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行星之所以能够稳定运行,其实是因为它们太小了

宇宙间的天体能够在固有的轨道上稳定运行,从本质上来讲是源于相互之间的引力作用。

质量越大的天体,引力也就越大,而两个天体的距离越远,则引力越弱。所以,并不是任何几个天体都可以组合成一个稳定运行的系统,这需要系统内部的所有天体之间拥有合适的距离与微妙的质量关系。

就说我们的太阳系吧,在太阳系之中拥有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而围绕八大行星运转的卫星加在一起有多大200多颗,除此之外,太阳系中还有大量的矮行星、小行星以及彗星。可见太阳系是一个十分庞杂而有序的系统。

太阳系中的每一个天体,无论行星、卫星,还是矮行星,它们都有各自固有的轨道,并且在漫长的宇宙岁月中稳定运行着。

那么它们为何会如此稳定而有序呢?如果非要给出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它们都太小了。在我们看来,地球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存在,而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中,地球只是一个小家伙。八大行星之中至少有4个家伙的质量都要比地球大得多。

天王星的质量在地球的14倍以上,而海王星的质量更是超过了地球的17倍,接下来是土星,土星的质量大约在地球质量的95倍左右,而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7倍。

如此大质量的天体如果都加在一起,显然会成为一个了不得的巨型天体,如果再把太阳系中所有的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和彗星都加起来,那么总质量就更大了,可是就算我们把它们都加在一起,也只不过占有太阳系物质总量的0.14%,因为在太阳系中,太阳自己就汇聚了物质总量的99.86%。

而这就是太阳系能够如此稳定运行的秘密所在。太阳系之所以能够稳定运行,恰恰是因为太阳系的天体质量都太小了。太阳如此巨大,行星如此渺小,那么行星为何不会被太阳所吞没呢?行星并不会因为质量小而被太阳吞没,相反如果行星质量增加,反而可能会出现危险。

让我们来进行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太阳能够慷慨解囊,将自身5%的物质拿出来分给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那么会发生什么呢?一切都会彻底混乱。

对于太阳来说,5%的自身质量算不得什么,可是对于太阳系的其它天体而言,这就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增重。即使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其质量也会因此而增加50倍以上,届时,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都无法再保持现有的轨道继续运行。质量的增加会导致引力的增加,很多卫星和小行星会因此被行星吸引,成为行星的组成部分,而不断增大的行星也会因此而发生运行轨迹的变化。

当平衡失去之后,八大行星也会发生碰撞,就好像太阳系诞生之初那样,那个时候的太阳系要比现在热闹得多,物质非常密集,天体数量很多,大质量的天体不断吞噬吸收小质量的天体,清除轨道上所存在的障碍,慢慢才有了现在这井然有序的太阳系,而质量的增加会再次导致混乱的出现。

​更重要的是,太阳自己也无法独善其身,因为当所有增重后的行星都运行到太阳的同一侧时,强大的引力很可能影响到太阳的平衡,那么太阳系就真的要变得混乱不堪了。看来为了维护太阳系的平衡,太阳还是不要减重为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