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毒贩嘴里硬抠出带血冰毒!为缉毒,警花警犬行走在刀尖

人来人往的拱北口岸进出境通道,如果有心,你会发现海关查验台旁两个酷酷的身影:警花和警犬。一站一蹲,一个身着墨镜黑衣,一个外表呆萌而神情机警,正挨个细嗅旅客和传送带上的行李,目标很明确——查毒。

日均近40万客流量的拱北口岸,看似平静,暗流潜藏。自2001年拱北海关缉私局缉毒犬队(下称“缉毒犬队”)成立以来,靠着警员和缉毒犬默契配合,守卫国门安全,已累计查获各类毒品走私案件68起,涉案毒品超38.3公斤。

“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记者来到缉毒犬队,记录这群热血尖兵的口岸缉毒故事。

“干这行,要耐得住寂寞”

很多时候,口岸看起来十分平静,静得仿佛一潭无风无浪的池水。但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相比《破冰行动》中“雷霆扫毒”的震撼,口岸禁毒更像是细水长流的等待。缉毒犬训导员关舒文笑着说,“干这行就像是修行,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云开月明。”

拱北关区没有国际机场、大港口以及大宗的国际邮件等业务,加上近年来,珠澳两地联手加大对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大宗毒品走私日益减少。

但另一方面,关区毗邻港澳,形势复杂,吸毒者以贩养吸的现象长期存在。每天庞大的过关人群中,除了游客和“水客”,更有偷偷走私毒品、枪支的不法分子。而且,毒贩往往极擅伪装隐藏,有的人身上的毒品只有几克,还想方设法夹藏在香烟盒、茶叶包、鞋底、钱包甚至内裤里,查缉难度之大,一点都不亚于千克以上的毒品大案。

“口岸禁毒犹如大海捞针,”关舒文如是形容。“1克海洛因谁闻得出来?只有缉毒犬能。”经过专门训练的缉毒犬,嗅觉极其灵敏,能从数十种混合的气味中分辨出毒品,堪称毒贩的“克星”,尤其适合口岸工作环境。

于是,缉毒犬队的警员和警犬们,每天往返穿梭在珠海和中山这20余个监管场所,巡查可能出现毒品的通关现场,带着缉毒犬一点点闻,一个个查。风吹日晒,一年365天值班备勤。

需要适应的还有昼伏夜出、昼夜颠倒的生物钟。缉毒警察的行动时间通常都在下半夜,不仅要克服睡意来袭的煎熬,还要强打起十二分精神,排查过关旅客。每每行动结束回到家,已是东方既白。

辛苦尚且不说,心理上的焦虑更难熬。“有时候我们在分析国际和周边地区毒品走私形势时,觉得近期贩毒人员很可能会从我们这边突破,但紧盯了几个月也没有发现‘大鱼’。那种压力,很难说得清。”一位警员向记者吐露心声。

但在关舒文的队友王湛怡看来,蛰伏是为了等待时机。“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先把缉毒犬训好,强化它们的搜毒能力。”

从涉毒人员嘴里抠出带血冰毒

眼前的“小可爱”们,上一秒还上蹿下跳与小朋友们逗乐卖萌,下一秒就在训导员的指令下立马进入工作状态,凭着灵敏的嗅觉准确地找出被事先藏匿毒品的箱子。近日,在拱北海关举办的禁毒宣传开放日活动上,缉毒犬队带来的搜毒表演博得现场阵阵欢呼。

表演归表演,在国门重地与涉毒人员贴身过招,才是这支队伍的工作日常。无论是队里经验丰富的陈胜和张雄,还是全省唯二的训导员女将王湛怡和关舒文,都曾在禁毒一线身处险境。

毒贩往往是亡命之徒,走私被查,无异于财路被挡,其选择可能是鱼死网破。

有一次半夜在珠澳跨境工业区口岸,关舒文带着缉毒犬菲利普例行巡查。这时,一个醉汉摇晃着走过来,行李检查没有任何异样,菲利普却坐在醉汉身边不动了。“这是明显的示警反应,我们怀疑旅客身上携带有毒品。”关舒文说。

男子见状心虚,抬脚就要踢菲利普,关舒文眼疾手快,迅速拉开菲利普,情急之下对男子大吼了声,“不许动!”

没想到,男子转身拔腿就跑,边跑边将一包白色结晶体塞进嘴里。说时迟那时快,四五个协勤武警与关员穷追不舍,合力将男子按倒在地,穷途末路的男子疯狂挣扎反抗。担心男子短时间内吞食大量毒品会危及生命,几人硬是把混杂着血和唾液的包装袋从他口中抠了出来,发现竟是一包冰毒。

行动结束后,关舒文才想到,倘若这名男子碰巧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当场将警员咬伤,血液接触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想到这,她不免有些后怕。

吸食毒品会让人精神亢奋,缉毒犬队警员与吸毒者正面交锋之时,遭遇人身威胁更是常事。2008年体内藏毒查处最频繁时期,就有澳门毒贩曾当场威胁陈胜,“最近小心点!”王湛怡也曾在一次搜查中,除了毒品,还从当事人的随身行李中翻出了一把弹簧刀。

“在口岸难免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候确实挺危险,但穿上这身制服,胆量就大了!”这个性情爽朗的东北女孩笑着说。

“会办案的大有人在,会训犬的凤毛麟角”

在缉毒犬队,张雄与关舒文从中国刑警学院科班出身,陈胜与王湛怡则一个学音乐,一个学新闻。这样的职业跨度不免让人好奇。

“当时父母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女孩子要整天和脏兮兮的犬和危险的毒贩打交道。”在成为训导员之前,王湛怡在海关办公室待了9年,美丽大方的她还是舞台上的金牌主持人,直到一次来缉毒犬队的采访让她“动了凡心”。

采访中,王湛怡得知犬队招人很难,而她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当即就表示想来。直到2012年,王湛怡如愿进了犬队。

在外人看来,做训导员不就是天天遛狗吗?事实上,这是个高技术含量、高强度的体力活。转行可不容易,摆在她面前的第一道坎,就是为期三个月的魔鬼式训练。

训练期间,训导员需要通过游戏、野外抛物、自由搜索等训练内容来建立犬与毒品的气味联系,形成犬对口令、手势的服从。训练得好,缉毒犬神采奕奕,技能满格,能找到不法分子藏匿很深的毒品;训练得不好,犬们就会无精打采,工作时也草草应付、拖泥带水。

在云南瑞丽培训基地,缉毒犬金威给王湛怡的见面礼,就是一个猝不及防的大马趴和两个血肉模糊的膝盖,至于胳膊脱臼、大腿拉伤、滚下陡坡、掉进水沼,更是家常便饭,“一开始出手出脚不协调,很容易被狗撂倒”。

那时,每天集训完毕,王湛怡回了宿舍还要对着镜子苦练。靠着这股不怕难的劲儿,三个月后,她成为合格的训导员,半年后就与金威在拱北口岸第一次查获毒品。

对关舒文来说,如果没当训导员,当个女神枪手也没问题。2017年底,在全国海关缉私局警务实战大比武中,关舒文被选进射击队,经历上万次练习后,练就了两支枪原地拆装仅需36秒的神速,加上优异的射击成绩,放在全国也没几个。

看中小关的潜能,有的办案单位想挖人,说:“来办案吧,技多不压身,总不能跟狗打一辈子交道吧。”她却想都不想都拒绝了,“会办案的大有人在,会训犬的凤毛麟角。”

队员们说,“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听起来很虚,却是支撑他们一路走到今天的真实念头。工作中,大多数旅客会对他们报以善意,但偶尔,他们也会遭遇轻慢与误解。“有些旅客觉得缉毒犬脏,很嫌弃,但其实我们对犬只的养护检疫是要求很严的,完全可以放心。口岸禁毒是为了将毒品挡在国门之外,希望能得到更多旅客理解。”王湛怡说。

【采写】刘艳婷

【视频】关铭荣

【摄影】关铭荣 拱宣供图

【作者】 刘艳婷 关铭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