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让人造角膜“会眨眼” | 南开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具有感觉的人造智能角膜

日期: 来源:菏泽日报收集编辑:菏泽日报

角膜是眼睛的“镜头”,据统计,全球约有上千万人因角膜疾病失明,角膜移植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角膜供体有限,许多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只能在黑暗里等待。近日,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徐文涛团队设计并概念验证了一种具有感觉的人造智能角膜,让人造角膜距离人类原生角膜更近了一步。

角膜看起来薄而透明,实际上是身体神经最密集的部分,当外物触摸角膜时,会引起不自主的眼睑闭合反射(角膜反射)。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的Boston型和MICOF型等多种类型的人造角膜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这些人造角膜可以承担人类原生角膜的保护和光折射等功能,但不具备触觉感知能力,无法对光或进入眼睛的异物有反应,实现角膜反射。因此,开发具有感觉的人造智能角膜,对解决角膜供体紧缺、治疗角膜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徐文涛团队研发的人造智能角膜,通过人造反射弧重建“原生感觉”。团队分别以传感器振荡电路、氧化锌锡(ZTO)纤维基人造突触和电致变色器件作为感受器、处理核心和效应器,实现了对外界机械和光刺激的编码、信息处理以及透射光的调节。团队使用数字对准的ZTO纤维作为人造突触的沟道,探究出了调控长、短程突触可塑性的新方法。ZTO纤维不仅长而连续、绿色无毒、成本低廉、光学性能优异(透过率>99.89%,雾度<0.36%),而且晶体结构精准可调,进而可定制长、短程突触可塑性,并应用于联想学习和加密通信。

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徐文涛介绍,团队已经将人造智能角膜装备用于机器人进行概念验证,它不仅可以模仿眼轮匝肌的收缩,像人类原生角膜一样具有保护、触觉感知和光折射功能,并且拓展了光感知和环境交互能力,为眼睛在光强度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提供了额外的自适应保护。

“未来,经优化后的成熟人造智能角膜在神经修复和视觉康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徐文涛说。

来源:新华社

相关阅读

  • 7年创作近200首原创歌曲 他们用歌声赞美银滩

  • 在银滩,有这样一群中老年群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称自己为“新银滩人”。他们大多来自文艺界,退休后选择到银滩养老,共同的爱好让他们聚集到一起,为银滩的文艺事业发光发热,他们就是
  • 秉持“黄大年精神”,为国之所需协力奋斗

  • “在我看来,攻坚克难、心有大我、立德树人、至诚报国,这是我们团队与黄大年精神最为契合的点。”提及团队精神,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郑州大学关键金属与先进
  • 芝麻开门!这里有好戏!

  • “芝麻开门!”在长风新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里不时传来孩子们念叨“魔法咒语”的声音。原来,是上海木偶剧团有限公司带来的大型人偶剧《阿里巴巴》在这里欢乐上演。《阿里巴巴》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未来图书馆长啥样?他们齐聚这个论坛找答案

  • 11月28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主办,湖北省图书馆学会、湖北省图书馆承办的“公共图书馆行业新技术应用展示暨交流论坛”在湖北省图书馆正式开幕。来自全国图书馆界
  • 广东团闪耀链博会尽显制造业实力

  • 作为参展面积最大、链条最齐全的省级参展团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莉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作为经济大省、制造大省,广东参展
  • 元故事 383期|​画家万鼎的秦岭和观澜

  • ■罗婉修缮一新的观澜古墟今年初对外开放,5月,观澜万鼎美术馆开馆。山水画家万鼎和深圳一眼结缘,这位西北汉子的丹青世界里,既有苍茫悲壮的孤胆,也有柔软内敛的深情。华灯初上,观
  • 阿克塞县:深化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金山”

  • 今年以来,阿克塞县金山社区持续推进书香社区建设,构建“处处、时时、人人”的读书网络,进一步拓展全民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引导辖区居民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营造全民阅读,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