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日期: 来源:日照新闻网收集编辑:日照新闻网

  茶大地艺术·谷雨采茶节、龙门崮登山节、天台山春季露营节、中至桃花节……

  4月3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4月份文旅活动名单,市民游客可在绚烂的花海中赏春踏青,也可穿梭于碧海群山观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就在不久前,搜狐旅游发布“2022年中国城市旅游影响力TOP100榜单”,日照居第23位。

  日照究竟是一座怎样的旅游城市?旅游者给出的答案各有不同,但隐藏于细节中的,是这里对旅游品质的执著追求。

  2022年,全市重点推进的68个文旅体精品项目中,有41个纳入省市县重点项目,开元森泊度假乐园项目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重大项目库,星海广场等2个项目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库,日照市阳光海岸带精品旅游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库。

  持续释放的旅游需求,对旅游城市提出了更高标准。近年来,日照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聚力提升城市幸福感,挖掘文旅消费潜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升级,文化“两创”持续推进,文旅产业“链”式发展不断演进,“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持续叫响。

  为进一步扩大文旅消费,日照还配合省“文旅十条”、市“促消费二十条”政策的落实启动多项活动,全市14家国有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免费至3月底。“宜游”日照,正成为这座城市的鲜明特质!

  唯有提高供给质量,才能持续增强旅游活力。随着旅游业不断转型升级,游客的旅行方式也在发生着变革,正从“走马观花”向“沉浸式”的深度探游过渡。

  为进一步满足市民游客需求,市文化和旅游局还联合各区县、功能区文化和旅游局(社会事业局)共同开展了“春暖花开·相约日照”主题文旅宣传推广活动,结合精品旅游景区和优质旅游资源,策划开展“杏花节”“海虹节”“中国(日照)杜鹃花节”“帐篷季”等一批地域特色文旅节会,邀约八方游客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生活。

  城市的核心是人,旅游的核心也是人。当城市成为主客共享的旅游新空间,日照人的热情也早已被口口相传:救护车路遇上班早高峰,执勤民警一路狂奔为生命“开道”;受伤儿童面临坠楼风险,十几户邻居用身体搭起“最美人梯”,这每一个洋溢着爱的瞬间,都深深地吸引着人们来这座城市看看。

  一位四川网友曾在网络留言:日照是一座“理想之城”,有爱、努力,如果可以,想在这里一直住下去。

  宜游、宜居、活力,已经成为日照留给人的最深刻印象。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来日照吧,吹吹万平口的风,看看灯塔的日出,去阳光海岸绿道走走,去尝一碗日照的海沙子面……

  这份惬意生活,就叫日照。

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相关阅读

  • 2°C!有雨!

  • 经历了一天清明假期后给人的感觉好像到了周末今天又将开启上班模式前两天的冷风冷雨让人体验了一把重返冬天的感觉今天日照还有阵雨降水时间主要出现在下午到夜间日照最新天
  • 新乡市积极倡导文明旅游

  • 今年新乡市相关部门扎实推动文明旅游工作,文明出游群体不断壮大,旅游企业服务不断优化。4月5日,记者在凤泉区潞简王墓景区看到,景区配套措施完善,游客有序进出、文明观赏,文明旅游
  • 2023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76.64万人次

  •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清明节假期(4月5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76.64万人次,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2.7%;预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5.20亿元,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9.1%。清
  • 聚焦绿博会 | 建筑产业:向新生长 向绿而行

  • 我市将绿色建筑列入十条重点产业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出具有日照特色的绿色建筑产业集群,全市建筑产业向“新”向“绿”发展。在日照市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装配车间,工作人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   茶大地艺术·谷雨采茶节、龙门崮登山节、天台山春季露营节、中至桃花节……  4月3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4月份文旅活动名单,市民游客可在绚烂的花海中赏春踏青,也可穿梭
  • 14岁少年立志从警,只为追随父亲的脚步

  • 陈科霖的父亲陈锦森生前是湛江市廉江市公安局警犬训练中心的一名训导员。2021年10月13日,陈锦森在训练场地带领追踪犬训练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于当天19时30分不幸殉职,年仅41
  • 幸福村里“规矩”多

  •   一把椅子,一支笔。  3月27日早上9时,在东港区涛雒镇下元一村村委,下元一村党支部书记黄庆林,又翻开了村里的《村规民约》。  面对记者,说起当初给村里立规矩、定制度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