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玉门:志愿服务引领文明新风

日期: 来源:玉门发布收集编辑:玉门发布
立冬过后,尽管天气很冷,但笔者在玉门市走访,感受到的是浓浓暖意。在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认真讲解农业管理技术,将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在街头巷尾,“红马甲”们引导群众文明出行……

近年来,玉门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5个。

“为实现‘所站专人运作、队伍有人管理、活动争相参与’,我们同步建立了‘1支市级志愿服务总队+12支市级志愿服务支队+482支镇、村(社区)志愿服务分队’的三级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了495支志愿服务队伍,全市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活动8.8万人次。”11月24日,玉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闫潇波说。

典型引领 提升文明实践内涵

11月15日,天气晴朗,在玉门市下西号镇下东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党支部书记郑平山正组织村民开展枸杞种植技术培训。

郑平山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更是村民心中的好榜样。

依托下东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郑平山多次开展枸杞种植技术培训,全力推动村级产业提升、培育农民致富“幸福果”,辐射带动全镇种植枸杞4.5万余亩,年产值过亿元。

“身为村干部,就是要实实在在为村民办事,带领村民扎扎实实致富。”郑平山说,“如今,我们要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开展技术培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和美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典型引领,榜样带动。玉门市积极引导当地自媒体创作者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交通、劝学向善、文明餐桌等正能量宣传,取得良好成效。

“玉门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文明培育、文明创建统筹推进,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多维矩阵,实现‘市实践中心、镇(街道)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厚的道德滋养和强大的精神力量。”玉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会鹏介绍。

“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服务群众作用,我们每个月都进行统筹协调,确保每个村都有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活动、宣传政策、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下西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柏前山说。

“村里新建的培训中心已经投用,这为我们后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郑平山信心满满,“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今后,我们还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把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和志愿服务活动中,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的内涵。”

优化服务 延伸文明实践触角

11月20日,玉门市清泉乡康源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齐举如正忙着修剪自家人参果。“我提前把自家果树修剪好,后面还要指导其他果农修剪果树。”齐举如说,“今年果农收入很不错。”

齐举如是种植技术能手,也是跃进村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作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强村,跃进村近年来涌现出多名新型职业农民,依托这些农业技能人才,玉门市在跃进村成立了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

“这支服务队由村里的‘土专家’组成,人人爱农业、懂技术、会管理,可谓‘一专多能’。他们既是‘三农’政策的宣传员,也是普及推广农业技术的指导员。”跃进村党支部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王旭说,“服务队队员经常面对面、手把手帮助村民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带领群众更换新品种,解决果品销售难题。”

除跃进村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外,玉门市还立足产业发展实际,成立花海镇甜瓜、下西号镇枸杞、昌马藜麦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为群众全程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文化惠民等贴心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发展现代农业,理念和技术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通过志愿服务队的指导,我的人参果种植管理技术提高了,明年一定还能丰收。”跃进村村民刘权笑着说。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在哪里。

近年来,玉门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为载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所一品”建设,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演出和文化服务活动,先后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科学技术培训130余场次,让“百姓舞台”唱响百姓心声。

多级联动 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

每天早晚的交通高峰期,在玉门市新市区主要路段,总有一些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手执引导旗,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工作。

“我们志愿服务队主要负责十字路口的文明交通劝导工作,这个路段路况复杂、人流量大,我是一刻也不敢放松。”玉门市教育局志愿者宋青青说。

“共创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志愿者们轮流值守,引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使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为。党员干部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凝聚力,还提升了为民服务意识。”宋青青说。

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是玉门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持续深化志愿服务,玉门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贤人才、农技专家、退休文化工作者、大学生等志愿服务力量的优势,先后开展了“扶贫帮困”“理论宣讲”“移风易俗”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截至目前,玉门市先后打造了“一缕阳光”“妈妈唠嗑对”“直播+”等12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志愿活动674场次,参与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同时,玉门市汇聚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文化资源,打造“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的文明实践综合体,常态化开展“五老”宣讲、板凳课堂、巾帼宣讲等理论宣讲活动,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前沿阵地。

“玉门市将进一步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阵地功能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495支志愿服务队的优势,构建多层次、分众化、互动式的综合性平台,着力打造玉门文明实践样板和志愿服务品牌,全面推动文明实践提质扩面、提档升级,让文明实践活动更有力度、更有温度。”闫潇波说。(马潇)


相关阅读

  • 玉门市:头茬韭菜抢“鲜”上市

  • 眼下,玉门市赤金镇的头茬韭菜已陆续上市,种植户们正忙着抢抓有利时机收割头茬韭菜,抢“鲜”上市。室外冬寒料峭,大地一片萧瑟,但在赤金镇西湖村的韭菜大棚里却是暖意融融,“韭”香
  • 玉门市:人参果变“金果果”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 初冬伊始,硕果累累。眼下,位于玉门市清泉乡跃进村戈壁农业产业园的人参果种植基地迎来了大丰收。走进清泉乡万亩人参果种植基地,大棚内一片郁郁葱葱,满眼皆是人参果,甚是壮观。绿
  • 玉门:产业园,群众的致富园

  • 11月24日,在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集中连片的大棚在阳光照射下闪着光。笔者走进大棚,韭菜清香扑鼻而来,一行行韭菜青翠欲滴,有的韭菜上还挂着小水珠。“这是今年的头茬韭菜,头茬韭菜
  • 玉门:设施农业打造富农强农新引擎

  • 当广袤田野涌现越来越多的温室大棚;当小羊羔住上全自动化圈舍……近年来,玉门市设施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设施农业已成为城乡居民瓜果蔬菜肉蛋奶等各类农产品供应的重要来源,为
  • 玉门市“亲清营商环境服务站”运行

  • 近日,玉门市“亲清营商环境服务站”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玉门市“亲清营商环境”服务体系基本搭建完成,率先完成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初步形成的“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为改革理念
  • 临淄区敬仲镇有支“快板宣讲队”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张厚新 通讯员 郑晓伟11月27日,在临淄区敬仲镇白兔丘北村的文化大院,一场“快板宣讲”正在进行。明快的节奏、整齐的动作、接地气的宣讲,赢得
  • 市民政局加强理论学习 提升工作能力

  • 11月29日下午,市民政局举办主题教育第三次读书班暨意识形态专题讲座。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局机关各科室、下属各单位负责人,局属各党支部书记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市委讲师团办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玉门:志愿服务引领文明新风

  • 立冬过后,尽管天气很冷,但笔者在玉门市走访,感受到的是浓浓暖意。在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认真讲解农业管理技术,将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在街头巷尾,“红马甲”们引导群众文
  • 教研赋能促交流 笃行致远共芬芳

  •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与教研犹如一双羽翼,是平衡教师专业发展的经纬,是教师收获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的田园。基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进一步加强新
  • 最新经济适用住房认购条件出台

  • 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市住房保障和房产服务中心获悉,近日,我市修订经济适用住房认购条件,进一步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管理,有助于有效满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根据此次
  • 依法维权,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对家庭暴力说NO!

  • 本报驻马店讯(河南法制报记者 周惠 通讯员 孟鲅逸)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其和谐安宁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为了保护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平舆
  • 盘龙区实现省内异地就医个人垫付线上报销

  • “就医费用手工报销实现网上办理后,效率得到很大提升。”11月中旬,盘龙区参保人游女士在昆明一家医院自行垫付医疗费用后,通过微信小程序“云南医保”申请医疗费用手工报销,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