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国家的孩子”,跨代接力守边防

日期: 来源:内蒙古日报收集编辑:内蒙古日报

67岁的额尔敦其木格虽然已从牧区搬到城里居住17年了,但还是会常回草原上的家,看看自己曾经为国守边的地方。

1958年,不到两岁的额尔敦其木格从安徽省被送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一位家住达来苏木巴彦额尔敦嘎查的蒙古族妇女收养了她。在这位蒙古族额吉(“额吉”是蒙古语,意为母亲)的精心养育下,额尔敦其木格茁壮成长。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3000多名孤儿从南方多省市来到内蒙古大草原。他们在牧民抚养下成长,成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佳话,这些孤儿被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

半月谈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很多“国家的孩子”长大后扎根草原,其中一些人还成为了护边员。在他们老去后,他们的儿孙接过接力棒,守边的职责代代相传。

“国家的孩子”为国守边

19岁时,热心参与嘎查工作的额尔敦其木格,加入了苏木“铁姑娘队”。

在“铁姑娘队”中最让她自豪的,是可以挎着步枪骑马巡边。“我家距边境直线距离只有五六公里,苏木隔几天就组织大家巡逻一次,骑马走一天也不觉得累。”她说,那时边境线上没有铁丝网隔离带,只有一道翻过的地,“翻过的地不长草,就成了一道天然边境线,但常有牛羊越境,偶尔也有牧民跟着牲畜群过来,我们发现后就立刻上报”。

草原的冬天气候恶劣,气温常低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有时巡边突然遇上白毛风,一两米外都看不清,就赶紧找最近的牧民家躲一躲”。巡边还经常遭遇野狼,她就用枪声吓退它们。但无论白毛风还是野狼,都不能阻挡额尔敦其木格巡边的脚步。她说:“我是‘国家的孩子’,这片草原养育我长大,我要守护好祖国的边疆。”

半月谈记者近期在锡林郭勒盟寻访找到5名为国守边的“国家的孩子”,苏尼特右旗的达日玛也是其中之一。她的养父曾在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任边境联防员,深受影响的她13岁就加入民兵队伍,参与巡边工作。后来,她成为呼格吉乐图雅嘎查妇联主任,积极带领牧民妇女发挥“半边天”作用,为边境稳定贡献巾帼力量。

这是“国家的孩子”达日玛年轻时参加民兵射击训练的老照片。

下一代接过守边的接力棒

如今,那些曾为国守边的“国家的孩子”已年过六旬,无法再策马扬鞭巡边护边,但他们的子孙正一个个接过接力棒,成为新一代护边员,一如既往地守护边境安宁。

额尔敦其木格的大儿子张金山,从十五六岁时就和她一起骑马巡边。2016年,张金山也成为一名护边员。今年2月,他配合洪格尔边境派出所开展缉枪治爆工作,劝说多名牧民上缴50多发子弹。2018年夏季的一天,他巡边时发现有两个境外的人一直在界碑附近活动,还扎下了帐篷,便及时报告给边境派出所和解放军边防连队。

张金山说,母亲从小教育他,边境地区无小事,所以他对边境附近的异常情况从来都很警觉。受他影响,弟弟张金柱今年也报名申请加入护边员队伍。

达日玛的儿子乌尼孟和家距边境线5公里,他在自家草场安装了监控终端,时刻对可疑人员和车辆进行监控。几年来,他上报各种情况达2000多次,先后参加驻地军警民联合防控巡查80余次,提供各种线索60条,堵截边境周边非法偷猎和盗挖野生药材人员80余人次。

这是护边员乌尼孟和在边境线附近用望远镜瞭望。

“我姥爷是退伍军人、妈妈是‘国家的孩子’,他们都是护边员。现在我也成为护边员,继续守在他们曾经守护过的草原上。”乌尼孟和动情地说,这是一种传承,他要用现在所做的事教育自己的3个孩子,将来也把守边的接力棒传给他们。

苏尼特左旗洪格尔苏木乌日尼勒特嘎查护边员阿拉坦敖的父亲是“国家的孩子”,现在,他是家中的第二代护边员。很快,他们家将迎来第三代护边员。

他的儿子胡日勒吉日嘎拉曾在武警部队服役,退伍后进入大学学习,打算毕业后回到草原,像父亲一样在边境线上为国守边。

“要成为边境线上的坚实堡垒”

一些“国家的孩子”代代为国守边,边境管理部门也为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护边员提供便利条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激发大家守边护边的热情。

每到季度末,张金山都要提前安排好家里牧场的活,就是为了能心无旁骛地参加苏尼特左旗边境管理大队组织的护边员培训。他说,每个季度的培训都会讲当前边境管理形势、偷越国边境案件的新特点等,大大提高了大家护边的意识和能力。

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政委李彦杰说,为了让护边员更加规范地开展工作,支队根据护边员基本情况、职业性质、职责区域等特点,对培训和后勤保障工作进行细致安排,重点加强护边员忠诚教育和人员车辆查缉、情报信息搜集、走访软件使用等方面能力培训。

为加强护边工作的科技支撑,边境管理支队还为护边员配发巡边手机、护边员服装、巡边用具。李彦杰说,依托护边员智能巡边手机、奥维走访软件、钉钉等,及时发送巡边任务,每周安排专人检查护边员工作落实情况。

此外,锡林郭勒盟护边员执勤防护装备、补助奖励经费、抵边护边员之家等项目纳入全盟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目前护边员每月有600元补助。

乌尼孟和说,现在不只是他们在守边,还有很多人在支持和帮助他们,“我们一定要成为边境线上的坚实堡垒”。(半月谈记者:刘懿德 魏婧宇 林翔 参与采写:王舒冉)

来源:半月谈

相关阅读

  • 这里有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游戏活动~

  • 11月15日,杭州市萧山区新塘第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身着足球服,脚穿运动鞋,他们的嘴角挂着微笑,眼神透着自信,脸颊写着快乐,人人精神抖擞,个个斗志昂扬,在老师带领下开始有序的晃晃脑
  • 你丰收 我护航 田间地头“警”色美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刘风静 通讯员 奉鑫琪报道)助农秋收解民忧,志愿服务暖人心;田间地头勤摸排,遇到纠纷早化解。连日来,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塔城边境管理支队阿布都拉边境
  • 为生命护航!惠州惠阳巡特警护送急病孩子就医

  • 白天黑夜,惠州惠阳巡特警的警车在街头巷尾穿梭,在群众无助的时刻伸出援手,用一片赤子之心守护着辖区群众的安宁与祥和。就在11月5日中午,在桥背河背街市场附近一位女子正抱着他
  • 崔老师|言语虐待就应被视为虐待儿童

  • 近期,一个来自美国和伦敦的研究小组建议将言语虐待确定为一种独立的儿童虐待类型,而不是将其归为情感虐待。此研究小组由北卡罗来纳州温盖特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组成
  • 关爱特殊儿童 “同心”共筑希望

  • 11月11日上午,朱桥镇未保站传来孩子们高亢的歌声,“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像一盏灯照亮了漫漫长夜的黑暗,像一轮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神州大地带来曙
  • @家长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保护孩子上网安全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非常重要,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安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10月24日,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
  • 高唐县博物馆来了一群“小小文物修复师”

  •   11月11日—12日,高唐县博物馆开展公益课堂“美时美刻——我在博物馆里修文物”主题社教活动。  陶瓷修复师于爱平从清洗陶器、拼接碎片等方面为孩子们进行细致讲解。孩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国家的孩子”,跨代接力守边防

  • 67岁的额尔敦其木格虽然已从牧区搬到城里居住17年了,但还是会常回草原上的家,看看自己曾经为国守边的地方。1958年,不到两岁的额尔敦其木格从安徽省被送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
  • 日照市公安局集中销毁一批废旧印章

  • 为全面加强印章业规范管理工作,确保废旧印章安全销毁,11月14日,日照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严格按照《印章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要求,对日照市政务大厅公安窗口防伪印章注销业务中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