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融媒连线丨新技术+新设备 棉花种出科技范

日期: 来源:天山网收集编辑:天山网

  连线主持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夏青

  连日来,我区各地抢抓气温回升、土地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全面开展棉花播种工作。田间地头,新技术、新设备纷纷登台亮相,成为棉花播种的“主角”。让我们连线各地,看看各地如何借助科技手段助力棉花播种,让棉农省心省力又增收。

  精准播种出苗率提升

  连线人: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刘红文

  时下,库车市181万亩棉花全面开播。4月8日,走进库车市牙哈镇晨光村高标准棉田,卫星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正精准播种棉花,随着播种机缓慢向前移动,播种、铺设滴灌带、铺设地膜等一次性完成。

库车市牙哈镇棉农忙着棉花播种。刘红文摄

  跟在播种机后面的库车利华农业现代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赵新民不时蹲下身,查看铺设情况,看着地膜铺设完整,赵新民一直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

  “考虑到这个时节有下雨、降温等天气影响,今年我们播种棉花采用了双膜覆盖技术,最大限度留住墒情,保证出苗率。”赵新民说。

  作为当地一家集棉花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库车利华农业现代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在牙哈镇种植棉花3万亩。由于今年播种比往年早,为防止倒春寒、下雨、低温天气等,该公司采用了双膜覆盖播种技术。

  赵新民说:“双膜覆盖播种技术是在棉花播种完之后,在上面再覆一层膜,当棉花全苗出齐后把上面的膜揭掉,这样有利于提高棉花出苗率,还可以预防出苗不齐、烂种、病虫害等问题。”

  库车市作为阿克苏地区的棉花种植大市,近年来,为适应高标准、现代农业需求,通过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卫星导航无人驾驶、双膜覆盖、一膜三行等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阿布拉·买买提是牙哈镇阿克热克村棉花种植大户,今年他家的棉花种植面积达2000亩。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除了采用双膜覆盖播种技术外,还首次采用了一膜三行播种技术,就是每76厘米宽种一行棉花,通常一个单位2.05米宽度的薄膜种三行棉花。

  阿布拉说:“与传统的播种模式相比,一膜三行的最大优点在于透风透光性好、人工成本低、便于管理。”

  为确保播种质量和进度,库车市大力开展各项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下派农技、电力等部门人员到各乡镇全程服务指导,确保棉花丰产丰收。

  干播湿出节水增效

  连线人:巴州融媒体中心 陈彦强 李新芳

  4月6日,在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吾夏克铁热克村的高标准农田里,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大型棉花播种机,正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匀速前进。

  “干播湿出技术种植棉花最省钱。”哈尔巴克乡棉花种植大户徐远江站在地头算了一笔账,每亩地节约水、肥料、人工等费用达100元,棉花单产也比常规适墒播种每亩籽棉增产30公斤—40公斤。

在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吾夏克铁热克村高标准农田里,大型农机正在播种棉花。 邱兴福 摄

  从2005年的常压滴灌到2007年的高效节水滴灌技术运用,再到现在水肥一体化合成技术的“智慧农业”,从棉种撒播、半精量播种到精量播种的推广,徐远江都是棉花种植管理新理念、新技术的实践者。“干播湿出播种技术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节水效果明显,施肥和农药使用精准化,达到节本增效的目标。”徐远江说。

  近年来,轮台县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9亿元,打造规模化、整装化、集约化高标准农田41万亩,新增高效节水农田23.10万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干播湿出种植技术在不进行冬春灌的前提下,可直接整地进行播种,平均每亩地节水150立方米。”轮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谭永军说,通过滴灌带滴水引墒,促苗早发,既可节约冬春灌用水,又达到棉花苗齐、苗壮、苗匀的生长目标,还能降低土壤盐碱次生化,大大提高棉花的出苗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干播湿出种植技术除节水、增产外,在防灾方面也有积极作用。谭永军说,这一技术可以根据气象条件人为控制出苗时间躲避霜冻自然灾害。在大风来临前,可通过滴水增加农用地膜与土壤的粘结度,防止大风掀膜造成损失。

  “今年轮台县棉花种植面积达100万亩,预计使用干播湿出技术种植60万亩。”轮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方成说,使用这种技术节省了农业用水,对棉农来说就是节约了生产成本,而出苗率的增加和灾害风险的降低,为今年棉花增产增收打下了基础。

  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力

  连线人:博州融媒体中心 赛永杰 陈桂林

  4月8日,在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种植户宋青河的2000亩棉田里,棉花播种机正完成铺膜、铺滴灌带、精量播种等工作,棉农紧跟播种机查看开沟、下种、铺膜、覆土等情况。
  宋清河说:“我家棉花从犁地、播种、施肥到打药、采收,全程采用机械,节省了人力物力,1亩地能节省300元到400元。”

  同样,在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呼和哈夏南村棉田里,种植户马国华正查看棉花开沟、下种及铺膜等情况。依靠精准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不但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播种线路精量播种,还可实现铺滴灌带、铺设地膜全程机械化,直线误差不超过2厘米。与传统播种方式相比,不仅节约棉种50%以上,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且方便后期机械田间作业和采摘。

在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呼和哈夏南村的棉田里,棉农驾驶机械给棉田打药。赛永杰摄

  “我们播种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打药用无人机,浇水有滴灌,棉花都是机采,现在种棉花全程机械化,省时又省力。去年我家的棉田平均亩产籽棉500公斤,今年我要继续加强科学管理,力争单产实现新突破。”马国华说。

  为做好棉花播种工作,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上门开展农机维修服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随着博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效节水项目和农机补贴、土地流转等各项政策扶持,棉花种植小田变大田,采取集约化管理,整个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棉农的种棉收益也随之提高。

  博州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和农产品监管科科长赵爱萍说:“今年博州计划种植棉花124万亩,我们将做好各项服务和培训,让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博州棉花播种依托智能机械实施精准化、智能化田间作业,为农民整地、播种、植保、收获提供全程机械化技术服务,同时,加大力度促进棉花产业由量向质转变,让朵朵棉花托起各族群众的致富梦。


相关阅读

  • 我化妆,烫头,做医美,但我是个好娃娃

  • 你大概已经知道“娃圈”或棉花娃娃是什么了,或许总能在朋友圈里看到友人带着它们跟着一起旅游、摆拍,或许你自己就是“养娃”玩家的一员。你也可能知道这些娃身上的衣服可以随
  • 轮台县:从灶台走上机台 农村妇女自信满满

  • 记者 杜建辉  3月19日,在轮台县星博服饰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在阳霞镇的服装加工车间里,200多台缝纫机传出一阵阵轻快的“哒哒”声,工人们专心地忙着手中的活计。3月19日,在轮台县
  • 环塔旅行日记:祖国的山水最美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  4月10日早上,“新东方快车”环塔克拉玛干旅游专列驶入库车市,这座沙漠边缘的千年古城,成为车上180多名游客南疆游的第一站。  库车历史悠
  • 轮台县市监局:“食”刻坚守 守护校园 食品安全

  •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近日,轮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行网格化监管制度,对全县域内中小学食堂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本次检查主要通
  • 注意!这种在广州街头很常见的花,不能这样吃→

  • 4月初,广州木棉花花季“盛宴”接近尾声,有不少市民想趁最后时间,捡些木棉花回家,晒干煲汤喝,或者凉拌吃,甚至有的市民将路边自然风干的木棉花捡回家。有人提出疑问,路边的木棉花,直
  • 巴楚第一百列棉花专列发出!

  • 天山网讯(记者 热依达 通讯员 热孜万古丽·艾合麦提报道)4月8日13时许,45辆搭载着2000吨新棉的铁路货物列车从喀什货运中心巴楚站缓缓驶出,这也是2022年新棉入库以来,巴楚县通过
  • 轮台县第七小学:举行校园歌手大赛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我校胡杨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歌唱共产党的伟大成就,赞美祖国的繁荣富强,营造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实校园文化氛围,为同学们提供一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融媒连线丨新技术+新设备 棉花种出科技范

  •   连线主持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夏青  连日来,我区各地抢抓气温回升、土地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全面开展棉花播种工作。田间地头,新技术、新设备纷纷登台亮相,成为棉花播种
  • 政策利好不断 体育产业释放新增长空间

  •   在政策支持、群众运动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体育消费逐渐复苏。部分运动品牌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国内体育消费表现出较强韧性,品牌营收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业内人
  • 中国体育舞蹈选手征战国际赛场收获信心

  • 当地时间4月8日至9日,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WDSF)国际公开赛在西班牙坎布里尔斯举办。中国选手袁绍阳/祁崇萱获得A组标准舞亚军,这是他们今年在国际赛场上的首次亮相。中国选手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