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洞”的利用,未来人类有望移民地球

虫洞是1916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的,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爱因斯坦把“虫洞”定义为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虫洞是连结两个遥远时空的空间隧道,就像是大海里面的漩涡,是无处不在但转瞬即逝的。这些时空漩涡是由星体旋转和引力作用共同造成的。就像漩涡能够让局部水面跟水底离得更近一样,能够让两个相对距离很远的局部空间瞬间离得很近。

宇宙浩瀚无比,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粒沙尘,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宇宙中有无数颗,科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已经发现了不少。类似像地球一样的行星也发现了不少。有的和地球相似度比较高,这些行星将会成为人类未来移民目标的首选行星。

NASA通过AI软件,对比开普勒的类地行星数据库,从这些庞大的行星库中筛选出宜居性比较高的类地行星,这些条件包括是否处在宜居带内,主恒星和太阳的相似度如何,行星是否有大气,成分如何,水的形态等等。通过严格的筛选,NASA发现了一颗和地球相似度达93%的行星。这颗类地行星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3倍,有比较厚的大气层,由于处在宜居带内,温度在10℃~50℃之间,有液态水,绕主恒星转一周为385个地球日,这和地球的公转周期非常迫近。该行星也有四季的变化,而且这颗行星所处星系的主恒星也是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如此多的相似,让科学家非常激动。

这颗新地球距离地球是比较远的,大约有1402光年,如此远的距离,人类想移民估计是很困难的。人类科技在快速发展,但这些发展是以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为代价的,如今的地球,危机最大的就是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而且目前科学家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也阻止全球温度的升高。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未来地球不仅要面临资源枯竭的风险,还要面临环境污染带来的生存困难,因此未来人类的唯一出路就是移民外星球。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速度有可能会达到光速,甚至是突破光速。在宇宙中,我们都知道还有虫洞的存在,如果人类在“虫洞”领域中不断探索,相信有一天人类移民地球真的会成为可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