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20亿尾鄂州鱼苗游向全国

日期: 来源:农村新报收集编辑:农村新报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庹文佳 通讯员 袁飞

水产育苗黄金季,鄂州市鄂城区杜山镇鄂州永达黄颡鱼原种场,工作人员手法娴熟,几秒钟就完成一条鱼的取卵工作。鱼卵经过人工授精后,将移至流水环境下溶氧充足的孵化桶内孵化。

“按需生产,以销定产。今年黄颡鱼价格利好,养殖户放苗积极性高,我们已定了4亿尾生产计划。”在负责人吴四文的统计表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不断更新。

作为省级黄颡鱼原种场,此地深耕黄颡鱼自繁自育已有9年,通过技术更新、产品选优,鱼苗稳定性高、生长速度快、成活率达95%以上,广受市场热捧。

鱼苗生产基地忙,海大种业科技公司育种研发基地同样热闹。

宽敞明亮的鱼苗孵化车间,华中农业大学10余名水产系师生和公司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淡水鱼类新品种选育。

“我们已经和华农达成深度产学研合作,通过研发成果转化、良种推广,力争实现亩均增加养殖收益千元以上。”负责人刘小龙介绍,公司2023年落地鄂州,今年开始大量投产,目前正进行黄颡鱼、乌鳢、团头鲂、鳜鱼、草鱼等品种的育种研发,并与华农高泽霞教授团队合作开展无刺武昌鱼遗传稳定繁育工作。

今年4月以来,鄂州市已生产水产苗种20亿尾,新品种、名优特色品种占60%以上,同比增长4%。其中,市级重点繁育的有2024年农业农村部水产生产主导品种长丰鲢1.2亿尾、团头鲂“华海1号”3亿尾、异育银鲫“中科3号”2亿尾,全省主推水产优良品种鄂州正好翘嘴鲌200万尾,名特优苗种鲈鱼1.5亿尾、异育银鲫“中科5号”1亿尾。

引进新品种与扩大繁育能力并重,鄂州大力实施种业提升行动,通过改造升级生产车间、引入循环水养殖技术、搭建技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水产种业稳步发展。目前,鄂州已建设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4家、特色优势种苗中心(企业)7家,工厂化育苗车间6000余立方米,年繁育苗种能力60亿尾以上,水产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相关阅读

  • “菜篮子”“果盘子”,端午来“赶趟”

  • 端午将至,节前消费红火,甬城市民加大水产、肉禽蛋和水果等商品的采购力度。据气象预报显示,今年端午节以雨水天气为主,多雨天气可能带来蔬菜减产、运输困难等问题,加上5月起的东
  • 现在开庭!真实法院庭审走进鄂州职业大学

  • 极目新闻记者 马浩然“湖北省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在开庭,法警传上诉人到庭。”近日,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公开庭审”搬到鄂州职业大学,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贩卖毒品案件
  • 科技活动周进校园

  • 2024年鄂州市科技活动周于5月25日至6月1日举办,活动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活动期间,市科协邀请湖北省“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团专家走进鄂州,开展科普
  • 连接花湖机场!这座双层跨江大桥主塔封顶

  • 5月26日11时28分,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浇筑到位,连接鄂州和黄冈、并服务于花湖机场的重要跨江通道——燕叽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封顶,主塔结构施工采用智能建造方式完成。燕矶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20亿尾鄂州鱼苗游向全国

  •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庹文佳 通讯员 袁飞水产育苗黄金季,鄂州市鄂城区杜山镇鄂州永达黄颡鱼原种场,工作人员手法娴熟,几秒钟就完成一条鱼的取卵工作。鱼卵经过人工授精后,将
  • 惊涛骇浪里的“鸭绿江放排”

  • “要想富,先修路”。在过去没有铁路、公路的时代,想把藏于深山老林中的“财富”运出交易,只能采取手提肩挑、人推马拉的原始方式。而在临近鸭绿江、浑江生活的人们利用水运,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