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城市建设让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日期: 来源:岳阳晚报收集编辑:岳阳晚报

旧改后的长动小区

岳阳晚报全媒体‬ 记者 陈垦

一栋栋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处处精巧别致的“口袋公园”串珠成链,有序顺畅行驶的车辆、徜徉陶醉于公园广场的人群……这些场景构成一幅幅色彩灵动的流动画面,彰显着这座城市带给人们的舒适与惬意,让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岳阳真实而生动。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发展目标,聚焦人民群众需求,全面补齐城市建设的短板弱项,不断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城市功能,让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老旧小区焕新颜 居民生活更幸福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幸福,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是群众高度关注、热切期盼的民生工程,也是我市改善人居环境、美化城市面貌的重要内容之一。

走进岳阳楼区物华苑小区,粉刷一新的楼道、“白改黑”的沥青路、透水混凝土地面健身场地、规整的停车线……不敢想象眼前的小区是房龄有60年的老旧小区。

该小区今年6月已改造完工,如今的物华苑小区已脱下老旧“外套”,穿上靓丽“新衣”,水、电、路、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大幅提升。

“现在我们这里路平了、灯明了、线路顺了,真是为老百姓办了大好事、大实事!”90岁的彭心灵已入住小区40年,谈到改造后小区的新变化,他喜笑颜开。

“老旧小区改造温暖了居民的心,提升了城市颜值。”这句话也是云溪区路口镇麻纺厂小区居民的共同心声。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小区内部设施越来越破败,楼栋间的平地成了居民们的“菜园子”……这是2022年6月以前,麻纺厂小区留给居民的印象。

如今,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坑洼的路面变得平整宽阔;杂乱的绿化带变得精致美观;占用小区公共空间的私搭乱建被拆除,新增停车位40余个,并在此基础上增设休闲娱乐设施。曾经的“脏乱差”小区已蜕变成“洁净美”。

安居方能乐业。自2019年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全市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住环境持续改善,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48个,房屋25221栋,建筑面积2968.1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92220户。其中,中心城区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63个,惠及居民12.82万户。

2023年,全市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77个,户数约86540户,目前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位居全省前列。

市政设施不断完善 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修复破损的道路路面,不断改善城区出行环境;疏通淤塞的排水管网,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畅通无阻;改造沉降的人行道,让市民出行更加安全舒适……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事关群众生活的重要民生工程,是实现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市以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城市短板为目标,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努力让城市的发展更有温度,人民的幸福更有质感。

“每次经过这条路,车子颠簸得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到上下班高峰期和节假日,这里就特别堵。”这是岳阳楼区东茅岭步行街南辅道周边居民和商户几年来的心声。

今年4月,随着步行街南辅道提质改造工程的开工建设,困扰着周边居民和商户的“心病”终于得到彻底解决。如今,驾车行驶在南辅道,新铺设的柏油路面平坦整洁,往日的坑洼裂纹已消失无踪,道路整体环境得到极大提升。

岳阳市市政维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由于车辆往来众多,长期碾压、雨水冲刷等多种因素叠加,城区市政道路出现坑凼、龟裂、沉陷等道路病害问题。

为做好市政道路设施日常维护,该中心结合群众诉求、道路破损、坑洼等实际情况,对损坏的市政道路进行全面梳理、勘查,并及时跟进修复,不断提升车辆出行的安全性、舒适性。去年以来,累计完成洞庭大道、东茅岭路、炮台山路、花板桥十字路口等路面提质改造。

市政道路路面整治只是我市市政设施基础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市以“路面整治,人行道整治,窨井盖整治,桥梁整治,破占道整治,积水整治”六大专项整治为抓手,对中心城区各路段存在隐患的路面、桥梁、隧道、排水管道等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并逐步进行项目改造,不仅为市民营造了更加舒适、畅通、安全的出行环境,也让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提升城市生态“颜值”

城市有了绿色,也就有了生机和活力。

秋阳下,漫步在胥家桥游园中,红桥碧水,游路迤逦,草木山石,相映成趣。居民结伴而行,或漫步聊天,或坐在木凳上享受难得的清闲,惬意又舒心。

原来的胥家桥下杂草丛生,黄土裸露,是城市的一块“伤疤”。如今经过改造,这处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的小公园,俨然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这里风景不错,也有许多健身的设施,很适合休闲放松。”家住岳阳经开区长康路的居民刘芳,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来到胥家桥游园散步、慢跑。随处可见的绿植景观、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让她赞不绝口。

如果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那么绿色生态则是城市的底色。近年来,我市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园林绿化从绿化、美化向生态化、立体化、花化、彩化转换,生态环境效应进一步凸显,已逐步形成总量适宜、分布均衡、结构合理、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如何让各类公园实现均衡覆盖?我市严格按《岳阳市城市公园绿地及建设项目附属绿地设计规范》的规定,坚持生态绿色、因地制宜、注重功能、融入文化和打造精品原则,在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不到的区域,建设口袋公园,完善口袋公园体系和均衡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绿色福利”。

2023年,我市结合黑臭水体治理、渍水点整治和调蓄水体建设等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了西瓜山湿地公园、桥头生态公园和三角运动公园等公园绿地。同时,结合拆违、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新建了佘家垅游园、胥家桥游园、先锋游园、岳阳大道海绵口袋公园等9个口袋公园,实现了各类公园均衡覆盖,既美化了城市的“面子”,又夯实了城市的“里子”。

城市之中的绿道,承载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休闲游览、体育运动等诸多功能。一条条绿道不仅绵延串联起城市的山水人文,更为周围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近年来,我市不断织密“出门见绿”的城市绿道,通过新建、改建绿道,打通断点、完善设施,将沿长江和洞庭湖优美岸线、东南部山林通过绿道与松阳湖、芭蕉湖、东风湖、南湖联系起来,同时与各县市区绿道连接,基本形成中心城区较为完善的绿道网络系统。

以中心城区岳阳大道、巴陵东路、长江大道、南湖大道等主干道为主,结合慢行系统建设,按绿道建设标准,将人行道改造成绿道;严格按绿道建设标准,新建公园绿地主园路和道路绿地人行道,并与项目外部绿道联通。同时,修建沿江环湖生态旅游廊道、君山水利安保工程和湖光一路等,并完成配套绿道建设39.3公里。城市绿道的建设,“软化”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硬朗”线条,给忙碌的人群送去丝丝清新。


相关阅读

  • 标准出台!绵阳人家门口的口袋公园这样打造→

  •   五彩斑斓的绿植,靓丽便捷的游园,波光粼粼的水面,游人如织的步道……走进绵阳城区各处口袋公园,一片“秋日胜春朝”的景象。  口袋公园是绵阳市实施“生态美市”战略中重要
  • 礼迎亚冬 德润冰城丨温暖城市守护者倡议书

  • 礼迎亚冬 德润冰城——温暖城市守护者倡议书 哈尔滨的宜居幸福离不开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环卫工人、交通警察、公交司机、外卖小哥……,这些一线
  • 聊城市第三届运动会闭幕式直播预告

  • 聊城市第三届运动会闭幕式将于10月21日下午3:30在聊城体育馆举行,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直播。  本届运动会以“两河明珠 乘运而行”为主题,共设置24个大项、616个小项的运
  • 2023年四川“三大球”城市联赛正式启动

  • 来源:人民网原标题:2023年四川“三大球”城市联赛正式启动  10月19日,2023年四川“三大球”城市联赛开幕式在成都金强国际赛事中心拉开帷幕。副省长杨兴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与
  • 2019年至今,我市共改造老旧小区2470个

  • 涧西区滨河新村已加装电梯本报讯 记者从前日召开的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2019年至今,我市共改造老旧小区2470个,惠及群众71万余人,明年还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
  • 石狮首个消防主题公园亮相

  •   近日,石狮市首个消防主题公园正式建成,公园内不仅有丰富的特色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打卡项目,还有各类Q萌的消防卡通人物雕塑,吸引附近群众、小朋友纷纷前往打卡学习。  据悉,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城市建设让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 旧改后的长动小区岳阳晚报全媒体‬ 记者 陈垦一栋栋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处处精巧别致的“口袋公园”串珠成链,有序顺畅行驶的车辆、徜徉陶醉于公园广场的人
  • 法治小屋——“麻雀”虽小 能量颇大

  •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高法治文化阵地的多样性、针对性,吉木萨尔县司法局充分整合公共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了“朝阳正道行”——青少年法治小屋,开辟法治文化新领地。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