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2023“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名单在象揭晓

日期: 来源:象山县传媒中心收集编辑:象山县传媒中心

  记者 王妙红 

  10月8日上午,第十七届中国(象山)海洋论坛暨2023“青年与海”创新创业大会开幕。活动现场,回顾2023寻访“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活动,2023“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名单也随之揭晓,杜军、高亮、杨绍琼、肖溪等10位海洋类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

  他们中有的在海天之间编织起信息网络;有的致力于传播生态文明“蓝色理念”;还有的毅然奔赴海洋研究的“无人区”……他们用青春和智慧在挺进深蓝进程中,乘风破浪、向海图强。

  2023寻访“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活动,覆盖了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高技术船舶制造和海洋交通运输产业、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食品加工与制药、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领域。

  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寻访海洋类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展开征集,旨在寻访一批海洋类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并通过多种传播形式讲述青年科创人才的奋斗故事,推介在基础研究领域、应用科研领域的典型事迹案例,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活动由中国青年报社、宁波市委人才办、共青团宁波市委主办,中共象山县委、象山县人民政府承办。 

2023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名单

杜军  清华大学

  杜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助理研究员。围绕海天一体信息网络组网优化与智能协同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核心难题,杜军提出了海天一体信息网络异构资源与差异业务量化及映射模型、多源业务自适应的网络资源协作配置、智能认知协作的高动态网络传输资源配置等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曾获得多项科研奖励,包括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海洋及航天通信网等重大工程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中。

  高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高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中-智南极科考队领队,IODP南极阿蒙森海航次科学家。他专注于南极地质演化与全球变化研究,以国际合作为核心,拓展了中国在南极的考察范围,克服了南极邻近国家的阻挠,成功组织了中-智联合南极科考,将中国科研覆盖至南极内陆、岛屿等未曾涉足的地区,提高了国际影响力。不论是科研成就还是教育贡献共同构筑了他在地质与南极科学领域的卓越地位,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和科学研究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杨绍琼 天津大学

  杨绍琼,天津大学副教授、博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其研究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水下滑翔机技术、壁湍流研究、海洋工程等。和团队一起,开发新型长航程水下滑翔机“海燕”,将续航能力提升至5506公里、301天,并创造了10619米的下潜深度世界纪录,还开发了水下滑翔机的岸基操控系统,实现了广域协同与集群观测能力的提升,其研究成果已成功转化为产品,为国家多个部门的海洋任务提供支持,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国防价值,并在社会产生了显著影响。

  刘凇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刘凇佐,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他在水声技术和声纳工程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担任水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80多篇SCI/EI检索论文,授权30余项专利。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海防和军事需求,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获得多个省部级奖项。同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创新创业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获得了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肖溪   浙江大学

  肖溪,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化学与环境研究所教授、海洋研究院国际蓝碳联合研发中心副主任。她是生态碳汇“蓝色瑰宝”的守护者,从2015年开始,在全国潮间带进行蓝碳生态系统的调查监测工作,厘清我国蓝碳生态系统本底和增汇潜力;她是生态零碳“蓝色智慧”的开拓者,精准率定了海藻养殖的氮磷移除能力,为科技部国家海洋碳汇标准建议、中美气候谈判等工作建言献策;她也是生态文明“蓝色理念”的传播者,是首批加入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办学的青年骨干教师,十年戍边扎根海岛、忠诚奉献无怨无悔。

 陈朝晖  中国海洋大学

  陈朝晖,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致力于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及其生态气候效应的观测研究,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适用于中纬度复杂海况的深海大型观测浮标,构建了国际上首个黑潮延伸体定点观测系统,填补了中纬度西北太平洋深海长期连续观测的空白;他领导团队创新研制了多型面向海气界面和深海的移动观测平台,使我国深海剖面观测能力跻身国际前列。其在海洋观测设备研发及科学应用方面的突出成就,不仅对我国深远海观测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国际海洋科学领域的进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孙启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孙启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教授、副院长,任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专家及科技部“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海洋工程地质灾害防控分会及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地质学分会常务理事。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海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他一直秉行着勤学笃行,勇闯海洋研究“无人区”的精神,数十年如一日的攻关海洋地质灾害形成机制,为我国海洋地质灾害研究从“0”到“1”的跨越打下了基础。

  黄桥高   西北工业大学

  黄桥高,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导。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委创新特区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在仿生航行器水动力学分析、跨介质航行器高速入水降载设计、高效低噪泵喷推进器设计等方面成果突出,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有很好的学术和技术发展潜力。

李钊   中国船舶719所

  李钊,中国船舶719所某专项核心系统副总师、专业副组长。他在钛合金装备和深海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成功试制多型深海钛合金装备,包括大型无人潜航器;在复合材料领域建立了纤维增强橡胶复合结构材料的表征和仿真技术,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模拟和验证,为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了有力支持。他成功支撑了船舶行业首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立项和实施方案论证,为国防和海洋权益的保障提供了坚实支持。

 张瑞永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张瑞永,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他持续研究关注海洋(深海)微生物腐蚀与防护、微生物冶金等领域, 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卓越成就,还在工程应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是中国海洋微生物腐蚀领域杰出的青年科技人才。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发展了用于生物膜观测和分析的荧光标记凝集素分析法(FLBA),并在海洋腐蚀机理、腐蚀防护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关阅读

  • 亚运会MVP,同济覃海洋!

  • 山水相逢,终有一别。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将于今晚闭幕。在本届杭州亚运会最有价值运动员(MVP)的评选中,中国游泳运动员、同济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覃海洋荣获本届亚运会“最有价值
  • “海上故宫”绽放魅力 假期“爆款”游人如织

  •   国庆假期期间,许多市民和游客来到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国家海洋博物馆参观游览,在感受海洋魅力的同时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图为10月5日,观众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参观。来源:
  • 大会嘉宾盛赞象山资源禀赋和营商环境

  •   记者 高红梅 通讯员 宋浩羽   “象山是一座富有激情的滨海城市,是一片充满活力的投资热土……”昨天下午,参加第十七届中国(象山)海洋论坛暨2023“青年与海”创新创业大会
  • 向海图强:一场海洋青年的盛会即将开幕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宁波10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庆玲 胡春艳)向海图强,第十七届中国(象山)海洋论坛暨2023“青年与海”创新创业大会将于10月8日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开幕。
  • 海洋运动方兴未艾

  •   记者 张霞   亚运来了,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到了帆船、沙排等激情燃烧的比赛项目;亚运盛宴过后,诸如这样的海洋运动能否在象山县结出“地瓜”?为此,县政协将“加快发展我县海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2023“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名单在象揭晓

  •   记者 王妙红   10月8日上午,第十七届中国(象山)海洋论坛暨2023“青年与海”创新创业大会开幕。活动现场,回顾2023寻访“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活动,2023“海洋强国青年科学
  • 内行人教你撬白茶饼,操作简单,不费力气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假期里,逛到某个直播间。大概是为了应时应景,直播间布置得很喜庆,红彤彤的,氛围也很热闹。当观众数量达到四位数
  • 冬小麦播种忙

  • 近日,在广饶县乐安街道北朱耿村的田地里,农户正在驾驶农机开展冬小麦播种作业。眼下正是“三秋”农忙时节,广饶县坚持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鼓励采用先进农业机械,开展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