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武汉肺科医院成功实施放射性粒子植入术,38颗微型“核弹”助力精准抗癌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王敏 张全录

日前,武汉市肺科医院成功将38粒碘125粒子,成功置入晚期肺癌转移患者的胸腔病灶。接下来的6个月,它们就如同38颗微型“核弹”,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照射剂量准确、疗效肯定等优点。不过适用人群需要医生严格评估确定。

专家团队为患者做术前准备

在武汉市肺科医院,接受该技术的患者是61岁的陈先生。3年前,他在当地一家医院被确诊为肺癌并接受了手术。遗憾的是,术后一年,肺癌复发,且出现了转移。之后,他接受了放疗和化疗,治疗过程曲折漫长,一直无法有效控制肿瘤蔓延。

上周,陈先生转院到武汉市肺科医院,该院外科、肿瘤科专家联合会诊发现,肺癌转移至右后上纵隔,相邻的胸椎4-6椎体也被殃及。

武汉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李铭介绍,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此次复发的病灶毗邻主动脉、心脏、食道、气道、脊髓等重要器官、组织,另外患者的肾功能不好,无法接受化疗。一年前此部位曾接受放疗,让周围组织对放疗的耐受力极差,如果再放疗,常规剂量难以达到治疗效果。

化疗无法进行,放疗难以有效,又难以耐受,而手术治疗时机已过,且风险极大。在权衡利弊后,肿瘤科与外科联手,为患者进行了碘125粒子植入。李铭说:“在这种状况下,这是最优方案。”

5月21日,陈先生接受了植入手术。因为病灶所处位置刁钻,李铭主任和外科副主任刘小玉、医生徐风一起,首先建立了经椎体旁及椎弓根的多条穿刺通道,有些通道距离脊髓仅数毫米,堪称“针尖上绣花”。最终,李铭成功将38颗碘125粒子均匀放置到了需要“核爆”的病灶处。

李铭介绍,单颗碘125粒子的有效辐射杀伤半径为1.7厘米,数十颗粒子均匀分布于肿瘤组织内,持续杀灭肿瘤细胞,其半衰期近60天,也就是说60天以后其放射性衰变至原来的一半,最终有效时间可达6个月以上。这种通过碘125粒子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直接近距离攻击肿瘤细胞,而不损伤周围的正常细胞的治疗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内照射放疗。

这种治疗手段,创伤小、保证治疗靶区高度适形、照射剂量准确、疗效肯定等特点,其较大优势在于能选择性提高肿瘤靶区内剂量,而对周围正常脏器无损伤或损伤很小。虽然这一治疗手段优点很多,但也有明确的适用范围,术前需要医生综合评估。

(图片由武汉市肺科医院提供)


相关阅读

  • 我国新药研发提速

  •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我国一年内登记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已达4300项,相关部门鼓励进一步提高志愿者参与临床试验的便利度,并要求持续加强全过程规范管理。  这是记者5月2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蒋开喜,卓越工程师是这样“炼”成的

  • 本刊记者 尹洁“做专访?可我并没作出什么重大贡献。”《环球人物》记者第一次联系蒋开喜时,他说道。但就在几个月前,他被授予了“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事实上,蒋开喜30多年来
  • 博物馆,年轻人的“快乐老家”

  • ◎ 本刊记者 陈娟 高塬5月10日,一个星期五的早上,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还未开门,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广场上的年轻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有人拍照打卡,也有人架起手机直播。门一开
  • 这张图像,结束170多年对于冰的争论

  • 信息来源: 《中国科学报》文字:崔雪芹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雪天路面易结冰,人们出行要“小心地滑”。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思考:冰面为何这么滑?冰面的打滑和水有无联系?冰面之所以这么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