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持续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工作:住有所居 居有所安

  住有所居,是民之所愿。住房安居牵涉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棚户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近年来,拉萨市各级住建部门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把群众诉求作为工作导向和努力方向,用切实有效的举措着力提升人居环境,保障各族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为拉萨城市建设注入蓬勃动力。

  在城关区加荣路德吉康居园小区,记者看到整个小区环境优美、宽敞干净。按照智慧社区标准,该小区已配套了电子巡更系统、摄像头全覆盖监控、智能广播、智能门禁等,配套的沿街商铺、停车场等也一应俱全,过去“脏乱差”现象再也不复存在。

  今年35岁的尼玛次仁是加荣棚户区改造安置户,去年搬进了163平方米的大平层。“房间阳光充足,楼层间距很宽,小区里的绿化很好。以前都是土路,房子是土木结构,如今搬到有水有电、有暖气有电梯、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房子里,相比起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尼玛次仁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加荣社区371户回迁居民对水电暖全通、环境舒适的新家园感到十分满意。棚户区改造,不仅改变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带动了周边餐饮行业的发展。记者在加荣路看到,随着德吉康居园的建成,周边新开了很多餐馆、药店、蔬菜店等,已形成了商业一条街。商户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家的火锅店已入驻德吉康居园大半年时间,随着人流量的增多,生意也越来越好。

  记者又来到城关区加措社区新区,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小区道路和错落有致的藏式风格住宅楼。走进居民达娃仓决家,140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水、电等基础设施齐全,天然气、广电网络入户,各种配套设施完善。

  达娃仓决是加措社区3组居民,一家7口人。此前,达娃仓决一家所在的棚户区均为土木结构的老旧平房,小区道路狭窄、出行不便。“以前的房子破旧,下雨天出门到处都是泥。改造后,现在的房子宽敞明亮,日常出行也方便了许多。”达娃仓决说。

  棚户区改造项目在改善住户居住环境质量、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的同时,还解决了城镇棚户区“脏乱差”问题、改变了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了城市功能、促进落实城市规划、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面貌,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各项便民利民政策。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加措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2017年开始拆迁,2020年10月,97户群众全部回迁。二期项目预计2022年10月完工并顺利回迁。”城关区加措社区党支部书记米玛介绍说。

  在加措社区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作业,项目已基本进入后期阶段。该项目设计了从80平方米到303平方米不同面积、8种不同户型,均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藏式风格住宅。同时,二期项目增加了地下车库,增设700余个机动车位和10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拉萨市住建局房地产市场监管科副科长索朗达杰介绍,拉萨市城镇棚户区改造自2011年开始实施,全市各级住建部门狠抓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及居民住房条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通过棚户区改造,带动了建筑业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加了社会就业。同时,拉萨市结合棚户区改造,以土地置换为依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拉萨市通过棚户区改造,使更多低收入群体告别低矮破旧的房屋,享受到城市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拉近了党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索朗达杰说。

  截至目前,拉萨市累计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73个3.07万余户,总投资46.1亿元。其中,已完工2.59万余户,在建4800户。拉萨市2022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共计3个2967户,估算投资约1.96亿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