高行业自产油气商品率,增加对外供给能力。按当前国内油气产量水平,如果将终端用能电气化率提升至30%,相当于新增一个年产1100万吨油当量的大油田。

《天然气行业蓝皮书》指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是保证能源安全、高效与低碳,因而天然气将以其灵活、清洁、高效等多重优势,发挥着新一轮能源转换的过渡与桥梁作用。《天然气行业蓝皮书》显示,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呼声日益高涨,氢能在改变能源体系方面被寄予厚望,油气勘探开发行业将加速低碳、零碳转型,数字化在油气产业链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关阅读

  • 海南澄迈:深海油气勘探再发力

  •   近日,位于澄迈县的海南省深海深层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工程师正在实验室内对深海油气勘探开发设备进行调试。  未来,该实验室将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关键技术需求
  • 事关你的密码和隐私,国常会作出重磅部署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 | 北京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并对规范商用密码应用和推动商用密码市场
  • 广交会创办67年来累计出口成交1.5万亿美元

  • 4月16日,广交会副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文仲亮在出席中国·非洲西亚经贸合作新机遇论坛时表示,广交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创办67年
  • 一季度西北油田油气产量创新高

  • 天山网讯(记者 于江艳 通讯员 张俊报道)一季度,西北油田油气产量创新高,生产原油166.5万吨、天然气8.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5万吨和0.83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气日产量首次
  • 转正!一季度我国外贸逐月向好

  •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邹多为)多重压力之下,中国外贸再次展现“韧实力”。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累计增速由前2个月的同
  • 四川首座储气库群累计注气突破2亿方

  • 记者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了解到,4月11日,四川省首座储气库群——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累计注气量突破2亿立方米。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是西南油气田公司打
  • “西氢东送”我国首个纯氢长输管道正式启动

  •   中国第一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有了最新进展。4月10日“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我国首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正式启动。
  • 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 | “它”的六十年

  • 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也称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62年前的今天,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在远地点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1小时48分钟后安全返回,完成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蓝皮书显示我国油气产销呈现“两增两减”

  •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日,中国油气产业分析与展望系列蓝皮书在北京发布。其中,《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22-2023)》显示,2022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实现“两增两减
  • 股市述评 | 知行合一

  • 本周A股市场,沪强深弱迹象明显。周五大盘震荡反弹,半导体板块再度爆发,多只一季报预增股股价“应声上涨”,科创50指数大涨超3%。两市成交额连续第9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
  • 品鉴 | 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咏玉诗词略说

  • 玉,温润而有光泽。汉许慎《说文解字》把玉称为“石之美者”,并赞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儒家经典《礼记》则说“君子比德于玉焉”,并总结出11种优点:“温润而泽,仁也;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