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看!104只仙鹤,围着一个老神仙!

日期: 来源:山西晚报收集编辑:山西晚报

文物,

记录过去,映照当下。

山西是文物大省,

除大量不可移动文物,

各博物馆现存可移动文物达320余万件(套)。

每一件文物,

都讲述着三晋文明故事,

构建着共同的精神家园。

为了让人们从静默的文物中,

看得见鲜活的历史细节,

触摸到过往生活的人间温度,

感知器物之美、探索之美、文明之美,

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

山西晚报、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

启动了“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第一季。

从此刻起,

让我们感受山西文物的神奇……

往期回顾

第一期|陶埙:如此幽远浩漫,吹奏的人似乎被隐去了面庞

第二期|青铜鸮卣!小鸟如战神愤怒

第三期|鸟尊的暗喻:时时殷勤为探看

第四期|晋公盘往事:孟姬的陪嫁天团,跟随她从晋到楚

第五期|晋侯牛虎匜:潜藏着不可测的牛虎之力

▲山西晚报2022年11月18日报道版面

文物档案

主角:罗地丝绣仙鹤纹氅衣

体态:长2.34米,宽1.35米

出生时间:金代

出生地:大同市玉虚观遗址阎德源墓

藏宝地:大同市博物馆

罗地丝绣仙鹤纹氅衣:羽服的记忆

神奇文物在这里:罗地丝绣仙鹤纹氅衣音频:00:0010:05

公元1126年闰十一月,金兵两路合围,攻占北宋都城汴京。当时城内声名远播的道士、宋徽宗钦定全国“九侍晨”之一的张虚白被金人搜获,供奉在军营,尊为天人。他的一位名叫阎德源的弟子在汴京城破之后,离开故乡,北上金国西京大同府,继任开元观主持,不久在城西修建玉虚观,广授徒众,成为当地道教领袖,获得很高的声誉。西京上下,从贵戚、公侯、大夫,到士庶百姓,无不敬之如神。
  

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敕令重修北京白云观。8年后,全新殿阁落成,规模空前,定名为中都十方大天长观,成为金代北方道教中心。大定十四年(公元1174年),阎德源被请来担任住持,当时他已经成为西京路传戒坛主清虚大师。
  

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十二月,阎德源去世,享年96岁。据其墓志记载,朝廷赐封他“羽流之宗”的名号。羽流即道士。世人认为,以道士之道行深者,终将身生羽翼而登仙,故名;又称羽客、羽士、羽人。
  

阎德源羽化近八百年后,他的墓被发现。1973年10月,大同市博物馆在大同城西一公里处金代玉虚观遗址发掘了阎德源墓,墓室位于玉虚观丈室之后。这一带曾发掘过元代道士冯道真墓、元代女道士李妙宜墓,可以推断辽金乃至元时,这里应该是道教观宫比较集中的地方,或者说是大同周边道教活动的一个核心地带。


阎德源墓出土遗物颇为丰富,共计90余件,涵盖各类,其中仅丝织品就有24件。
  

在丝织品里,有两件道袍、一件鹤氅,上面均丝绣着仙鹤与云纹图案。特别是这件罗地丝绣仙鹤纹氅衣,黄褐色的罗地幅中在四方连续绣出104只仙鹤,其中罗地主体绣有72只,四周镶边上绣有32只,均高14厘米、展翅宽13.8厘米。这些仙鹤的形态与宋徽宗《瑞鹤图》中的仙鹤形态十分相近,从一个侧面不难看出,宋徽宗的绘画语言在当时的影响之广,其瑞鹤已然成为一个知名符号。
  

传统服饰里鹤纹样的构图主要有两种体现,一种是单独或成对的独立具象纹样,一种是二方或四方连续的依照规则排列的拟形纹样。两种纹样均具有“不留白”的特征。这样的构图工整、细密,富于变化,尤其是绣工在设计整体布局时,巧妙地结合仙鹤的体貌特征,将其修长的脖颈、伸展的双翼、纤细的双腿以及随风而动的轻盈姿态,不着痕迹地运用到纹样组合中,整体营造出一种凌虚的意境。这些鹤纹在领口、袖口和衣襟镶边处常常成对出现,在每一个局部都潜藏着超越了装饰美的用意,暗示着灵体与肉体的同化。
 

 

在织造工艺上,这件罗地丝绣仙鹤纹氅衣亦是非同一般。其底层采用四经绞罗。四经绞罗是罗织物中最高技艺的代表,长期以来,其织造方式一直是一个谜。它的源流出自以苏州为织造产地的吴罗,概以织物纬线相互平行排列,相邻的四根经线相互扭绞并与纬线交织、重叠,不扭绞处便形成均匀且结构稳定的椒孔,由此创造出曲直相宜、疏密有致且具有浮雕效果的织物肌理。氅衣的上层即褐黄色表面以及褐色镶边,采用提花罗织造。
  

四经绞罗在商周时代便已出现,代表织品为两经相绞和四经相绞的苏罗。秦汉时期出现提花罗织物。到西汉时期,罗的使用已成一代风气。湖南长沙和湖北江陵一带曾经出土西汉细绣纹纱罗,薄如烟雾,每件重量甚至不到一两。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曾出土朱罗丝棉袍、红菱纹罗绣花袍、朱罗手套、绣罗锦底香囊等多件丝织物。可以说,对丝织品的追捧,成为“丝绸之路”的一个渊源。
  

隋唐时期,织罗技术开始和印花等技术结合,带来织品全新的美学价值。唐代开始,吴罗越罗作为奇珍入贡,天子、太子、百官以及女性贵族的衣冠,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高级织品。而宋朝更是从历代织造工艺的累积中挖掘出一些特殊工艺,发扬光大,织罗技术达到鼎盛,诞生出孔雀罗、香宝花罗等经典织品。考虑到阎德源的身份,这件罗地丝绣仙鹤纹氅衣很有可能是江南织造技术的体现。

 

 

氅衣又称鹤氅,并非因为上面罗织的仙鹤,而是由羽衣演化而来。所谓羽衣,是指用羽毛编织制成的衣服,也是古代方士修炼成仙的特定着装。唐明皇崇好道教,为妃子杨太真特制羽衣,并亲制“霓裳羽衣曲”,体验“彩雾千条护羽衣,轻云一朵擎仙足”的玄妙。
  

因为寻求长生不老、羽化升天之路的修道原因,氅衣又名“仙人衣”。北宋《玉音法事·披戴颂》记载,道士法服包括云履、星冠、道裙、云袖、羽服、帔、朝简七部分,其中“羽服”便指鹤氅,遂有“披鹤氅以朝真,披星冠而礼斗”的道士典型形象。
 

道教成仙的重要方式之一为骑鹤飞升,阎德源尸身覆盖104只仙鹤纹样的鹤氅无疑暗喻了这一点。羽化并不意味着修道之身终将长出一体羽毛,而且现实中仙鹤的羽毛并不容易采集到,早期的羽衣多采用与鹤相近的水鸟羽毛,例如鹙氅。随着丝绣技术的发展,绣有仙鹤的衣服逐渐被认可为鹤氅。

  


鹤氅的历史也是道教的历史。道教源于东汉时期方士、神仙家的活跃土壤,当方士成为道士,其羽化学说变成了道教的理想,因此神话中的羽人通过道士的羽衣着装降临大地,最终成为修道之众不可或缺的身心暗示。
  

许多年前,人们在阎德源入葬的那一刻起,确信墓穴深处的鹤氅下面已经空寂无痕。阎德源羽化登天,对众多弟子和信众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是的,一切必将消失,仙鹤的语言就是记忆的语言;唯有物化了的氅衣留在人间,依然保留着大地的玄黄。


大同市博物馆

大同市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现馆址位于平城区,2014年12月31日对外开放,占地面积51556平方米,建筑面积32821平方米。

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 3000 余件(套)。馆内基本陈列的主题为“天下大同”,展览以历史线索为引,分为“沧桑代地”“魏都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四个部分,充分运用“小器物反映大历史”的方式,展现了大同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全面讲述大同作为北魏国都、辽金西京、明清重镇的盛况,再现了各民族共同生活、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生活景象,充分体现民族融合的地域文化特色。开设“大同恐龙”“梵语清音”两个专题展览,并设临展厅,逐年引进国内外临展若干。同时,对外推出北魏、辽金元及非洲木雕专题展览。

大同市博物馆整合文物资源,盘活文物利用,积极探索“总分馆制”“策展人制”,目前下辖九座分馆: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大同红色记忆馆、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明堂遗址博物馆、北朝博物馆、魁星文化博物馆、平城记忆馆、梁思成纪念馆、魏碑书法家张霭堂故居纪念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大同的历史底蕴。

文|唐晋

图|大同市博物馆

海报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傅宇珺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相关阅读

  • 山西2人被双开,1人被开除党籍

  • 中储粮(盘锦)物流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吴宗杰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日前,中储粮储运有限公司纪委、大同市监察委员会对中储粮(盘锦)物流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吴宗杰
  • 大同市平城区颁发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   近日,大同市民安先生在平城区政务大厅领到该区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他高兴地说:“现在所有的许可事项可以一次性‘打包办’,真是大大方便了我们开店!”  目前,大同市
  • 书写大红福字和春联,他们这样传递祝福

  • 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日前上海市道教协会向全市道教场所发出倡议,共同举行“送‘福’到万家——迎新春赠福字”公益活动。上海30余所道教宫观
  • 大同信用监测连续6月全省第一

  •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磊)近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大同市信用监测排名连续6个月位列全省第一。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2年10月《城市信用监测
  • 今冬明春,大同和你相约看冰滑雪

  • 元旦、春节等节日将近,为更好地活跃城市文化生活,提振发展信心,在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奥运效应助推下,今冬明春,大同市多个冰雪文旅项目将闪亮登场,让广大市
  • 大同出台十条政策高标准建设塞外鱼米乡

  • 近日,大同市渔业产业发展暨渔业产业协会成立挂牌,《大同市推动渔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渔业产业发展十条政策同步实施,被命名并公布的第一批全市水产养
  • 大城碧霞宫

  • 廊坊碧霞宫,位于河北省大城县西留各庄村,约明朝永乐年间建,碧霞元君是以中国大陆华北地区为中心的山神信仰(道教),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中国古
  • 大同:加强疫情服务保障 满足群众急需

  • 智慧生活报全媒体记者苟 将 通讯员马静波 张彩峰大同报道 连日来,大同市各级医疗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积极做好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保障、发热门诊医疗服务
  • 大同:加强疫情服务保障 满足群众急需

  • 智慧生活报全媒体记者苟 将 通讯员马静波 张彩峰大同报道 连日来,大同市各级医疗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积极做好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保障、发热门诊医疗服务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看!104只仙鹤,围着一个老神仙!

  • 文物,记录过去,映照当下。山西是文物大省,除大量不可移动文物,各博物馆现存可移动文物达320余万件(套)。每一件文物,都讲述着三晋文明故事,构建着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了让人们从静默
  • 一组海报 | 带你走进新队友的队列训练

  • 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2022年新招录消防员入队已经“满月”,这一个月从稚嫩到稳重、从慵懒到精干……他们满是收获!下面,让我们跟着一组海报一起走进他们的队列训练日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