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人类的力量给黑洞拍张照 | 长江评论

对未知的探索,人类一直是个整体。尽管首张黑洞照片是今天的科学家拍摄的,可要是没有前辈科学家的努力,我们今天也看不到黑洞的“真面目”——

长江日报评论员 华智超

对于人类来说,给黑洞拍照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虽然要拍摄的两个黑洞是我们所发现的黑洞中最大的两个,但其中离地球最近的一个也有2.6万光年,给它拍照,相当于要在地球上拍太阳上的一个硬币,难度可想而知。

在这样巨大的挑战面前,近百名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携起手来,调动了分布于全球的9个天文台的力量。要观测遥远黑洞,仅凭单个科学家、任何单个望远镜都远远不够,但当分布在世界各地的8台射电望远镜联合起来组成一台“巨无霸相机”时,它的分辨能力几乎等效于一个地球直径那么大的望远镜,分辨率大幅提升,终于能捕捉到黑洞魅影。

对未知的探索,人类一直是个整体。尽管首张黑洞照片是今天的科学家拍摄的,可要是没有前辈科学家的努力,我们今天也看不到黑洞的“真面目”——

1783年,英国地理学者米歇尔提出了黑洞的大胆猜想;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为预言黑洞提供了理论依据;1968年,美国天体物理学者惠勒提出“黑洞”一词。正是好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才有了今天这张惊艳的照片。

黑洞的探索可以追溯到185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牛顿力学也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汲取了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研究成果。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时间拉长,就能看到,人类的知识就像一棵不断生长的树,树干不断生出新的枝丫,枝丫又长成新的树干,在继承中创新。

探索未知跨越了国家、时代、种族,把人类连成了一个整体。我们共同追寻知识,也分享知识。真理之光每照亮一寸未知领域,全人类就都多了一点知识。就像看过黑洞照片的五岁小孩,假如穿越回1915年,就可以走到爱因斯坦面前,然后自信地对他说:我比你更清楚黑洞的样子。

【编辑:金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