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现场连线 | “成功救出幸存者,我们的努力没白费!”

日期: 来源:燕赵晚报收集编辑:燕赵晚报

  经过5天努力,河北慈联应急救援队7名队员完成了在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城市中心重灾区的救援工作,于北京时间2月15日准备踏上回家的行程。出征5天,这支来自河北的救援队伍每天早出晚归,忙碌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在余震中辗转更换休息地点,在探测数十个现场后,通过带去的生命探测仪,于北京时间2月13日成功找到一名幸存者,并被赶来的其他人员救出。领队高红涛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压抑的内心终于有了些许释然。”

现场搜救

连线采访在漫长等待后进行

  2月10日,带着河北人民的关怀与爱心,隶属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的河北慈联应急救援队7名队员从北京踏上前往土耳其的救援之旅。北京与土耳其有5个小时时差,从出发那一刻,晚报记者便与这支救援队的领队高红涛展开了一场漫长的连线采访。到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后,队员们稍事休整,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及土耳其灾害与应急管理局的统一安排下,领取救援任务。

  此次,河北慈联应急救援队带去了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以及破拆、防护等众多相关设备,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上百个小时,救援幸存者任务艰巨,而河北慈联应急救援队带去的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等设备此时极为关键,因此,他们被安排前往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城市中心重灾区开展搜救工作。

现场搜救

  每天,记者与领队高红涛的连线采访都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因为只有现场不忙时,他才能抽出些许时间,简单说上几句。更多时候,我们的采访要等到他们一天救援结束,队员们半夜在不断的余震中休息时,才能聊上一会儿。自北京时间2月12日采访后,连续两三天时间,领队高红涛都没有太多时间沟通。直到北京时间2月15日12时(土耳其时间2月15日7时),他们结束救援工作,准备踏上回国旅程之际,才有时间整理略显混乱的思绪,完成这跨越5个小时时差的最后一次连线采访。

在不同现场寻找生命奇迹

  2月12日,队员们在卡赫拉曼马拉什城市中心重灾区开展搜救工作。

  “我们的设备是在一片废墟中发现生命的‘最佳武器’,因此,我们的主要职责不是挖掘废墟,而是寻找幸存者的踪迹,发现有生命迹象的位置。我们会通过向当地群众、其他救援队伍收集信息,采用音视频生命探测、雷达生命探测、人工敲击喊话等方式,对各处任务点进行深入排查探测。一但有了发现,会第一时间将情况向上汇报,会有其他队伍负责开展营救。此时,我们就会前往其他现场进行搜索探测,抢抓时间,寻找更多幸存者。”高红涛说。

队员们开始搜寻探测

  高红涛和队员们还记得,2月12日他们在一处坍塌楼层开展救援时,通过向当地群众和被困者家属了解到,该建筑物下方应该掩埋有22人,其中4人已经发现运出,剩余18人尚未找到。救援队探测发现了两个生命体热量反应,迅速将情况反馈给当地相关人员,在当地政府及志愿者的支持下,大家联合作业向下打通三层,并通过大型装备将压在顶层的建筑楼层进行移除。“经全力搜救,于土耳其时间2月13日11时48分找到了两名遇难者,均为女童。”高红涛遗憾地说。

现场搜救

  土耳其时间2月13日,队员们在现场搜救中,共探测到三个疑似生命体征点位,土耳其时间中午12时左右,救援人员搜寻出一名成年女性,遗憾的是已经遇难。除了探测幸存者生命迹象,队员们在每个勘察评估点工作间隙,也不忘对遇难者家属进行安抚,队员们也总能收到当地人的爱心帮助。

现场搜救

每日早出晚归 有时一天吃一顿饭

  到达土耳其参与救援以来,河北慈联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每天清晨6时30分起床,7点出发前往任务地点。每天,都有当地安排的人和车送队员们前往不同的搜救现场。随身翻译会同当地救援人员和现场群众了解情况,队员们用带去的设备开展探测。

每天6点半起床洗漱严格要求自己

  身在异乡,队员们吃饭有时也比较困难,因为有的现场比较偏远,而且工作量巨大,大家只顾着探寻生命迹象,有的地点也缺少补给。“这时队员们也顾不上吃,只希望尽快完成探测,看看有没有幸存者,时间过去的越长,救出生还者的希望就越小,所以我们都是争分夺秒在探测搜救。有时会在转往下一个搜救点的时候,如果恰巧另一个现场有补给,队员们就随便吃上两口。有时忙起来一天只吃一顿也正常。”高红涛说,其实在那样的环境下,能吃几口就行,大家也没有饥饿感。

  吃无所谓,在哪里睡觉休息却是个问题。高红涛说,起初大家集中在一个地方睡,但睡到半夜发生了一次较大余震,这之后队员们被送到了另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在那儿住了一晚,次日又被安排到了一个类似救援指挥部的地方,还特意给他们安排了一间活动板房,好让大家休息好。“睡觉有个地方就行,在这样的环境下,没人挑剔。我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添乱的。”高红涛说。

生命探测仪立功 成功搜救出幸存者

  “我们主要工作是利用生命探测仪来搜索幸存者生命迹象。当地有关部门会给我们指派,哪个废墟疑似有生命体,就会叫我们去进行探测。”高红涛说。

队员在用设备探测,幸存者就在这下方发现的

  在高红涛提供的一张现场照片中,队员手里拿的就是带去的生命探测仪。这个设备可以通过雷达反射,在屏幕上显现出所探测地点有生命体征的人或是其他生物,设备发现的都是有生命散发热量形成的图像,并显示在屏幕上。不仅如此,设备还能显示出该生命信号的位置,包括深度等一系列数据,然后队员们会把情况反馈给当地相关部门,再制定挖掘救援方案。

  探测发现了生命迹象,当地会安排人员进行营救,由其他队伍进行挖掘搜救,而河北慈联应急救援队会迅速前往下一个勘测点,继续寻找可能的幸存者。

设备显示找到两个生命迹象

  “通过咱们的探测,2月13日在一个点位发现的生命迹象最终救出了一名幸存者。听说那个人在我们确认情况后离开不久,就救出来了。我给你看的第三张照片,从右边穿绿马甲的人的位置,幸存者就是在这个方向发现的。”高红涛说。

高红涛(右)跟随身翻译了解现场情况

高红涛跟队友冯岩(右)商量营救方案

  “当队员们得知通过探测救出幸存者时,原本沉重的心情突然有了变化,那种感觉不能用喜悦来形容,好像心里轻松了一些,内心不再感觉那么压抑了。”高红涛说,当他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在到达救援现场时,看到的画面让人触目惊心,队员们眼睛都在流泪,那种现场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现场探测寻找生命体征

  由于距地震发生已经过去近10天时间,从废墟中救出幸存者的几率也越发渺茫。近两天,队员们又探测了十几个现场,最终在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与相关部门沟通后决定,让救援队撤离。北京时间2月15日凌晨1时,队员们从现场收队。

在车里拍的现场照片

  高红涛说:“其实,我们内心还是想在这边奉献更多力量的。”北京时间2月15日16时,河北慈联应急救援队已回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正在等待合适的返程航班。

文/燕赵晚报首席记者 南开宇

图/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提供


相关阅读

  • 土耳其地震第9日,一名42岁女子获救

  • 极目新闻记者 李力力 胡秀文据《印度快报》,当地时间2月15日,救援人员在土耳其南部城市卡赫拉曼马拉什的一座建筑物的废墟中救出一名42岁的妇女,此时距离该地区发生毁灭性地震
  • 土耳其地震212小时后,77岁老奶奶获救

  • 极目新闻记者 胡秀文据土耳其媒体《cumhuriyet》2月15日报道,土耳其地震发生212小时后,一名77岁的老奶奶从废墟中获救。77岁老奶奶获救(图源每日邮报)当地时间14日晚,救援小组用
  • 为你们自豪,跨国救援中的济南面孔!

  • 数天前,土耳其地震发生后济南多支救援队携带专业救援装备赶往地震灾区实施国际救援而在救援故事的背后更是有一群人用各种方式默默支持 济南公安开辟绿色通道紧急办理出境护
  • 汪文斌:82+59+441

  •   阿卫视记者:现在土耳其地震的黄金救援时间已经过去。请问中国总共派出多少支救援队?接下来救援方向是什么?
      汪文斌:土耳其强震发生后,中国政府派出中国救援队82人,中国香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一行调研浙江大学

  •   2月15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一行来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调研流体动力基础件与机电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基地和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党委书
  • 【红色文化】白沙会议及其重大影响‖王海清

  • 本文载 《巴蜀史志》“四渡赤水”专刊白沙会议及其重大影响王海清白沙会议密集地研究和解决了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一是解决红军思想松懈、情绪不高的问题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