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北极圈恐龙化石第一人,被美媒评为改变世界的天才

你也许不知道董枝明是谁,但牛顿、爱因斯坦、霍金这些人的名字你一定不陌生。董枝明去年曾在美国《时代》杂志上和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并列,共同被称为“改变世界的天才和远见者们”。这次上榜者的科学家总共有101位,评选范围从古至今,而董枝明是其中唯一的东方面孔。那么,董枝明究竟是谁,为啥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

与恐龙结缘

董枝明是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13岁与恐龙结缘。那一年中国恐龙研究的创始人杨钟健在青岛搞了一次恐龙展,当时还是初中生的董枝明看到后感到很新鲜,那时才知道地球上曾经还有这样一种庞大生物的存在。后来,机缘巧合,董枝明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毕业那年正好杨钟健需要一个助手,于是他报了名,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正式开启了他的恐龙研究生涯。

杨钟健

自贡大发现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找恐龙”。

位于四川的自贡恐龙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恐龙博物馆,它的诞生和董枝明脱不了关系。

1977年,自贡市挖掘到了一块恐龙化石,当时董枝明就觉得那里一定还有更多的化石没被发现。于是在79年的12月,董枝明得到批准后,带领野外调查小组来到四川,经过他专业的判断,考察从广元转移到自贡县大山铺地区。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中侏罗纪的恐龙墓地群,这是中国在那个时代恐龙研究的第一个重大发现。

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人能找到中侏罗纪的恐龙化石,已知几个化石点产出的材料也非常破碎。最终他们采集到了约计100只恐龙的骨骼,超过40吨的恐龙化石。其中大部分是蜥脚类恐龙——30英尺长的李氏蜀龙,巴山酋龙和60英尺长、脖子是身体长度一半的峨嵋龙。蜥脚类恐龙的头骨在世界各地都很少见,但光在大山铺就有5个被发现。

1979年到1987年间,前后共有100多条恐龙骨架化石在这里被发掘,震惊了世界。随后成立的自贡恐龙博物馆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与美国、加拿大的恐龙博物馆并列的“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

参加考察队

用董枝明自己的话来说,他这一生只做了两件事:除了发掘了自贡的恐龙化石,另一件则是参加了1986年中加恐龙科考队。

1986年,董枝明和中加恐龙科考队,从我国内蒙古出发,经丝绸之路,最后到达北极,对沿途的恐龙化石进行全面研究。通过这次考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发展,让我国对于恐龙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与此同时,董枝明也是第一个发现北极圈里的恐龙化石,在北极升起国旗的中国人。

在董枝明眼里,恐龙是未亡的生命,它们在地球的各处遗留下珍贵的化石,为我们静静讲述着几千万年前的那段远古传说,关于恐龙灭亡的种种原因依然还是个迷,一切答案都尽在厚厚的尘土之中,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