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蔚蓝计划·“海”好有你|“老海洋人”赵明波:盐碱滩上“种画” 生态海里“卖碳”

日期: 来源:胶东在线收集编辑:胶东在线

走进威海市南海新区海岸带,火焰般跳动的碱蓬、翠浪样翻涌的柽柳,绘成一幅壮观的生态美景。“种”下这幅美景的人是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市海洋生态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碳汇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太平洋学会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分会会长赵明波,一个在岗三十多年的“老海洋人”。

  赵明波的“种”画之旅始于2013年冬天,他应邀来到南海新区考察,从此就被这片盐碱荒滩留住了脚步。9年来,无畏严寒酷暑、戴月披星、栉风沐雨,他的脚印踏遍了沿海的盐碱地,只为把这片无人问津的废弃养殖滩涂和晒盐场变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同发展、人海鸟和谐共生的碧海蓝湾。

  为了实现这个生态梦,他常年“在线”,不在去野外考察试验的路上,就在学习研讨的会议中,到年关最后一天才会休个假。因为没有相关的科研立项,争取不到资金支持,赵明波和团队成员在资金的使用上是省了又省,能自己干的事情绝不花钱找人干。几年下来,团队里的多数成员都锻炼成了“拖拉机手”甚至是“拓荒者”。

  苍天不负苦心人,在他的努力下,香水河海岸带生态修复示范基地、蓝碳盐生植物实验基地、东浪暖蓝碳小镇滨海生态种质繁育与开发利用基地、盐生植物种质资源(文登泽库)繁育与开发利用基地、海阳核电温排水区实验基地、海藻提取生物全生命周期营养液促进盐生植物种质繁育科学工程实践基地等总面积4500亩左右的基地接踵建成,不仅能实时监测到盐碱地环境温湿度、土壤PH值、电导率、土壤热通量及土壤呼吸通量等一手数据,还围绕盐生植物种质资源繁育与开发开展研究,选育了近20种耐盐碱高效固碳品种,修复岸堤、湿地约26万平方米。

  让荒滩变绿水青山,再成“金山银山”,赵明波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上下足了功夫。“这片盐碱地上我们发现一棵又一棵高耐盐的盐生植物,然后通过专业,变成一个能够扩增的、能够社会推广的产业,长远来看能改善我们的气候,当前来看这些野草所结的果实、种子、叶子,能变成产品,带来经济效益。真的是‘金山银山’在眼前,就像种高粱、种谷子一样,我们就是在做这么一件事。”赵明波说道。

  有了生态打底,赵明波又瞄准了“蓝碳”,挖掘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

  早在2014年,他就在市发改、海洋、科技等市直部门支持下,成立了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专业从事蓝碳研发和成果转化,开启了威海的蓝色“碳”索之路。

  2017年建成山东省海洋碳资产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这是第一个省级蓝碳资产研究平台;2018年牵头开展威海南海新区翅碱蓬生态湿地碳汇功能评估项目,初步构建海洋碳汇数据库;2019年开始开发全国首个海带养殖碳汇方法学,并依据该方法学完成首个海带栽培碳汇评估项目;2020年先后成立了中国太平洋学会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碳汇分会,有了国字号学术交流平台;2021年4月,获批了首个海洋负排放主题院士工作站——焦念志院士工作站,与全国海洋碳汇联盟、中国未来海洋联合会、山东大学等成立了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和海洋负排放科技示范基地,开始实施一批国家和省重点专项,为海洋负排放研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让威海的蓝碳研究走在了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前列。

  创新,没有前路可循。海洋碳汇研究是一个系统科学工程,涉及多个学科交叉,所有科研成果需要长期观测与实验室实验、采集数据,需要建设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级重大课题和专项任务。“我们所做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在走海洋生态价值的自我创新之路。”这是东浪暖蓝碳小镇滨海生态种质繁育与开发利用基地内的一句标语,也是赵明波对团队每一个成员所说的话,也是团队的行动指南。

  2019年他就倡导发起谋划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特别是在南部海洋新经济先导区,规划建设了威海海洋生态经济暨蓝碳产业示范区,打造生态智慧、生态种业、生态智造业和蓝碳经济总部四个板块。并在当年与东樾绿金(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全国第一笔渔业碳汇交易的示范路演,在蓝碳交易方面率先破题。

  在盐碱滩上拓荒的赵明波,不仅种出如画美景,还跑出蓝碳新路。他以恒创恒新的精神,带领团队继续奋斗在保护海洋生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赛道上。

(胶东在线记者 王向荣)


相关阅读

  • 阿甘广前三,宜乐攀后三!9月“气质”排名出炉

  • 10月24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联合新闻发布会,发布“无废城市”共建进展情况,书面发布了我省9月和1-9月环境空气
  • 甘攀阿前三,自资眉后三!9月地表水排名来了

  • 10月24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联合新闻发布会,发布“无废城市”共建进展情况,书面发布了我省9月和1-9月地表水环
  • 潮白河开启秋季生态补水

  •   近日,本市启动潮白河2023年秋季生态补水工作,预计将持续到11月底,回补沿线地下水源。  水浪翻涌,雪涛数丈,密云水库潮河主坝以东,潮河输水隧洞闸门开启,湍急的水流奔涌向前。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三地活化”释放乡村振兴“产业流量”

  • 负责人介绍醒狮的成品。“三地活化”石坪示范项目一角。  “今天人不太多,不忙。”10月13日上午,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石坪村一间咖啡小屋,20岁村民蒋新宇正在安静地
  • 新河镇凹霞村:抢抓农时播种冬油菜

  • 10月26日,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新河镇凹霞村云峰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一派繁忙,村民正在翻耕后的地里播种冬油菜,把闲田变成“效益田”。凹霞村以山地丘陵为主,为盘活土地资源
  • 公募REITs产品表现多数亮眼,分红稳健

  • 截至2023年10月,已上市的公募REITs产品达28只。涉及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仓储物流、能源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六大类底层资产。28只公募REITs产品三季度表
  • 甘肃张掖:小小“直播间” 浓浓“助农情”

  • 眼下正是大葱收获季节,在甘州区小满镇中华村,处处是忙碌景象,几千斤大葱正“整装待发”,亟待出售。今年,全国各地大葱长势良好,正大量涌入市场。为帮助中华村种植的大葱打开销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