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鼓岭之友”张又新:我与鼓岭“邮缘”始于福州晚报

日期: 来源:福州新闻网收集编辑:福州新闻网

“我在鼓岭圆梦了。”

这几天,回国参加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的“鼓岭之友”张又新收获满满。他说,这次重回鼓岭实现了两个愿望:一是和毕乐华相聚鼓岭;二是收集到了毕乐华外公柯志仁的清代信封。

张又新和毕乐华展示柯志仁的信封。

张又新醉心于鼓岭邮史文化研究,收藏了数百件和鼓岭相关的邮票、邮封等资料,发表了以鼓岭邮票、邮封为线索的“寻梦鼓岭”系列文章70余篇。

“我的鼓岭缘始于福州晚报。”张又新说,他2012年回国时在晚报上看到一篇鼓岭老邮局重新启用的报道,后来又被加德纳夫妇的“鼓岭故事”打动,开启了他和鼓岭的“邮缘”。

12年来,张又新一边寻找、研究和鼓岭有关的信封,一边寻找信封背后的鼓岭故事。这让他收获满满,不仅收集了160多个鼓岭老信封,还认识了穆言灵、穆彼得、林轶南等一批“鼓岭之友”。

古堡别墅、穆家别墅遗址、白云洞、网球场遗址……这是张又新第三次来到鼓岭,和前两次不同,这次他和穆言灵、毕乐华重走了一遍鼓岭,也再一次认识了鼓岭,了解了百年前外侨们的岭上生活。

最让张又新激动的是,他和鼓岭打虎英雄柯志仁的外孙女毕乐华在古堡别墅的相聚。原来,张又新曾收集到多个毕乐华父亲毕理从上海寄给她母亲柯妙玉的信封,此前一直希望能和她见面。

张又新非常想收集一个柯志仁清代的信封,2个月前,他终于从新加坡邮史专家侯鸿洲处得到柯志仁的信封。前几天,当毕乐华看到张又新拿出她父母、外公的信封时,表现得十分惊讶和感动。

记者看到,这是1912年从福清寄给柯志仁的鼓岭红条封,红条封上的字是毛笔字。张又新说,这种红条封很罕见,只有中国人给鼓岭外侨写信才会使用。

在张又新收集的160个鼓岭信封中,还有一个寄给鼓岭的红条封。这是余景陀从兴化圣教医院寄给鼓岭康师姑的清代蟠龙加盖红条封。余景陀曾任兴化圣教医院院长,她的儿子余文光是中国著名的外科医生,女儿余宝笙是全国有名的生化学家和教育家。

余家曾在鼓岭有一栋别墅,位于如今鼓岭梁厝的香悦云舍。此次参加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张又新恰巧被安排住在香悦云舍。张又新说,方寸之间故事多,这是他寻梦鼓岭的结果。(记者 王光慧/文 林双伟/摄)


相关阅读

  • 龙舟竞渡勇争先,守护平安添“警”彩

  • 这是一场关于拼搏的赛事,这是一次志在夺冠的聚会。江上千帆竞发,江边万人呐喊。平安南粤,龙舟盛事;广东公安,警力全开。龙舟争锋闯急流,红蓝守护暖民心。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 黑土之声|夏至已至

  • 至者,极也。时令来到夏至,北半球迎来最长白昼,越往北,日照时间越长。抬头看一眼天上的太阳,低头看一眼地上的影子,听见一个声音说:夏至已至。北回归线上立竿不见影,冬至的约定原来在
  • 扬子江文萃|第一站(陈凤鸣)

  • 昌荣营业所:兹介绍陈凤鸣等乙同志前去你单位实习,请予接洽。此致敬礼!中国农业银行兴化市支行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九日落款加盖了鲜红的农行兴化市支行印章。兴化农行人事股沙副
  • “桥”见绍兴

  •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回忆。淡淡的叙述中,一个“桥”字,便把水乡的况味勾勒出来了。绍兴是水乡,水乡
  • 升级啦!机器“汪汪队”亮相廊坊经洽会

  •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6月15日讯(记者 张谢雅 王守一 杨蕾)在今年廊坊经洽会现场,石家庄展区的机器狗吸引了观展人员的目光。“这是我们最新款的机器狗X30,相较之前的产品,我们在负
  • 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今天在长白山召开

  • 6月14日,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在长白山召开。大会以“高质量发展旅游,加快建设旅游强省”为主题,锚定旅游强省、冰雪强省建设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郑州双世锦赛”上的“生命大营救”

  • 本报讯 (记者丁玲 通讯员封宁)“祝您早日康复!健康回到埃及!”“感谢你们拯救了我的生命!在中国、在郑州,我得到了最好的救治,最好的照顾,我很感动!”近日,在郑州市中心医院桐柏路院区
  • 商洛市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获全省优秀

  •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通报2023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评估结果,商洛市荣获“优秀”等次,这是商洛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再次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评为“优秀”等次。  
  • 程吕底亚:福建女子教育的拓荒者

  • 这两天,“鼓岭之友”程高登夫妇又回到了鼓岭宜夏村的“老家”,在程高登的曾姑婆——程吕底亚的别墅遗址前,向记者讲述了程吕底亚的在华经历。“女子也应该接受教育。”这是程吕
  • 2024“鼓岭故事”专场分享会侧记

  • 穆言灵和穆蔼仁学生陈世明一起看手机中的老照片。六月的鼓岭夏山如碧。作为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的重要活动之一,6月23日上午,2024“鼓岭故事”专场分享会在福州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