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武威: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

日期: 来源:绿色中国收集编辑:绿色中国

——河西走廊荒漠化防治系列报道之一

文/摄 融媒体记者 符超

甘肃省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处,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是内陆石羊河流域的发源地,北部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

2019年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武威市荒漠化土地2.08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1.5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面积的64.4%、46.7%。境内危害严重的风沙口有286个,是全国荒漠化、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地位极其重要。

近年来,武威市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固风沙”,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全市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中度和轻度减缓,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现面积减少、危害程度降低的“双缩减”良好态势,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武威市凉州区东北部压沙成效(无人机照片)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祁连山脚下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故事广为传颂。

地如其名,曾经的八步沙饱受狂沙肆虐之苦。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其南缘不断南移,流沙入侵。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八步沙已经发展成7.5万亩的沙漠,成为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给周边10多个村庄,2万多亩农田和3万多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公路、铁路造成极大的危害。

1981年,古浪县试行“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治理、谁受益”的荒漠化土地治理政策,把八步沙作为试点向社会公开承包。可是,治理寸草不生的沙漠谈何容易?“活人不能让沙子欺负死!”——“六老汉”站了出来,组建了八步沙林场,联户承包治理八步沙7.5万亩沙漠,开始治沙造林。这一干,就再也没有回头。

刚开始,没有资金、没有经验,他就用“一锨沙、一棵树”的土办法造林。可没想到,几场大风刮过,近一半的树苗就被沙子埋掉了。经过反复摸索,第一代治沙人终于总结出了“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一棵树,一把草,压住黄沙防止风掏”的治沙方法。

之后,第二代治沙人开始采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

第三代治沙人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技术。并积极发展肉苁蓉种植、“溜达鸡”特色养殖为代表的沙生态经济,实现压沙造林与产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构建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42年过去了,记者走进八步沙林场,昔日漫漫黄沙变成如今郁郁葱葱。一代代林场人扎根沙漠、治沙造林,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八步沙林场管护区内林草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75%以上,形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全县风沙线后退了15公里,周边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

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向记者讲述治沙经历

2023年2月17日,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授予郭万刚同志“林业英雄”称号的决定。甘肃“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代表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成为新中国第四位林业英雄。郭万刚四十二年如一日,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为干旱荒漠区防沙治沙闯出了一条典型的成功之路,也为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到古浪县城,记者沿着县城西侧蜿蜒山路登上山顶,过去“山像和尚头,有沟无水流。滴水贵如油,春播秋无收。”地山坡上一排排云杉、侧柏等苗木排列有序,迎风而立。山下的居民楼房整齐排列,与山上的翠绿遥相辉映,显得生机勃勃。

如今的八步沙林场

自2022年开始,古浪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城平顶山、东升屲实施古浪县县城东西两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该项目被确定为县列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通过项目的实施,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草乔灌结合”的原则,我们建成了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综合修复区,对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提升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古浪县政协副主席、林草局局长季玉有向记者介绍道。如今的古浪县,南部山区绿染大地、景色秀丽,东西两山的人工造林面积初具规模,全县已建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综合修复区。

翠绿林海保护下的古浪县城(无人机照片)

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从民勤地形地貌沙盘上来看,民勤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民勤绿洲就像一把楔子一样,镶嵌在两大沙漠之间,成为我国西北风沙线上的桥头堡。民勤境内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8036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0.56%。绿洲沿线风沙线长达408公里,分布着青土湖、老虎口、龙王庙、西大河、西沙窝等5个大的风沙口(共有216个风沙口)。处于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是捍卫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生态区位特殊而重要。

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决定了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征战史。从1950年春天开始,拉开了长达70年抗击风沙的帷幕。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一代又一代民勤人持之以恒战风斗沙,走过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因害设防”、八九十年代的“工程治理”、21世纪初期的“综合治理”之路,近年步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新阶段。

民勤众志成城志愿治沙纪念碑

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民勤积累了丰富的防沙治沙经验,逐步构建了“外围封育、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生态格局。通过与中科院寒旱所、省治沙研究所、兰州大学等交流合作,联合开展防沙治沙技术探索实践,示范推广“双眉式”稻草沙障+落水栽植、机械整地积沙保墒、“工程压沙+低密度造林+种草”等治沙新技术20多项。同时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对县域内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84.8万亩沙化土地进行封育保护,通过围栏封育、补植补造等措施,保护区植被盖度提高8个百分点、达到36.7%,野生动物种群由89种增加到180种。对绿洲外围尚不具备治理条件的连片沙化土地进行封禁保护,建成梭梭井、上八浪井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2个、41.85万亩,区内沙化土地危害程度由重度转为中度,植被覆盖度提高10—15个百分点。

经过锲而不舍的防沙治沙,民勤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0万亩以上,封沙育林草325万亩以上,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起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4.8%提高到18.28%,青土湖、老虎口、西大河、龙王庙等大的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成功阻击了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民勤也嬗变成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塞上绿洲”,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列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民勤四方墩生态林基地

民勤绿洲的发展变化告诉我们: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条件,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交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民勤答卷。那么,黄沙碱滩也会变为富地宝地;枯湖荒漠也会化作秀景美景。

今天,民勤没有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明天,不会!将来,也不会!

防沙治沙任重道远,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精神引领,武威定会绿水长流,青山不老!


相关阅读

  • 甘肃民勤:互联网+志愿者 赋能沙漠变绿洲

  • 文/摄 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符超“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四方墩生态林基地中,有一个众志成城志愿治沙纪念碑。碑身下部为三只手臂的支撑结构,上部为
  • “唐卡·刺绣精品展”在民勤县博物馆开展

  • 清代唐卡、清代刺绣披肩、清代刺绣补子及屏风绣片、清代刺绣枕顶及绣件……近日,这些来自永昌县博物馆收藏的唐卡、刺绣精品在民勤县博物馆展出,吸引了不少当地群众和游客参观
  • 民勤:道路建设“加速度” 筑起发展“快车道”

  • 近日,在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装备制造园“两纵一横”道路建设现场,大型机械来回奔忙,碎石水稳基层铺筑正在有序开展。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装备制造园“两纵一横”道路建设 黄
  • 民勤:年产20万吨风机塔筒生产线投产在即

  • 近日,走进民勤陇能重工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民勤风力发电塔架生产车间即将在8月初建成投产。该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20万吨风机塔筒,预计年产值约14亿元,年纳税约5000万元,可提供就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武威: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

  • ——河西走廊荒漠化防治系列报道之一文/摄 融媒体记者 符超甘肃省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处,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是内陆石羊河流域的发源地,北
  • 拥抱山海,共赴公益之约

  • 今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会同第八检察厅组织邀请8位特约检察员赴山东就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济南、泰安、济宁、枣庄等地实地调研走访,与基层一
  • 新疆霍尔果斯市人武部:多措并举开展征兵宣传!

  • 为增强适龄青年国防意识,激发适龄青年参军热情,连日来,新疆霍尔果斯市人武部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征兵宣传活动,抓住暑假期间大学生返乡契机,积极组织开展适龄青年、大学生征兵宣
  • 以“创新橙”绘就四川经济“上扬线”

  • 多彩的四川工业丨以“创新橙”绘就四川经济“上扬线”如果把四川新型工业化建设比作一幅宏大的画卷,有一种颜色必不可少——橙色。它,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它,充满活力、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